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朝有十六位皇帝,為何皇陵只葬了十三位?

明朝有十六位皇帝,為何皇陵只葬了十三位?

GIF

明朝的這些事兒,不知道的人恐怕很少了。近幾年旅遊的人多了,越來越熟悉導遊們製造懸念噱頭的套路了,大抵上這樣的問題多半都出自導遊之口。

稍微知道點歷史的人都知道,明朝開國是在南京立都,開國皇帝朱元璋駕崩後,就近葬在了南京,即現在的明孝陵。

朱元璋之後,由英年早逝的太子朱標次子朱允炆繼位,是為明朝第二任皇帝,在位四年,年號建文,世稱建文帝,因靖難之役後,生死不明,成為明朝歷史上最大的懸案,因此也就沒有皇帝陵。

這一段充滿戲劇效果的歷史,卻在自明至今的文藝圈內大大的火了一把,今天的影視上我們還能不時看到其形象出現,雖然在皇帝之位上沒有待久,卻以文藝明星的身份活躍在各類藝術作品中,可謂是造化弄人,這樣的結果恐怕是他的那位一手把他弄上皇位、也算是老謀深算了一輩子的爺爺朱元璋無論如何都想不到的吧!

所謂明朝有十六位皇帝,為何皇陵只葬了十三位的話題,其實只涉及到明朝遷都北京後的一位皇帝,他就是大明第七任皇帝——明代宗朱祁鈺。這是一位充滿悲劇色彩的皇帝,出身低微,蓋因其母是明宣宗御駕親征朱高煦之亂時臨幸的一位漢王宮侍女,由於是叛臣附屬獲罪而不得入宮,宣宗帝只得將其安置在宮外並時時臨幸才生出朱祁鈺,有了這層掛礙,皇帝老子活著的時候,連應有的名份王位都沒封一個,只到父親臨終前才將實情和盤托出,並囑咐皇后等一應人等善待母子二人,至此才獲得身份認同,明英宗上位後,封為郕王。

本來當皇帝的事兒與他八杆子都打不著,可偏偏新上任的皇帝朱祁鎮是個不大消停的主,率領著自己的大軍浩浩蕩蕩地御駕親征瓦剌了,結果發生土木堡之變,敵人沒打著,自己反倒弄了個灰頭土臉讓人給俘虜了。乍逢大亂,國家不能一日無主,年幼的太子只有兩歲,如何撐得起大廈將傾的局面,所有人都亂了方寸,匆忙之間將監國朱祁鈺推上了皇位。

這位朱祁鈺雖在一片懵逼中得了大位,當皇帝可是一點都不含糊,任內知人善任,重用于謙這樣的能臣幹吏,很快使大明朝搖搖欲墜的朝局出現了中興跡象,勁敵瓦剌也被打得不得不求和,還同意無條件釋放俘虜的前任皇帝朱祁鎮,這讓現任皇帝朱祁鈺大大的犯上了嘀咕,怎麼著也不肯迎回前任了,乾脆玩起了無賴,耗不起的瓦剌只好單方面放回了朱祁鎮,一部似曾相識的宮廷狗血劇就此拉開了序幕。

朱祁鎮放回後,名義上得到了太上皇的待遇,實際上卻遭到了軟禁,朱祁鈺怕這位當過前任的哥哥不甘心,連居住地周邊的樹木都砍伐一空,就擔心他與外界聯絡,從而威脅自己的皇位,可人算不如天算,朱祁鈺怎麼著也沒算計到自己一場大病後,很戲劇性地又在一片懵逼中丟了大位,反過來遭到朱祁鎮的圈禁,朱祁鎮可一點也不手軟,很快就不明不白的弄死了後任,並大開殺戒,幾乎所有擁戴朱祁鈺的臣屬都遭到了牽連,我們所熟知的民族英雄于謙就陷入這樣的狗血劇中,遭人暗算的,實屬可惜。

朱祁鈺死後,朱祁鎮下詔斥朱祁鈺為「不孝、不悌、不仁、不義,穢德彰聞,神人共憤」,廢其帝號,賜謚號為「戾」,稱「郕戾王」,並按親王禮葬於北京西山,只到朱祁鎮死後,其子朱見深繼位,才恢復了這位叔叔的皇帝之名,謚號為「代」,史稱明代宗,但沒有搬遷陵墓,所以,朱祁鈺是唯一沒有葬在明皇陵十三陵的皇帝。因此,大明朝除朱元璋葬在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外,只有這個朱祁鈺不在十三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村長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成吉思汗身份爭議,他到底是不是中國人,算不算中華民族的英雄?

TAG:村長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