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每經記者專訪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貿易戰」如同籃球賽 打不贏的人才想把事情「攪黃」

每經記者專訪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貿易戰」如同籃球賽 打不贏的人才想把事情「攪黃」

每經記者 胡 楊 陳玉靜 邊萬莉 每經編輯 畢陸名

3月25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8年會」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是「新時代的中國」。正值中美貿易出現摩擦,有關中美貿易的話題也成為本次論壇關注的焦點。

在「2050的中國和世界」分論壇中,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原委員李稻葵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貿易在中美雙方的經濟發展和運行過程中的意義已經遠遠不如五年前。他以籃球賽類比此次貿易摩擦事件,他認為如果是大牌球星,最大的目的是希望球賽能夠舉辦下去,而打不贏的人就會把事情「攪黃」。

貿易保護違背WTO原則

北京時間3月23日凌晨,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總統備忘錄,將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大規模加征關稅,並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併購。中國商務部隨後發布了針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並徵求公眾意見,擬對自美進口部分產品加征關稅,以平衡因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征關稅給中方利益造成的損失。

在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溫的背景下,中美貿易自然成為本屆中國發展高層論壇討論的話題之一。主旨演講環節,李稻葵便主動提及了這個話題。他指出,由於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食物貿易和貨物貿易的進口國與出口國,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包括美國在內的很多發達國家心態上其實發生了一定變化。不過,與過往的貿易爭端情況不同,中國在國際貿易上已經具備領先地位。

基於此,李稻葵認為:「這一輪的貿易爭端,(中國)應該和美方講清楚,美方提出的很多不合理的、無理的貿易保護措施是根本性地違反當前的自由貿易多邊框架的。」他以籃球比賽為例,「這就好比美國人不想打籃球了。(這種行為)不僅僅是討論某一個動作犯規還是沒犯規,而是涉及到整個體制,超越了WTO的基本原則、基本規矩。」

美挑起貿易摩擦另有他圖

會後,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李稻葵還表示,這場貿易摩擦目前只是局部的「小戰鬥」,不會是一個大規模的爭端。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商務部最新的統計結果,2017年美國貿易逆差創下9年來的最高紀錄。具體來說,2017年美國商品和服務貿易逆差較前一年飆升12.1%,達5660億美元,創下2008年以來新高;其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9%,也高於2016年的2.7%。對華貿易方面,去年美中貿易逆差增加了8.1%,為3752億美元。

在李稻葵看來,想通過貿易保護手段縮小中美間的貿易逆差,特朗普恐怕很難如願。他分析稱:「根據雙方目前的貿易情況,縮小逆差是很難的,因為逆差或順差從根本上來說還是取決於經濟結構,如果美國不從中國進口,就要從其他地方進口,補貼自己的消費,這是問題的根本。」

另外,李稻葵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明確表示,加上最近減稅,美國居民的消費還是會被刺激起來,如果純粹是想減少美國貿易逆差,是不可能的。不過,中美之間的貿易可以做點文章,比如雙方可以談一些協定或協議。

更重要的是,當前中美貿易在雙方的經濟發展和運行過程中的意義已經遠遠不如五年前,甚至三年前。李稻葵解釋道:「美國的失業率是4.2%,幾乎不能再低,美國經濟的增長速度在2.5%左右,也不可能再高,所以特朗普現在不是因為純粹的經濟運行需要這個政策,完全是為了短期的一些政治目的。」所以,他認為,要充分意識到這場(貿易保護)不純粹是為了就業,不純粹是為了經濟增長,不純粹是為了工作,而是有其他的意圖。

李稻葵以籃球賽來類比此次中美貿易摩擦,他認為,如果是大牌球星,最大的目的是希望球賽能夠舉辦下去,而打不贏的人就會把事情攪黃,但同時也要看到這種行為不一定能做得長久。

在談及可以預見的影響時,李稻葵分析稱,如果貿易衝突升級,那麼日本、韓國這些國家的損失可能比中國更大。因為他們的產品和美國產品的可替代性更強。另外,中國的一些貿易順差是替這些國家背的,如果中國對美國貿易下降,就意味著中國從日本、韓國進口的原材料會下降,對於這種更依賴於外貿的國家影響就會比較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經濟新聞 的精彩文章:

69.98億參與三環集團改制 武漢珠寶商賈志宏入主襄陽軸承
徹底輸了!年薪40萬,這些60-83歲應聘者的簡歷,我服

TAG:每日經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