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畫廊開業的嚴寒期到來?你需要從巴塞爾《藝術市場 2018》中了解的四大要點

畫廊開業的嚴寒期到來?你需要從巴塞爾《藝術市場 2018》中了解的四大要點

邁阿密海灘巴塞爾藝術展,2017, 由 Alain Almi?ana 為 Artsy 獨家拍攝

我們生活在全球財富創造分布極度不均的時期。而這對藝術市場來說,則意味著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經濟學家克萊爾·麥克安德魯(Clare McAndrew)在由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與瑞銀集團(UBS)於上周二聯合發布的《藝術市場 2018》(The Art Market | 2018)報告中指出,去年是全球藝術經濟自2014年後首次出現增長的一年,全球銷售總額達到637億美元,比2016年增長了12%。

在這份347頁的年度研究報告中,麥克安德魯全面考察了在連續萎縮兩年後終於有所起色的藝術市場。報告針對在全球財富猛增的影響下,高端市場持續將藝術產業推向新的巔峰,而中層市場只能努力跟進的現象,提出了精彩的分析。

麥克安德魯經營的藝術經濟研究所 Arts Economics 向全球範圍內的6500家藝術經銷商發出了調查問卷,只收到了其中的14%(也就是910家經銷商)的回復,這也間接體現了想從藝術市場的核心獲取數據相當艱難。研究得到了一些經銷商協會的支持,採訪了來自不同市場版塊的藝術商,但由於報告全部匿名,究竟有多少頂級畫廊參與了訪談也就無從知曉。

麥克安德魯也參考了拍賣俱樂部(Auction Club)和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Art Market Monitor of Artron)這些資源的拍賣數據,後者有針對中國市場的長期專項研究。她還和瑞銀一同調研了數千位富豪,以參透藝術藏家的習慣。此外,作為二級資料,她還參考了美銀美林集團、瑞士信貸集團的報告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世界經濟展望》(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

報告從頭至尾充滿了精彩的發現、意想不到的事實,穿插了不同顏色的示意圖表...但以下這些,是你必須掌握的要點。

藝術市場在連續兩年負增長之後終於回暖

報告在一開始就印證了大家最近的猜疑:市場回暖了。

2017年全球藝術市場總銷售額約637億美元,相比2016年慘淡的569億有顯著回升,但尚未恢復到2014年的682億。在各個主要銷售板塊中,拍賣領域反彈最快,即2016年猛跌31%後,在去年增長了27%。拍賣額增長很大程度上是由幾幅天價成交作品拉動的:以超過一千萬美金的價格成交的作品數量在2017年迎來大爆發,增長了125%

與此同時,儘管成交價足以超越一千萬美金的藝術家只有區區0.2%,高價成交額卻佔據了總銷售額的32%。

自2011年起,戰後及當代藝術版塊便一直是拍賣市場的翹楚,去年更一舉佔據市場拍賣額的46%。現代藝術位居其次,佔27%,比2016年增長了四個百分點。歐洲古典大師名作自大約10年前開始被現代和當代版塊擠壓,常年佔據較小的市場份額(2017年為7%),以至於一筆成交便會撼動整年的拍賣表現;去年11月以4億5千萬美金成交的達·芬奇名作《救世主》(約1500年)一舉拉動此版塊增長了64%。要是沒有它,古典大師板塊則要比上一年萎縮11%。

畫廊經銷商領域則佔整體銷售額的53%,比上一年增長4%。但增長的分布相當不均衡。據年銷售額在5千萬美金之上的經銷商反映,他們的生意增長了10%。

亞洲成為市場主宰

亞洲億萬富豪的增速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快。2010年,全球富豪榜有24%是亞洲人,如今上升至41%,超出了北美的33%和歐洲的21%。

2017年,每100位億萬富豪中就有26位中國人,而在7年前,這個比例僅有6%。由於在拍賣場上高歌猛進(中國買家貢獻了全球年度拍賣額的33%,直逼榜首美國的35%),中國現已佔據了全球藝術市場份額的21%,取代了常年第二的英國(英國2017年的市場份額是20%)。

麥克安德魯認為,在財富不斷激增的亞洲,藝術市場無疑會同步擴張。藝術經濟研究所 Arts Economics 通過分析瑞士信貸集團的數據發現,接下來5年間,將會誕生205位新的中國億萬富豪,比整個歐洲預計將誕生的新富豪的兩倍還多。

畫廊開業的嚴寒期來了?

報告中一些尤其有趣的發現挖掘自 Artfacts.net 上的數據,該網站自2007年起對5000家頂尖畫廊的開張和停業狀況進行了長期追蹤(入選標準是在過去11年內參加過大型藝博會)。麥克安德魯觀察到,2017年有20多家名氣不小的畫廊停業,但畫廊關門的節奏不僅僅是自然代謝那麼簡單。2007年,畫廊開業與停業的比例是5:1,那年全球範圍內總共有275家畫廊新開張。而2017年,只有不到50家新開的畫廊。畫廊的消亡,原因包括高額的地租、藝博會不斷抬高的費用門檻,還有逛畫廊的習慣逐漸轉向由亮相活動主導的社交媒體上的場面活兒...但麥克安德魯著重強調的一大原因是,如今的畫廊巨頭們在年輕藝術家還沒開始為支持他們的小畫廊盈利時,就搶先將他們挖角。

「儘管這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但這種現象如今愈發盛行,必定會讓更多的藝術商陷入窘境,也促進了頂級藝術商對中端還有那些頂端偏下的藝術商的壓榨,」麥克安德魯如是說。「這種機制只會進一步加固極少數人盤踞著無可匹敵的市場頂端優勢的局面。」

藝博會疲勞癥候?

儘管針對藝博會遍地擴增的反對聲醞釀已久,2017年,藝術商在藝博會上的業績卻比前一年提高了16%,高達155億美金,占藝術商銷售總額的46%,比上一年增長5%。如今,藝博會像野草一般蔓延到各大洲的各個角落,2000年全球僅有55個藝博會,如今有260個。2017年,平均每家畫廊要參加5個藝博會,與前一年持平。但經銷商們也反映道,2017年參加藝博會的花銷比前一年足足增長了15%

責編/Alvin Li

信息更正:

尹秀珍個展「以終為始」現場,2018。圖片由佩斯北京提供

尹秀珍個展「以終為始」現場,2018。圖片由佩斯北京提供

昨日發布的《冷林:中國當代藝術的轉折點始於站在世界的中心向內看自己》一文在此前版本中誤將圖片說明寫為「蕭昱個展」,就此更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rtsy官方 的精彩文章:

鄭志剛:用一座座購物藝術中心打造中國千禧世代新文化

TAG:Artsy官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