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貴州省出土的銅器欣賞

中國貴州省出土的銅器欣賞

GIF

2018新年快樂

中國貴州省博物館館藏欣賞

浪淘沙

 古箏

於秋旋 

00:00/01:29

中國文物欣賞

GIF

戰國獸面紋銅戈

饕餮紋「M」內銅戈:1件。戰國。1980年威寧中水徵集。無胡,直援。闌與援呈弧線等腰三角形,兩側各有一長方形穿;援身中部隆起為脊,脊後部一圓形穿,左右飾對稱乳突。長方內,闌處有一長方形穿,後面為變形饕餮紋,內末端連弧凹進呈「M」形。通長23厘米,內長8.5厘米,闌寬9.3厘米。

西漢銅鉞

銅鉞:1件。戰國至西漢。中空,銎口內凹呈「V」字形,半圓刃,兩刃尖上挑,銎口下飾「圖片1」圖案。該銅鉞裝飾特殊,具有濃厚的地方文化特徵。長13.2厘米,寬11.1厘米。

戰國一字格曲刃銅劍

一字格曲刃銅劍:1件。戰國。1980年普安銅鼓山採集。喇叭形空首一字格曲刃銅劍,莖上飾幾何形人字紋、捲雲紋、心形紋等,劍身起脊。該銅劍特殊之處在於:劍刃彎曲至劍身中段,向外撇開,又收束至鋒,形成曲刃。劍脊裝飾矢狀紋,矢末端刻畫對稱尾羽圖案。通長26厘米,其中身長18.2厘米、莖長7.8厘米,格寬13厘米。

西漢銅柄鐵劍

銅柄鐵劍:1件。西漢。1978年赫章可樂漢墓出土。劍身鐵質,狹長起脊,橫斷面呈菱形,兩面刃,有鋒。劍莖銅質,弧形牌飾莖首,飾鏤空捲雲紋、渦紋、弧線紋等;莖中段有孔一,飾突棱兩道,四周遍布繩紋;突棱兩端裝飾雲雷紋、連續三角紋。具有地方特點,與周邊地區出土的滇式、巴蜀式、中原式等劍有明顯區別,對研究夜郎文

化有著重大的意義。全長58.5厘米,莖長11.5厘米。

蛇頭形莖首無格銅劍

蛇頭形莖首無格銅劍:1件。西漢。1978年威寧中水漢墓出土。劍身與劍莖連接成斜肩狀,莖空心扁圓,中部微束,莖首似蛇頭,莖上鏤空裝飾對稱三角形8個。無格,劍身起脊不明顯,雙刃平直,刃口鋒利,為典型的「滇式劍」風格。通長38厘米,其中莖長11.4厘米、身長24厘米,刃最寬4.5厘米。

西漢石寨山型銅鼓

西漢,1957年赫章輔處出土。

器形如座墩,內空,鼓面略小於胴部。束腰,有對稱帶狀扁耳兩對。足外撇,近沿內收。通體紋飾,鼓面中心為九出光芒,芒間飾四重圈點三角紋,共八暈,其中四暈是主暈,鷺鳥六隻。一、三、五暈飾鋸齒紋;二、六暈飾帶尾圈點紋;七、八暈為線條。胴部有龍舟四隻,用圈點紋、鋸齒紋組合成圖案,俱作競渡狀。腰部有牛四頭,鋸齒紋圖案。根據形制和紋飾內容,屬雲南石寨山型。通高24.5厘米,面徑45.5厘米,腰徑40.3厘米,足徑48.8厘米,重10.8公斤。銅鼓,乃古代華南少數民族鑄造和使用的一種重器和打擊樂器,戰時用於進攻號角,「擊鼓而攻之」,祭祀時作驅鬼拜神,宗教靈物。

明麻江型銅鼓

麻江銅鼓,明,1954年麻江谷洞出土。

此鼓通體為三段式造型,鼓面出沿並略小於胴部,胴腰間置對稱的粗大扁耳一對,鼓面中心為光體,歧出十二芒。芒外有四暈,一、二暈紋飾模糊,三暈飾游旗紋。鼓身暈格不晰。胴部飾同心圓及梅花圖案,腰飾回紋,足飾同心圓及回紋。通高29厘米,面徑48厘米,腰徑45厘米,足徑49.5厘米。

該鼓形制矮圓,四道合范,工藝粗放,紋飾潦草,是南方銅鼓發展演變由盛轉衰的明初產品,為中國八大類型標準器之一。

戰國蟠螭紋銅甬鍾

戰國,通高70厘米,甬徑6.7—10厘米,銑間距34厘米。一九九六年正安縣楊興鄉大城片區農民挖葯時于山間石隙之中發現。

鐘體厚重,形瘦長,呈合瓦狀,甬為圓柱形,甬下部有旋和幹;鐘體兩面各有18個釘形枚,枚較長,每面的枚分為兩區,每區有三組,3枚為一組;鐘身三分之二處有圓箍一道,上寬下窄,篆間及旋飾羽狀紋,鼓部飾螭紋,幹部飾獸頭紋,鼓部約佔鐘體的三分之一,銑斜直,於作月牙形。

