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可能不需要區塊鏈,但區塊鏈迫切需要遊戲
ICO的熄火讓大家冷靜了下來。研發主鏈的專心做底層技術,想做應用的好好找方向。之前吹的天花亂墜,現在到了兌現的時候:區塊鏈還能在哪個領域做到千萬級的用戶?
一個可能的答案是遊戲。Cryptokitties的意外爆火點醒了一批人,人們對於虛擬資產的迷戀其實一直都在,如果區塊鏈能夠讓遊戲里的道具變成真正的資產,以虛擬貨幣的形式自由兌換,遊戲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多少人會因為這個入坑?歷史會不會再次奇妙的押韻,讓遊戲又一次成為新技術進入主流群體的敲門磚?
我們分四部分來展開:
1 為什麼遊戲可能是區塊鏈進入主流的敲門磚?
2 有了區塊鏈,遊戲會變成什麼樣?
3 區塊鏈遊戲的現狀是怎樣的?
4 其實是區塊鏈找的遊戲,不是遊戲需要區塊鏈?
為什麼遊戲可能是區塊鏈進入主流的敲門磚?
任何一個新技術都需要殺手級應用。這個應用必須足夠簡單,早期不夠完善的平台也能支持;解決的問題要足夠普世,絕大多數人都想要。電燈就是一個很好的範例,它是早期鋪設電網後的第一個殺手級應用,簡單,連上電線就亮了;普世,所有人都需要照明。
區塊鏈有了兩個明星項目,比特幣和以太坊,但是有大量用戶參與的,只有交易所一個「應用」。這些用戶中很多人都沒有自己的錢包,自然沒法接觸到基於以太坊的Dapp。目前全網的以太坊錢包大概有30萬個,也就是說任何一款Dapp的總用戶數也就這麼多。這麼小的用戶基數,談什麼都沒用。
有錢包的用戶少,開發者就沒有動力去開發,好的Dapp就少,對用戶的吸引力就小,於是有錢包的用戶還是這麼少。所以當務之急,是得做出一款對足夠多的用戶產生強吸引力的Dapp,讓更多人成為真正的區塊鏈用戶。
Cryptokitties是第一個範例,但是還不夠,我們需要更多比Cryptokitties更有吸引力的遊戲,才能真正讓區塊鏈進入主流社會。嚴格來講,Cryptokitties並不能算遊戲,大部分去玩的人是好奇,有些是投機,只有很少人是在玩遊戲。
相比交易所,遊戲這個品類有兩個優點:
一個是門檻更低,在交易所炒幣至少得充個幾百塊錢,過程還非常繁瑣,遊戲完全可以免費玩,有些道具甚至還能賣錢,遊戲體驗本身通常也是更吸引人的。
另一個是覆蓋率更廣,門檻更低自然會提高覆蓋率,另外遊戲本身也是一個更高頻和普適的活動,
奇妙的是,最近二十年,計算機技術幾乎每一波新浪潮都能看到遊戲的身影,早期PC的一個重要用處就是玩遊戲,移動時代,很多人甚至是沖著憤怒的小鳥換的智能機。
這一次,會有多少人因為一款遊戲而裝上區塊鏈錢包呢?
有了區塊鏈,遊戲會變成怎樣?
技術對遊戲的影響通常是創造出新的玩法或者場景,PC和遊戲機創造了電子遊戲這個新品類,聯網讓玩家之間的對抗成為可能,智能手機創造了全新的交互和場景,VR也是如此。但是區塊鏈可能不一樣。
區塊鏈對遊戲玩法的改變可能不會太大,以前那些遊戲還是按原來的方法玩,最大的變化可能是虛擬資產的價值。過去我們在遊戲里獲得的道具皮膚金幣,都只在遊戲世界裡有價值,官方是禁止拿這些虛擬資產和法幣自由兌換的。有了區塊鏈之後,虛擬資產有了唯一性,不能隨便複製,而且可以和某種虛擬貨幣自由兌換。這時,虛擬資產和現實中的物品有什麼區別?
如果一個人在類似Minecraft的區塊鏈遊戲里創造了一個奇觀,它是不可複製的,可以自由交易,大家會如何給它定價?按照馬克思的理論,這個奇觀同樣蘊含了創作者的無差別人類勞動,它和現實中的奇觀建築,有本質區別嗎?
區塊鏈可能會創造出一大類全新的虛擬資產,它存在於遊戲中,可以通過數字貨幣自由交易。有了這種資產,我們玩遊戲的方法和目的會有怎樣的變化?
區塊鏈遊戲的現狀是怎樣的?
上面兩點說的都是關於未來的美好想像,其實,區塊鏈遊戲的現狀是蕭條的。
上周六,觸控發布了針對區塊鏈遊戲的引擎,希望降低區塊鏈遊戲的開發門檻,讓更多不太熟悉區塊鏈技術的遊戲開發者也能進場。除了基礎的工具服務,觸控主要做了這兩點:
其一是數據的分類處理。關鍵數據的處理在鏈上運行,不那麼重要的數據還是在鏈下處理,以此解決目前公鏈處理性能的不足,同時又能發揮區塊鏈的作用。
其二是支持數字貨幣充值和結算。觸控和candy.one達成了合作,讓用戶可以用數字貨幣來給遊戲充值。遊戲廠商也可以發行自己的token,替代之前遊戲里的金幣。目前大部分token都可以自由兌換,這就意味著虛擬資產可以跨遊戲甚至跨虛實的自由交易。
陳昊芝在演講時放了一張圖,可以看到,真正在做區塊鏈的人非常少,其中還有一半在大公司。
對於區塊鏈遊戲這個新市場,陳昊芝覺得需要保持合理的預期,按現在的節奏,保守估計還得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市場上才會有穩定的遊戲產品供給。有了穩定的供給和可能的爆款,區塊鏈遊戲才算真正的落地。在這之前,是漫長的跋涉。
其實是區塊鏈需要遊戲,不是遊戲需要區塊鏈?
認真想一想,你會覺得有哪兒不對。區塊鏈和遊戲並不是天造地設的一對,更像是區塊鏈主動去追求遊戲,遊戲則是抱著試試無妨的態度。
遊戲的本質是和好玩聯繫在一起的,偏偏區塊鏈對好玩這一點的改變是不那麼重要的。區塊鏈許諾給遊戲的,是對遊戲內虛擬資產的價值重估。這當然是一個美妙的許諾,但是和過往的多次技術革新都不一樣,以往的許諾一直是,「讓遊戲更好玩」。
只要做出更好玩的遊戲,自然有人來玩,這一點是遊戲開發者的共識。區塊鏈想講的故事不一樣:遊戲還是那個遊戲,但是只要遊戲里的資產能不斷增值,也會有人來玩。
我不知道這個故事的真假。人類玩遊戲的動機的確不那麼純粹,很多人會因為朋友都在玩而去玩某個遊戲。這種遊戲的長期流行還是得靠遊戲性本身,但是初期的流行更多是靠從眾性。區塊鏈能夠催生出新的流行也未可知。
行文至此,對於區塊鏈和遊戲會有怎樣的未來,我愈發迷糊了。還是不預測了,畢竟,誰曾想ETH的第一個殺手級應用是ICO呢?


TAG:橙皮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