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藝術家拍賣排行榜:中國書畫家上榜增多
張大千《江堤晚景》以1.32億元人民幣成交,是其2017年最高作品單價
近期,有報告呈現了「2017年全球500強藝術家」,以及「2017年全球拍賣百強榜」,值得玩味。
如奇蹟般降臨的《救世主》,令這兩份榜單的榜首位置失去懸念。4.5億美元,不僅在單價上遠遠甩開了1.4億美元的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甚至在總額上也力壓全年成交了2879件作品的畢加索。孤品壓全球,這恐怕也是拍賣史上絕無僅有的畫面。
除了達·芬奇,年度最暢銷藝術家的名單,也較往年出現了比較大的變化。2017年有4位中國藝術家進入全球年度成交總額TOP10,除了華人藝術市場最暢銷的齊白石、張大千和傅抱石外,趙無極也憑藉著強勁表現,首次躋身前十行列。其他座次則分屬歐美藝術大師,包括畢加索、巴斯奇亞、安迪沃霍爾、莫奈和塞托姆佈雷。全球有超過26.7億美元的成交額歸功於這十位藝術家,占年度總額的18%。
而如果將名單擴展至50人,則有崔如琢、黃賓虹、吳冠中、李可染、吳昌碩、常玉、徐悲鴻、陸儼少、陳容、林風眠和浦濡11位中國藝術家新增其中。
從結果不難看出,近現代書畫藝術家佔據中國市場的絕對核心,而這也和市場整體行情變化相吻合。據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AMMA)統計,2017年中國市場最明顯的上漲板塊便是近現代書畫,成交總額較比2016年上漲了18.72%,較比2015年則提升了27.37%。
此外,二十世紀早期油畫亦有突出成績,趙無極和常玉無疑是其中佼佼者。其中,趙無極在2017年兩度刷新個人拍賣紀錄,其創作於歐洲的抽象畫持續不斷地加入到亞洲藏品的隊伍之中。其84%的收入來自亞洲,只有不到14%來自法國。對趙無極作品的追捧使其價格指數自2000年起上漲了864%。年復一年,藝術品需求的國際化讓他的市場也變得越來越高效。
而西方市場也與中國市場出現了相同的趨勢,在TOP50名單中,19-20世紀歐美藝術家佔據22席。雖然該板塊前幾年曾出現一定的下滑趨勢,但中國藏家越來越廣泛的國際視野,以及對西方現代藝術大師的偏愛側面強化了其中部分藝術家的表現,如畢加索、莫奈、梵高、雷諾阿等藝術大師都是中國收藏家們迫切的目標。
再進一步擴大,在500強榜單中,歐洲藝術家佔據近半席位,中國藝術家共有128人上榜,為25.6%,北美藝術家82人,佔16.4%。拉丁美洲(12人)、非洲(6人)和大洋洲(6人)則持續崛起。
上榜的中國藝術家裡,在世藝術家有30位。其中當代書畫家有14位,油畫及雕塑類的藝術家有16位,這其實也是2017年度中國現當代藝術品市場的一個反饋。(彭聞)


※科琳·迪亞克雷:執教男足的法國女帥
※蘋果新專利曝光,我們離傳聞已久的智能眼鏡又近了一步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