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經絡氣血不通暢,點拍「阿是」早幫忙

經絡氣血不通暢,點拍「阿是」早幫忙

1.心包經不通的常見癥狀:失眠多夢易醒難入睡;心煩健忘胸翳悶口乾;神經衰弱。

大家都知道:經絡通則不痛,痛則不通。那麼半通呢?半通往往就麻、就癢、就脹、就不舒服。經絡的這些異常反應點都可以稱為阿是穴。阿是穴就是經絡不通的最早警示信號。這個時候最好隨時就去拍打、按摩,就像猴子一樣經常撓撓抓抓,就能疏通經絡,就能健康,就能天生天養。所以經絡關鍵經常拍,隨手拍。

氣血不通的癥狀

1、經常說話有氣無力、沒有食慾

2、臉色蒼白或比較暗淡

3、經常胸悶、心慌、唇色發暗

4、出現脅肋刺痛、腹脹等

5、肢體容易麻木,甚至疼痛,受阻逆冷或發熱

以上的癥狀,如果您符合三條以上,那麼您就屬於氣血不通暢。

血通泛指人體心血管系統和淋巴系統在體內各部位的正常循環,其作用是通過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不斷地把消化管吸收的營養物質,肺吸入的氧和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輸送到身體各組織細胞進行新陳代謝,同時將全身各組織細胞的代謝產物分別送到肺、腎和皮膚等器官排出體外,從而保證人體生理活動正常進行。

與血不通有關的疾病:腦溢血、腦血栓、腦梗塞、腦瘤、頭痛、失眠、牙痛、花眼、耳聾、鼻炎、頸椎病、肩周炎、哮喘、氣管炎、心臟、高血壓、高血脂、胃炎、胃潰瘍、脂肪肝、膽炎、膽結石、肝炎、糖尿病、便秘、月經不調、子宮肌瘤、痛經、崩漏、各種婦科炎症、前列腺炎、前列增生、腰腿痛、靜脈曲張、關節炎、各種癌症、腫瘤甚至腳雞眼等等,都與氣血不通有關。

經絡是氣血的通道,它輸送血氣到人體的各部位,也是人體與外界信息(能量)交換的渠道,它外連四肢百骸,內屬臟腑組織,發揮營內衛外,平衡陰陽的重要作用,故有「決生死、處百病、不可不通」的經典論述.

五個血氣水平的疾病和癥狀

就我對中醫的理解,將人體的血氣能量依高低水平分為五個等級,由於古時候數字概念不是很普遍,因此用陰、陽和虛、實來表達(前面章節已解釋過)。接下來我們用現代的語言說明這些區分的等級。讀者可以自己嘗試將自己的情況分類,了解自己處在什麼樣等級的血氣能量水平。

健康水平

用中醫的眼光來說,這樣的人各方面都很平衡,不偏陰也不偏陽,不偏虛也不偏實,平衡是中醫追求的目標。因此這是最健康的等級,這個等級的特徵是身材勻稱,臉色紅潤,脾氣溫和,作息規律。由於人體有很強的防禦力量,各種外來的疾病不容易侵入,不容易生病。一般很少見到這樣的人,也許練太極或氣功有成的高人才有這樣的身體。

陽虛水平

血氣低於健康水平,造成血氣下降的原因很多,如睡眠太晚,或長期營養吸收不良等。這時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和疾病侵入的能力很接近,在伯仲之間。因此有外來的疾病侵入時,人體仍有能力抵抗,但是不像健康水平的人一樣可以很快地擊退疾病,會在人體的各個器官發生激烈的戰事,因此會出現各式各樣的癥狀。有些人由於身體經常有這種戰事的現象,傳統上會認為他體弱多病。一般經常感冒甚至發燒的人,或者有過敏性體質的人,都是處在這個等級里的血氣水平。

陰虛水平

血氣下降的趨勢長期不能扭轉,血氣降至低於陽虛的下限後,由於人體的能量太低,診斷維修系統無法完全正常工作,疾病入侵或器官的損傷如沒有立即的危險,就暫時將之擱置。這時的血氣只夠維持日常工作或活動的需要。一般的疾病侵入時,人體並不抵抗,疾病長驅直入。由於沒有抵抗的戰事,因此也沒有任何不舒服的疾病癥狀,但是會在人體的膚色、體形及五官上留下痕迹,有經驗的醫生能夠識別出來。

