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只羨鴛鴦不羨仙-結緣蓮花山

只羨鴛鴦不羨仙-結緣蓮花山

每年大概要從蓮花山下路過好幾次,每次過了海甸峽水庫就能望見左前方遠處高山頂上的玉皇閣頂金黃的屋瓦在某個角度反射那麼一下亮光。山的北側很陡峭,能在那個位置上修建宮觀廟宇也確實讓人驚嘆。資料顯示蓮花山海拔其實並不高只有3578米,比蘭州附近的馬銜山還要低(3670)100米。之前我是比較在意海拔的,希望自己能挑戰更高的山峰。對於像蓮花山這樣的高度的山峰又被開闢成景區的的確不太感興趣,覺得上這個山是很方便也是很輕鬆的一件事。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說來容易的事情也許不抓緊落實就真的無緣再去了。諮詢了小柒又從秦岩和子衿分享的照片和遊記里大致對蓮花山的情況作了些了解一行15人就啟程前往準備一探究竟。

海甸峽庫區

蓮花山景區大門

從蓮花山景區大門經過盤山路一路順利抵達起點,可能是淡季的緣故景區頭道大門和起點均不見有工作人員,廟宇宮觀也大門緊閉。

線路起步就是新修建的台階步道,海拔爬升很快陸續經過的幾道「天門」。

線路起點到頂峰的高差只有800米左右,蓮花山的山形很漂亮從這個角度看去也有大面積的岩壁和峰叢,很精緻的樣子。

因為看過秦岩和子衿的分享對一段陡峭地形上沿著鐵索攀爬的路線印象很深,途中被一段通往一座小廟宇的鐵索路迷惑還以為這裡就是。三位很強的夥伴沿鐵索攀援而上又沿鐵索下降提前體驗過了一把,在鐵索上攀爬的樣子相當酷。

繼續沿棧道向上攀登,這新修建的棧道之下就是過去的登山路路旁還遺留有舊時的鐵索足見在棧道修改之前道路的艱險。真的會讓登山客們發出: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的感慨了。

這一段過了以後道路逐漸好走,很快就抵達了玉皇閣。

天氣不好看不清楚西面的白石山等太子山脈的山峰。

往東走繼續向金頂攀登的道路還沒有修建好,在山的背陰處還有部分冰雪有一定的危險。道路兩側擺放著很多建築材料,看來不久之後這裡都會鋪設上新的台階步道,這樣就大大方便了來登山的遊人也更加的安全。

橫切過一段山坡就到達了蓮花山登山線路上最有意思的路段了,陡峭狹長的石縫中架設了鐵索,登山者需要從這裡手足並用拉著鐵索才能攀爬到上面。在山下起點處的介紹上看到似乎是有「鷂子翻身」、「蛇倒退」、「夾人巷」這樣的稱謂,想來這裡也就是了吧。其實看似險峻的道路藉助鐵索還是有很多可以下腳助力的地方,只要集中注意力牢牢的把握住通過還是沒有問題。恰恰是這險峻讓人才對蓮花山攀爬的印象大大的加深,才在登上最高處後有了滿足和成就感。倘若四平八穩的走了一圈就蓮花山的海拔估計也就太過於平淡了。

原來這一處的建築是林區的防火瞭望台,不禁感嘆在這絕高之處修建這麼一座鋼筋水泥的建築真是不易,修建所需要的水電通到山頂亦很艱難。看到碑文才想起這看著很熟悉的建築竟然和魔山上的瞭望台是一樣的,也是一樣的三層六紮腳,飛檐斗拱。蓮花山在這個區域的周邊不是最高的,但是這個地理位置相當的關鍵,在這裡可以俯瞰周邊數十里遠的區域再配合高倍望遠鏡周遭一覽無餘對森林防火而言確實位置絕佳。站的高看的遠風景也一樣的絕佳的,只是今天天氣多雲能見度不夠我們沒有體會到。

高聳的山體艱難的攀登道路,合適的天氣條件下一定也是雲海茫茫想來也是神仙的居所,怪不得廣成子等一眾仙家在此修鍊向天地吐納。連我這樣的普通人站在頂峰上感受著長風浩蕩,也不由自主的臆想衣袂飄飄羽扇綸巾往來五崆峒談笑有鴻儒的快意人生了。

登山是一種高級的精神慰藉,在攀爬時手足並用且精神高度集中使人忘卻或減輕了平日繁瑣生活的壓力和緊張,身體雖疲勞精神卻極放鬆和歡愉。

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下山之所以難是因為上山時已消耗了大部分的體力,在下山時遇到危險路段體力不支或者精神不集中就容易導致意外事故的發生。「蛇倒退」就是這樣一個在下山路上容易發生危險的地方。

5個半小時大家結束了蓮花山的登山遊覽返回了起點,回想路上種種各自收穫滿滿。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借廣成子之名揚名的西崆峒蓮花山還是每年農曆6月的「花兒會」舉辦地。借唱花兒相互了解是過去不多的抒發情感和青年男女自由戀愛的機會,「只羨鴛鴦不羨仙」我想那時才是蓮花山最美的時節。

添加領隊微信報名

關注紅茶館戶外微信公眾號

更多戶外活動信息早知道

紅茶館戶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