甬鍾是我國古代祭祀或宴饗時用的一種打擊樂器。這件鐘有甬、旋、幹,可懸掛。另一個重要的特徵是鉦部設置了「枚」,這些枚通常對稱排列。

西漢星雲連弧銅鏡

漢代,直徑10厘米。1978年赫章可樂西漢墓M189出土。

圓形,正面微弧,背面正中為連峰式鈕,鈕外為一周弦紋及弧線紋。其外為內向十六連弧紋帶,兩周短斜線紋圈帶之間為星雲紋帶,由對稱四枚乳釘分為四區,每區一組星雲紋,星雲由五枚小乳釘及三根細弦紋組成,其中一根細弦紋,在四大乳釘之間形成一個弧形四邊形,最外為內向十六連弧紋緣,鏡緣高出內區。

銅鏡或由盛水映照人面的銅鑒流變而成。到漢代時,該物的使用日漸廣泛,為銅鏡發展的一個鼎盛時期。該鏡製作精細,造型美觀,是探討這個時期梳妝用具的種類及變化的實物資料。

西漢虎鈕五銖紋銅錞於

西漢,通高45.2厘米,上盤徑42厘米,肩徑28厘米,口徑17厘米,重6.35公斤。一九六二年冬出土於松桃木樹鄉西漢墓。

該器形如碓頭而空其中,橫剖面略呈橢圓。平頂、邊沿折曲,肩部略外鼓,腹部內收,足略內斂。面盤中部鑄立虎為鈕,虎鈕高6厘米,長15厘米。鈕盤內有雙魚、葉瓣和橋形符號,五銖錢紋等。

錞於,亦作錞釪、錞。是我國古代銅製打擊樂器。它的出土地遍及湘、鄂、川、黔、滇、陝、皖、贛、粵、桂、魯等十一個省、區。

西漢三足提梁銅盉

西漢,通高16厘米,口徑8.5厘米。一九七八年出土於赫章可樂西漢墓。

該器斂口,鼓腹,口上有蓋。蓋頂有橋形鈕,鈕上附環,用活絡拴連接於肩部。圜底三蹄形足,流作鳥頭形,柄空心,作曲折形。

盉,古代酒器。流行於商代至戰國,一般與其它酒器配套組合,盉的基本造型為圓腹,帶蓋,前有流,下設三足或四足。

東漢三足銅水注

東漢,通高6.2厘米,口徑1.9厘米。一九五九年出土於平壩漢墓。

這件水注造型甚乖巧,圓腹,頂上一圓形注水口,三隻蹄足線條流暢,不失穩重。腹間三隻管形耳既是裝飾,又可臨時插放毛筆。不失為一件實用又美觀的書案珍寶。

所謂「書案三珍」是指水盂、水注、水洗。一般有嘴的叫水注,無嘴的叫水丞。水注也稱為硯滴,其功能是往硯台上滴水之用。製造水注的材質以陶、瓷、銅、玉為多見,形制豐富多樣,其式方圓不一。我國漢代已有水注,到宋、元後尤盛行。

六朝銅鐎斗

1965年平壩馬場六朝墓出土。通高11厘米,口徑11.2厘米,柄長23厘米。

此器物造型獨特,侈口,口部有一長流,寬沿,沿面略凹,直腹平底,下附三隻竹節形蹄足,腹一側附一長條狀曲柄,柄首鑄有如意形片狀裝飾。作為古代炊具,多用于軍旅。

南朝銅盞托

南朝,通高12.6厘米,盞口徑9.6厘米,托口徑16.8厘米。一九六五年平壩馬場南朝墓M36出土。

這件銅盞托由盤、杯、蓋三部分組成,盤底圈足,盤口外侈,杯敞口高圈足與盤鑄為整體,蓋上凸,附塔尖形紐。

中國是世界茶葉的主要產地,自然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專門的器具——茶具。兩晉南北朝時期,專門化的茶具從食器中逐漸分化出來,首先出現了帶托盤的茶盞。

盞托為飲茶用具。盞托配套使用,始於東晉。盞托又稱茶船、茶拓子。盞托從托盤發展而來,東漢已有一盤托四至六隻耳盞,以後逐漸減少,至東晉已出現一盞一托,南朝時,成為風行的茶具。

唐開元投龍銅簡

唐開元二十六年,高35.9厘米,寬12厘米,厚0.8厘米,重3270克。

投龍簡系封建皇帝舉行「投龍」典禮時,刊刻告文的銅版或銀版。

此簡為長方形銅板,素地無紋飾,通體蒼翠如玉,間有褐色斑痕。正面陰刻楷書李隆基告文、年款等共五行八十六字,背面刻字三行共五十一字。

這件簡為唐玄宗李隆基為祈「長生之法」,於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投刺紫蓋仙洞」之銅版簡,時年玄宗53歲。