這樣的人是目前工商社會的最大一群。許多人都覺得自己非常健康,有無窮的體力,每天忙到三更半夜,盡情的透支體力也不會生病,這些現象就是典型陰虛水平血氣能力的癥狀。

這個血氣水平的人,愈晚精神愈好,這是由於人體日常產生的「血氣」無法支應每天的透支,只好從人體原來儲存的「火」中提取。比較通俗的說法,這一級的人並不是沒有病,而是沒有能力生病。

每個人可以在這個血氣水平維持的時間長短是不同的,一方面要取決於幼年或年輕時的生活作息是不是正常,是不是儲存了足夠的能量;另一方面也取決於他平時是不是會抽空休息,補充能量。

農村長大的人,比城市長大的人,可以經得起更長時間的透支,這是由於農村長大的人,在幼年時的睡眠較早,身體儲存了較多的能量。現代的孩子,比上一代都晚睡,將來可以透支的能量必定較少,生大病的機會一定比較多也比較早。

陰陽兩虛水平

由陰虛的狀況繼續消耗能量,等到儲存的能量即將用盡的時候,也就是 「火」 快用完了, 就到了「陰陽兩虛」的水平。這時人體會經常處於疲倦的狀態。這個時候人體為了取得必要的能量,會到肌肉里或其它部位,淬取能量。

這時的「能量用盡」,指的是在安全庫存的範圍內的低水平,不是真的完全用盡。人體的能量透支到了這個水平,會暫時停止能量的透支,使身體出現很容易疲倦的狀態,強迫人體增加休息,這是一種人體的自我保護措施。

血氣枯竭水平

由陰陽兩虛的血氣水平再繼續下降,最終降低到中醫所說的「陰陽大虛」的水平,用比較白話的說法, 就是血氣枯竭。這時人體血氣虛虧導致肝火旺,夜間難以入睡,越晚精神越好。這個階段的肝火旺,所透支的能量是超過了人體安全庫存下限的透支,身體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階段,才會不得不透支各種可能轉化的能量。這時越不睡覺,人更虛,肝火越旺,形成惡性循環。由於膽經阻塞引起膽汁不分泌,所吃食物無法轉化為造血材料,營養難以吸收。

這個階段的患者,由於連控制五臟六腑的能力都喪失,發生的都是非常嚴重的疾病,而且多數是目前醫療系統無能為力的。例如各種癌症、腎衰竭、中風等。由於血氣枯竭,同時對五臟六腑都到了失控的地步,因此很容易演變成各個臟器在很短的期間里陸續發病的併發症現象,其實並不是第一個發病的器官拖累了其它的器官,而是各個器官同時都達到了發病的臨界狀態,一發不可收拾。

人體的血氣下降,速度很慢,數以十年計。但是上升卻很快, 數以月計。在血氣上升至陽虛之前,如果能每天早睡早起,加上勤敲膽經,血氣將很快上升,通常一個月的調養,自身就會有體力和精神明顯改善的感覺。四、五個月,就有很好的效果,旁人從氣色就能看出明顯的差異。

多數人就算血氣很低,在一年之內都能到達陽虛水平。當血氣到了陰虛水平時,由於身體開始處理部分較嚴重的潛在疾病,因此上升的速度大為降低。到了陽虛水平,則開始處理更多的疾病,血氣上升的速度更慢。每個人的上升速度,視每個人的疾病種類、輕重程度和生活作息的改善狀況,需要不同的康復時間。

處於任何一個血氣水平的人,只要能將血氣從下降的趨勢轉變為上升的趨勢,假以時日,血氣的水平會不斷上升。多數內髒的疾病也就是慢性病,只是不同程度低血氣水平的癥狀。因此,只要提升了血氣水平,各種慢性病都有康復的機會。

人體血氣升降趨勢的癥狀和疾病

在血氣上升和下降時都會出現生病的癥狀,即使是相同的癥狀,在上升和下降趨勢中,卻分別由完全不同的原因所造成,當然也必須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案。

