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故宮的題字你肯定沒見過,比郭沫若的更厚重大氣!
當我們走到博物院的門口,時常會對那「故宮博物院」幾個巨大的書寫體感到震撼。您知道這是誰寫的嗎?
從這張圖片對比中可以看到,一個字的大小已經和普通人差不多大。但這並非是字原本的大小。原本的字就是普通紙張上面的字,整體大小不過數尺吧。
郭沫若題在列印過材料的紙張背面信手游書,幾分鐘就寫好了!幾個小字經過技術方大,再由相關工作人員安裝上去…
轉眼就用了40多年了!既然1925年就已經成了故宮博物院,當時沒有牌匾嗎?
是的,有!
外國的紀實紀錄片可以清晰的看到一組顏體楷書的「故宮博物院」。這正是從1925年用到建國初的牌匾原貌!這是誰創作的呢?
1925年9月29日,為把此宮殿改造成博物院,也組成了一個臨時董事會,有蔡元培,熊希齡,于右任等21位名人。其中,李煜瀛為臨時董事兼理事長!李煜瀛是飽學之士,在眾人建議下,他書寫了「故宮博物院」第一個牌匾。
李煜瀛在故宮將粘連在一起的、長約丈余的黃毛邊紙鋪在地上,以半跪身姿,抓大毛筆,奮力書寫。每一個字足足有普通圓桌那麼大……據當時的參與者單士元回憶道。
李煜瀛寫的「故宮博物院」牌匾正式亮相後,在北京城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許多人覺得這字很端正很美,大多數人竟以為是集顏真卿字體而成。
李煜瀛(石曾)
當然,李煜瀛所寫的「故宮博物院」如今只能在舊照片和舊紀錄片中找到殘存的影子。李煜瀛並不以書法而名世,但他優秀的學識和深厚的國學功底,讓他對書法也掌握得十分精熟,寫這樣的大字在平常書法家可能可望而不可即,對於他卻並非難事。
通過今昔書法的對比,通過對這段歷史的了解,我們可以感受到不同書體的風格,也為故宮博物院90多年的滄桑巨變而感嘆不已。


※這字太精妙,厲害了我的王!
※清代才女曹墨琴《列女圖冊》,太美了,可惜在美國!
TAG:書畫名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