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從款式細節鑒別男裝年代?
本篇推送源自三夢露在後台中的提問:
可以講下男裝史嗎?
首先感謝讀者朋友們的認可與支持,筆者會繼續為大家輸出與造型塑造相關的論述與研討;讀者朋友們有與造型塑造的相關問題都可以在後台或留言中提問,筆者會儘快整理素材為您推送其相關觀點。
本篇推送以編年式為敘述形式介紹20世紀不同時期的男裝造型特點的與時代特徵,以歷史背景淺談作為理解參考,希望能夠給予幫助與提供簡單了解。
1900-1909
該時期男裝風格依然深受維多利亞時期服裝風格影響。其概念具體表現為該時期男裝外套仍以合體窄肩廓形為主,領型也多為窄駁頭小翻領,單排三粒扣流行。袖子使用前期風靡的無克夫式窄型袖設計。褲子則為直筒式窄下擺款式,褲腳有翻邊燙跡線。
需要注意的是,基於該時期一片式西裝於大眾生活中廣泛普及的特點,制式化男裝得到了更多的普及。另外,其他的時尚創新如馬球衫,鈕扣領等設計款式也在該時期得以出現。
1910-1919
該時期男裝禮服雖保持了原有的基本形態,但為適應特殊的戰爭環境軍用品得到了更深入的研究。軍用雨衣款式與卡其布的廣泛應用為男裝的發展創造了更多可能。與此同時,該時期以倫敦為中心的歐洲男裝業遭到了沉重的打擊與摧殘,並受戰後歐洲經濟大蕭條的影響,款式出現了更簡潔的傾向。
男裝外套流行合體廓形,領型以窄駁頭翻駁領為主,門襟樣式則多為單排三粒扣。褲子為直筒式窄下擺設計,褲腳有翻邊燙跡線。
1920-1929
西裝廓形開始像自然肩型的風格轉變,第一件西便裝(諾福克外套)誕生於該時期;爵士裝,蛋糕套裝以及尼克套裝也於該時期出現。
男裝外套流行腰部合體的窄肩廓形,領型則為窄駁頭,高領位翻駁領;單排雙排扣均十分流行,褲子則與前10年相同。
1930-1939
前期受經濟大蕭條影響,男裝發展與造型受到限制。經濟逐步恢復後男裝進入了最優雅的時代。該時期人們沉迷於英式夾克且其一直流行風靡至40年代後期(40年代稱為British Blade/ British Lounge)。於此同時,該時期運動裝產業蓬勃發展。
男裝外套流行合體的寬肩廓形,門襟樣式為單排或雙排扣三粒扣。褲子為直筒式寬下擺設計,褲腳有翻邊燙跡線。
1940-1949
受二戰戰時需要,該時期各國政府對服裝產業發起一系列限制,並對服裝的衛生性保護性舒適性,尺碼的標準化功能化進行深入研究,該行為對男裝的發展與規制化進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戰爭結束後,基於對儘快從戰爭的痛苦中擺脫的需求,該時期追求或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與文化觀念的行為風行,人們也開始人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衣著,使得男裝的樣式也發生轉變。1948年後更粗獷的風格初見端倪,T恤文化衫也隨之出現,並廣泛流行至七八十年代,影響極為深遠。
男裝外套流行寬墊肩收腰廓形,領型則為寬駁頭,門襟樣式則為單排扣雙排扣同步流行。褲子為寬鬆型,腰部收寬下擺設計,褲腳有翻邊燙跡線。
1950-1959
保守商務人士所著的灰色法蘭絨套裝為該時期最讓人印象的男裝產品(《服裝藝術》雜誌報道為「75年以來,沒有任何一種風格像他這樣堅如磐石」)
其造型不同於以往的回歸到了自然肩型的廓形當中,該類造型的大力發揚也使得自然肩型最終成為了主流時尚中的一味元素。與此同時,起源於法國與義大利的搭配以短小且具有合體腰線,傾斜的欠條帶與短小側開叉寬肩夾克上衣與錐形褲造型的風靡也同樣標誌著男裝已經開始從1930年興起的優雅風格中得以轉移發展。
男裝外套以裝飾有窄駁頭與單排三粒扣的半緊式廓形流行。褲子則多為直筒型,後期偏向窄口型,褲腳無翻邊或燙跡線。
1960-1969
基於科技的飛速發展,該時期微電子技術,宇航技術,遺傳技術以及計算機等領域均有巨大突破,該時代服裝也同樣呈現出一副活力四射的風貌,且相對於款式較少的50年代而言,60年代擁有了更多款式可供選擇。於此同時該時期淘金熱的風靡也讓人們對西部情懷追求愈發強烈,並基於此美式風格大肆流行與發展。並對對男裝時候的發展與繁榮產生了深遠影響。法國設計師Pierre Cardin受該風潮影響創造了富有美式意味的歐式男裝造型。至60年代後期,嬉皮士運動興起。
男裝外套流行寬鬆窄肩廓形,領型則較小且駁頭較窄,無領樣式風行。門襟樣式則為單排扣雙排扣都比較常見。
褲子則以合體型居多,往往擁有下擺窄小,無翻折線或燙跡線的設計。
1970-1979
經濟危機與能源危機對世界經濟政治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其影響下很多工裝都逐漸演變成了正式或通勤服裝進入大眾生活。具體如以往的獵裝工裝夾克等再此時期變成了男士的日常著裝,以及運動裝基於其方便舒適的特點發展成為日常通勤著裝等等。同樣基於其歷史環境的影響下,70年代末期時朋克文化與著裝出現。
該時期男裝外套以流行合體式窄肩廓形為主,領型常見有寬駁頭設計。粒數無限制,一二三粒扣均可。其長褲則為臀部合體但褲腿處微喇設計。
1980-1989
基於該時期西方經濟的走強,其產生的旺盛的消費能力造就出了一個有一個新興設計師走向成功。至80年代末期,基於對Brooks Brothers這種松垮舒適的服裝所吸引,一大批歐洲設計師逐漸遠離了從前所信奉的緊小廓形轉而開始關注美式風格的服裝。與此同時,美國本土設計師也開始著手生產設計極富歐洲風情的商品銷售。
時尚也已開始像更加自然的服裝樣式發展。
1990-1999
除日本之外,傳統意義上的世界經濟強國以開始復甦繁榮,人們對服裝的需求量也逐漸增大。而隨著各種人造纖維等材質的大量研發與上市,供給設計製造與選購的服裝也更加豐富。
具體而言,該時期服裝依然保持著極為典雅的風格。男裝上裝外套為半合體式廓形,寬墊肩窄肩領型,單排一粒扣流行。前期褲子為直裁窄下擺,後期則有褶襇,褲腿變寬。而隨著該時期流行音樂與電影業的迅猛發展,與青年人不拘泥與傳統對更富個性的服裝的極度追求,明星對年輕群體的男裝認知引導開始逐漸增大。於此同時,致力於模仿巴黎時裝的義大利也開始迅速發展,從而一躍成為了新的世界時裝中心。
配圖
僅供緩解閱讀疲勞
Thank you for your patience.
感謝您的耐心閱讀。


TAG:優雅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