西漢博山銅爐

1978年赫章可樂西漢墓出土。通高20.4厘米,口徑9厘米,底盤口徑19.5厘米。

此爐是古代一種香熏用器。由蓋、身、柄、盤組成。器蓋呈斗篷狀,蓋側以鏈環與爐身銜接,細柄。在蓋與器底、柄基部都鑄有鏤空重疊之群峰雲紋。當香木燃起後,大有仙山煙雲裊繞之氛圍。此銅爐製作精細,設計巧妙,並集實用與觀賞為一體,確為難得之精品。

西漢鯢魚形銅帶鉤

1978年威寧中水西漢墓出土。長10厘米,寬3.5厘米。其整體造型作鯢魚遊動狀,故名「鯢魚形銅帶鉤」。體側對稱斜出四鰭,正反兩面均有細密的陰刻線條紋飾,鈕位於胸下。背部陰刻隸書五字吉祥銘文:「日利八千萬」,表明了一種生活願望並暗示著物主身份。鯢魚,民間俗稱「娃娃魚」,在貴州的山溪河流中時有發現,以它的模樣巧制的帶鉤,至今在它處未見報道,可視為孤品。

西漢銅護手

1979年威寧中水漢墓出土。大口徑7.6厘米,小口徑6.6厘米,長18.6厘米。器形呈圓柱狀,中空,用薄銅片卷為筒狀製成,是一件裝飾講究的護身用品。整體前小後大,中間略束腰,在薄銅片上每隔1厘米鏤長條形孔一個,每排鏤孔10個,共四排(40孔),孔間上下間距1.2 厘米。出土時,臂甲套在人骨架左手腕處,是當時人們作戰時保護手臂的一種特殊裝備。

東漢「武陽傳舍比二」銘鐵爐(金屬)

武陽傳舍鐵爐:1件,晉代。1958年出土於赫章可樂,為農民挖地所獲。

通體以生鐵澆鑄,圓筒形爐身,盤形爐底。口沿上有3個等距離的支釘。爐身外壁上部飾凸弦紋兩道,並置對稱的帶環鼻耳一對(一環無存),下部一周開等距離長條形豎孔12個(即爐篦)。爐身內壁上部鑄凸起「武陽傳舍比二」六字隸書銘文,字徑(橫)4—5厘米。爐底內有對稱而等距地分布有90°直角鏤孔4個,正中有凸弦紋三道。爐底邊緣有蹄形三足立於托盤內,其位置與口沿三個支釘相對。盤面內凹,盤底三足剖面作半圓形,弧形向內。通高21.8厘米,口徑22厘米,底徑21厘米,托盤直徑25.7厘米。

「武陽」,縣名,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置,隸屬犍為郡。 「傳舍」是古代交通線上驛傳人員的食宿站或招待所。漢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在南夷地區設置郵亭後,開闢了一條北起犍為南達平夷的交通大道,可樂乃其必經之地,至東漢後期,很可能也有「傳舍」之設。

明萬曆「平播報德」銅鐘

明萬曆,通高78厘米,底徑62厘米。重70.5千克。

該鐘頂鑄雙首四足蒲牢(龍狀物)紐,向下彎環,似樹根形。肩部飾三道凸弦紋,弦紋間飾一行雷紋,一行鑄篆書「平播報德之鐘」 六字。另有陽文篆書銘詞環繞鍾腹一周。計四十六行,每行六字(個別行七字),記載明王朝武力平定播州土司楊應龍反叛事迹。

平播鍾為明萬曆年平播戰役後貴州巡撫郭子章鑄造。為平定播州宣慰使楊應龍反叛,明政府調集周圍數省二十餘萬兵力圍殲,取得勝利,大大加強了中央對西南地區的統治。該戰役成為明萬曆年間三大著名戰役之一,也是貴州「改土歸流」中重要的歷史事件之一。

GIF

感謝觀看!

end

GIF

來源: 《貴州省博物館》

(向上滑動查看內容)

親愛的讀者:

見信啟。

「九月收藏」一個學習藝術品的公眾號。如果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長按下面公眾號關注。

中國五千年的文化源遠流長、從古至今遺留著豐富的文物遺產。所以我們作為華夏人,或多或少的了解中國古代藝術品的樣貌,以便於更好的發揚光大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論語·憲問》:"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久要:舊約、舊交。不忘舊約或舊交。不忘久要即不忘舊約。不忘舊約取諧音九月即為九月收藏。收藏本就是一種懷舊情節,是一種緬懷先輩過程,擦去塵封已久灰塵,重新翻開過往的輝煌。繼往開來,循序漸進繼承先輩品質。九月收藏點滴積累,希望能幫到陶瓷初學者入門。

2018新年快樂

覺得不錯,歡迎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並點贊鼓勵↓↓↓別忘記置頂公號哦!

宗旨:收集文化碎片、描繪文化藍圖、弘揚傳統文化

目的:致力陶瓷美學欣賞以及總結歸納輔助斷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月收藏 的精彩文章:

中國貴州省出土的精美玉器及其金器漆器欣賞
中國古代玉器之東漢玉器欣賞

TAG:九月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