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口驟降之後的日本社會面面觀:「自裁死」、交物業費就可以白住的房子及「交流人口」

人口驟降之後的日本社會面面觀:「自裁死」、交物業費就可以白住的房子及「交流人口」

作者:陳言

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1890篇原創首發文章

三月的日本,自西向東,然後再從東向北穿行,一個多月的時間裡能看到數不清的櫻花。日本國土如同一隻靴子,東京是個拐點,之前是東西走向,到了東京差不多就變成南北走向了。從日本四個主要島嶼最南端的鹿兒島佐多岬,開車到最北端的北海道稚內,有近3000公里的路程。日本東北地區及北海道,在三月是看不到櫻花的,但其他地方基本可以看個夠。

櫻花的花期大致有一周到十天,剛剛綻放的時候,並沒有太多的人去賞花,只有到了馬上隨風而去,花落如雨前的那一兩天,人們才忽然有了熱情,傾城的紅男綠女來到樹下,載歌載舞,然後如那櫻花一樣,一兩天便全部散去。地面上乾乾淨淨,別說垃圾了,連個花瓣都找不到。

這些年賞花人在迅速老去。三十年前隨日本朋友去賞櫻時,看到半數以上的人是中青年,現在則半數以上是中老年了。日本社會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看看2018年日本負責人口統計等工作的厚生勞動省發表的數字,把1.27億日本人平均化以後,100人中15歲以下的人佔了12.4%,65歲以上的佔了27.3%,老年人的數量大大超過了兒童數量。往更細的方面看,75歲以上的人,在100人中佔到了13.3%,同樣超過了15歲以下的比率。由此看來,日本的老齡化已經非常嚴重了

人口結構變化後,日本社會也發生了很多重大的轉變。

靜悄悄的「自裁死」

在日本這個國家裡,評論家特別多,尤其是偏右的評論家,保有非常大的陣勢,稍微有點社會影響、可以稱之為評論家的人,大都以「保守」「右傾」自居,而且直接將自己定格為「右翼」的評論家的,數量相當多。

「右」往往與日本傳統靠得更近一些。日本的「自由派」或者「左派」評論家,在行動上也更 「自由」一些,他們的「自由」比較接近於對自己行動的不加約束,有時會讓人覺得不靠譜。相比之下,「保守」或者「右傾」的人就比較古板、克己一些。

通過讀書看電視,筆者對右派評論家西部邁一直不太感冒。在上個世紀60年代,他是反日美安保的學生運動領袖,畢業後留校並做了東京大學教授。1988年,為了反對東京大學的人事制度,憤然辭去教授職務,成為一名評論家。原以為西部之後會更加激烈地針砭時弊,說出自己想說的真心話,但筆者讀到的他辭職後的文章,卻多以保守、右傾為特點,讓以前對西部有些了解的人,感覺不可思議。

2018年1月,筆者在東京採訪時,從電視上看了西部與年輕人的對談,知道這位78歲的老人依舊銳利。他的文章對首相安倍晉三的失望躍然紙上,只是嫌安倍的路線不夠堅定。想得出西部殷切地希望日本能有一個更加保守、右傾的內閣。

1月21日,忽然傳來西部跳河自殺的消息,讓人大吃一驚。

見了幾個和西部有些來往的記者、評論家,談到西部的死時,他們用了一個「自裁死」一詞,這是一個新詞,我一開始沒聽懂,它的意思是,「自己裁決自己的死期」。

晚年的西部,身體一直不是很好,在電視上和年輕人對談時,是搖著輪椅出現在屏幕中的,但看上去其精神不錯。聽朋友說,西部覺得自己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後,就開始考慮不該給家人添麻煩,反覆對周邊人說,自己有一天發生了腦溢血或者心梗,不希望急救。他反覆強調過,到了那一天來臨,不希望家人或者養老院對自己繼續照護。

以西部的知名度、日本社會對老年人的福利待遇,看病吃藥絕對不會有任何問題。筆者在採訪日本醫院、養老院時,看到那裡有世界最先進的醫療技術、有數不清的延命設備,不論是有錢人還是普通市民,臨終前在醫院躺上幾年,雖也會給家裡帶來一些經濟負擔,但費用上並非讓人付不起,只是醫療技術再發達,也不能解決生老病死這個生理、哲學或者宗教問題。

今天的日本,幾乎所有人都具有了人生維持百年的機會。看看厚生勞動省的主頁,看到日本政府在積極準備讓所有日本人都能迎來百歲生日,在老年疾病的治療,相關藥物的開發上花費巨大。

日本社會老齡化以後,老年人成為了政治的推動主力,不論去哪裡聽政治家演講,看看會場上的聽眾,和櫻花下載歌載舞的市民一樣,中老年人佔了絕大多數。演講內容自然會偏向中老年人的口味,談用更好的福利來滿足老年人的生活等等。政治家絕口不談生老病死問題。

西部一生關於政治經濟及國際關係的發言無數,雖然也談過一些個人的人生觀,但從筆者接觸到的他的文章看,沒有一篇是談得透徹的。留下一紙遺囑,走向「自裁死」之路,西部是用自己的行動為這個問題作出了一個答案。

當然這不是應該推崇的方式,最多算是諸多哲學、宗教在過去數千年中一直在尋求的數不清的答案中,一個和日本社會特點結合得非常緊密的答案。

2012年東京周邊空房比率已經34%

從東京向北一路走過去,百公里外便進入到了在2011年3月發生過大地震、大海嘯的東日本地區了。原來海邊建築的房屋被海嘯衝垮後,新建的房屋已經遠離海岸,大都建設到了海嘯不能肆虐的高地上。3月東日本還比較冷,幾乎看不到櫻花的綻放。