陽虛的患者生病時(有不舒服的癥狀),存在兩種可能的情形,一是在血氣下降的過程,二是血氣上升的過程。

在血氣下降過程中,從健康進入陽虛,這時身體的能量不足以將疾病快速擊敗,因此經常生病。這樣的情形痊癒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努力改善生活規律,增加身體的能量,使自己回到健康水平,讓身體有能力隨時快速的擊敗疾病,這是真正的痊癒。

另外一種可能是繼續過著不規律的生活,消耗血氣能量,使血氣下降到陰虛水平,由於身體的診斷維修系統不再全面工作,一些小毛病就不再處理,也就沒有癥狀,雖然實際上身體更差了,但是患者會以為已經痊癒,這是假的痊癒。

在血氣上升過程中,患者從原來不會生病的陰虛水平,進入很容易生病的陽虛水平。表面上看從原來不生病,到很容易生病,多數人都認為身體變差了,實際上卻是血氣上升,身體變好的結果。

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平常很忙沒有時間生病。一休假,在家睡兩天,就開始生病,這就是從陰虛進入陽虛的現象。開始上班以後,忙兩天,血氣又下降到陰虛水平,身體也就不再生病了。建議這樣的朋友,等工作較輕鬆時開始有計劃的調養,找一段時間休個長假,讓身體有機會把該處理的問題清理乾淨。

如果無論如何都找不出時間,又真的想把身體弄好,那麼就狠下心,把工作辭了,在家裡休息個半年。把身體里長期被擱置的疾病去除,也就是把血氣調到陽虛水平,好好的生幾場病。有時候調養的時間會長達好幾年,多數患者都嫌時間太長。其實想想,我們幾十年用下來的身體,用使用時間的十分之一調養回來,應該是很合理的。

運動會打通經絡,強化心臟的功能,提高清除體內垃圾的能力。但是並不會增加人體的血氣能量。

運動對健康的影響,主要是加快血液循環的速度,可以使一些閉塞的經絡因而暢通,特別是對於心包經的打通有很好的效果。心包經的通暢,可以強化心臟的能力,提升人體的免疫功能,也會加快人體的新陳代謝,加快人體廢物的排除。

人體的發胖,多數是由於心包經的不通暢,導致垃圾(脂肪)的堆積,運動之所以具有減肥的效果,是由於運動有助於打通這條經絡。運動需要消耗人體的能量,大量的體力消耗會使人產生疲倦感,進而增加睡眠的時間,改善睡眠的品質,增加了人體造血的時間,血氣水平因而提高。也就是說能量提升不在運動而在運動之後的睡眠,血氣不足的人,如果只是單純的運動,完全不改善生活習慣,增加或調整睡眠的時間,則運動只是無謂的消耗血氣能量而已。

現代許多繁忙的人都利用夜間進行活動,人體經過了一整天的體力消耗,到了晚上必定已經沒有多餘的能量可供運動。因此運動時身體必定是調動儲存的肝火,加上運動的激發,精神處於亢奮狀態,在夜間九、十點停止運動之後,至少需要兩三個小時讓這種亢奮狀態消除,才可能入睡。由於肝火仍旺,這一夜的睡眠必定不安穩。這種運動對身體不但沒有任何益處,如果形成長期的習慣,反而會成為健康的最大殺手。多數人都以為運動可以創造能量,所以才能在運動之後精神特別好,殊不知完全是透支肝火的結果。

有一次一個哮喘患者來找我們的醫生,醫生看過之後,只給他口頭的建議,不教他推拿的方法。 我感到很奇怪醫生事後告訴我,這個患者哮喘已經很多年,最近參加早泳會後,哮喘就好了。可是觀察他的血氣,仍然很低。判斷他的情況是原來的血氣在陽虛水平,血氣並不太低,因此身體經常會進行寒氣的排除,因而產生哮喘。近期由於參加早泳,但是並未早睡,吸收也沒有改善,因此血氣更差,而下降到了較低的陰虛水平,身體不再有足夠的能力驅除寒氣,從原來的經常哮喘變成了沒有能力喘,癥狀消除,患者以為哮喘已經痊癒了。