因核電事故、地震海嘯,在過去的7年時間裡,有不少居民已經徹底離開了這裡,日本政府為災區準備了巨額的經濟預算,規划出了大量的高地讓民眾來這裡建房,但推進得並不順利。畢竟在今天的日本,按厚生勞動省發表的最新統計,2013年的房屋空置量為820萬戶,2013年以後老齡化現象愈發嚴重,估計目前空置的房屋總量接近1000萬戶,此時讓災區民眾去高地建房,有些不切實際。

社會老齡化以後,一旦遭遇大地震,新建住房會大量減少。人口中四分之一的人在65歲以上,也就意味著這部分人基本上不會有蓋新房的計劃。東日本地區過去一直是為東京提供年輕人口的地方,缺少了年輕人以後,東日本地區有平整的成塊的土地,有國家撥發的預算,就是沒有蓋住宅、建廠房的熱烈場面。在東日本很多地方開車走十幾分鐘都不會遇到對面開來的車,其衰敗狀況不用去調查,一切都擺在那裡。

人們總是說日本市民愛乾淨,不亂扔垃圾。但在日本看到空置的房子,如果出現了房頂上長了草,一些玻璃已經破裂,肯定也能一起看到的場景是,院子里開始有不少塑料瓶、飲料罐,是那些喝完礦泉水或者飲料的人,隨手扔進院子的,而且越來越多,不少院子垃圾成山。在日本不要的舊家電,需要交費後政府才回收。房屋空置後,院子里往往就會多出幾台舊家電,想要政府回收,房主需要交納的費用可能不少。

日本有些城鎮,幾戶住宅中只有1戶晚上點了燈,安靜得令人發慌。白天在這樣的城鎮中穿行時,偶爾能看到老得彎了腰的人走在大路上,其他時間整個城鎮無聲無息。

大城市的人口並未減少,但城市周邊的集體住宅,也有了些北京上海遠郊的樣子,樓房不少,但住戶不多。緊挨著東京的是神奈川縣。從2012年對這裡的空置房的統計看,已經佔了34%。東京周邊如此,其他地方就更艱難了。北京上海的住房是有投資人的,他們在按時交納物業費等等,日本的一些城市則已經失去了住戶,按時交納物業費、水電費的人比不交的人少,不交的人不是不肯交,是很多人早已不在世,也沒有人來購買這些空置的住房。住在高層樓房的老年人,因為交納物業費的人太少,一些電梯已經不能運行,感到不便後,也只好搬到城裡去住,這樣一來,空置的房子越來越多。日本很多房屋,只要肯交物業費,幾乎就可以搬進去白住。

當75歲以上的高齡人口比15歲以下的年輕人口要高出許多時,除了在大街上經常能看到老人外,其次就是空著的房子了。目前還很少能看到自然倒塌的房屋,但普通二層洋房式的建築在一個地方出現空置後,很快就像傳染病一樣傳播開來。高層樓房的情況也不妙。房屋無人住以後,缺少了管理,高樓本身開始變得脆弱起來。

小學、超市、醫院大門緊鎖,這種現象在日本開始變得越來越普遍了。

對人口的「爭奪」與「共享」

大城市在生活條件、文化基礎、工作機會等各個方面都有優勢的時候,自然能從中小城市,從農村吸收人口,但相關人口被基本吸收完畢,大城市本身從發展期進入成熟期以後,大城市的人口也會逐步減少,日本很快就要從「多生」時代進入到「多死」(離世的人數比出生數多)時期,大城市的人口減少將進一步加劇。

筆者聽東京都的相關人士談人口變化。2010年東京都的人口為1316萬人,到2012年增長到了1320萬人,2014年為1340萬人,2015年進一步增長到了1350萬人,但是進入2018年以後,從1月及2月的統計結果看,東京主要幾個區的人口都出現了減少現象,個別區的人口依舊在增加,但增加的數量大都為幾十人,過去那種一個月增加幾百人、上千人的情況已經不存在了。東京人口的減少今後將成為不可扭轉的現象。

日本的其他中小城市根本不可能和東京等大城市爭奪人口,但讓東京等大城市的人口,在節假日去中小城市小住數日,是普遍的。這就是城市間對人口的「共享」,日本稱這種形式的人口往來為「交流人口」

城市具有某種魅力,便能讓「交流人口」頻繁地來自己這裡。在東日本地區,儘管大地震及大海嘯後,流出的人口很多沒有回來,但這裡通過發布救災情況信息、振興觀光旅遊事業、舉辦和健康相關的各種活動,讓「交流人口」出現了較大的增加。去年光是外國人來這裡旅遊的人數就超過了100萬人,日本各地來東日本旅遊的人更多。

東日本地區的櫻花有一種凄涼的美感。也許再過一些年,日本的賞花人大都拄拐仗、坐輪椅零零落落地來到櫻花下,讓凄涼之美中愈發多了一點寂靜。老齡化的社會讓犯罪率很低,勞動生產率很高。在過去的二、三十年里,日本社會的老齡化在不斷加深,但市民生活未出現明顯下滑,比歐美大多數國家要穩定,這樣的老齡化並不是不好的事。

國家一旦進入老齡化社會後,想重新保有較高的生育率,重新振興人口就會相當的困難。日本國內幾個城市之間對人口的爭奪,對振興地方經濟沒有太大的作用,但共享人口和「交流人口」,讓國內外的各種人員來自己這裡短期或者長期生活,是日本在老齡化歷程中摸索出的一條新路子,也給其他老齡化現象不斷加深的國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參考。

作者:日本企業(中國)研究院 執行院長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 圖片 | 視覺中國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秦朔朋友圈 的精彩文章:

和你聊天的是人還是機器人?
文博愛好者眼中的《國家寶藏》之三

TAG:秦朔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