這種情形如果醫生建議他早睡早起加上經絡的調理,這些措施必定會使他的血氣很快從陰虛回升到陽虛水平,這時他又會開始排除寒氣,哮喘再度發作。患者不會認為早睡早起會使他發病,一定認為是我們的經絡調理方法有問題,我們將陷入有口難辯的地步。因此,最好的做法只能給予口頭建議,建議早睡早起,讓他的哮喘自己再度發作,才好進行下一步工作。但是這樣的患者,多數會認為他原來用運動就將哮喘治好了,不會相信我們的說法,最終的結果必定是繼續用他原來的運動療法。

從這三個血氣模型,加上本書隨後所介紹的方法,可以發展出一套養生治病的方法。

無論在哪一個血氣水平,只要能夠早早的睡覺,再敲打膽經,就能夠使血氣從下降的趨勢逆轉為上升趨勢。

只要血氣上升到陽虛水平,身體的免疫系統、診斷維修系統將陸續恢復功能,逐一的清理、治療人體存在的問題和疾病,身體會先出現許多各式各樣的小毛病,隨著這些小毛病的一一清理, 身體的狀況會逐步好轉, 血氣逐漸增加,只要血氣長期是朝上走的趨勢,健康就只是一個時間問題而已。

血氣能量的儲存

「透支體力」是我們經常使用的詞句,體力既然能夠透支,那麼就必然能夠儲存。

「血氣」是中醫用來說明人體能量的名詞,但是人體內並沒有任何物質稱之為「血氣」,根據中醫的解釋,血氣包含人體的許多物質,其中血液是人體能量最重要的代表。血液總量和人體的血氣能量成正比,人體的能量是透過血液來儲存和運送。

只要每天造血的數量大於血液的消耗,那麼血液總量就會愈來愈多,多餘的血液就會進入人體的各個臟器。例如,肝在中醫里是有藏血的功能,而人體很虛弱時,腎臟也會萎縮,所謂的腎臟萎縮,也就是腎臟中的血液量減少了。因此如果人體長期處於血液總量不斷上升的狀態,那麼在各個臟器中都充滿了血液,骨頭中也充滿了骨髓,這就是血氣能量儲備充足的狀態。

反之,如果每天的造血量少於血液的消耗時,血液總量就會愈來愈少,各個臟器中儲存的血液也就愈來愈少。當脾臟中的藏血減少時,人體的診斷維修系統的功能就減弱,免疫能力自然下降。當肝臟的藏血減少時,血液在肝臟中清洗的次數就減少了,血液就愈來愈臟。當肝臟中的血液減少到很低時,部分肝臟由於長期得不到血液的滋養,會逐漸出現萎縮或者硬化的現象。腎臟的藏血減少時,血液中的垃圾無法透過腎臟排出去,小便的顏色逐漸變淡,最終呈現完全清澈的狀態。隨著血液總量的繼續減少,最終腎臟完全不再發揮作用,就演變為尿毒症。

我們都有使用手機的經驗,手機的電池,充電一次約兩三個小時,可以使用兩三天,使用時間是充電時間的數十倍。人體血氣儲存的機能也像手機電池的充電一樣,只要掌握了人體造血機能的各項條件,就能使血氣能量快速上升。反之,如果長期處於透支狀態的人,其幼年時所儲存的血氣能量,可以支持其數十年的消耗。

血氣能量是可以儲存的,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邏輯觀念。用這樣的邏輯能夠說明有些人長期不正常地生活,每天只睡很短的時間,而沒有立即的疾病癥狀,是因為他年輕時儲存了較多的能量。但是,隨著能量的繼續透支,未來一場大病還是免不了的。

人體在利用儲存血氣能量時,有點像大樓停電時使用的備用能源系統。由於備用能源系統的儲存量有限,而且力求能夠用最長的時間。因此在使用備用能源系統時,通常只供應最重要的部分。例如大樓中的照明系統和消防系統等,耗電量大的空調系統則停止運行。

同樣的,當人體的血氣不夠,開始起用備用能源系統時,也僅供應必要的人體功能,消耗能量大的人體診斷維修系統就暫時停止能源的供應,當然也停止運行了。

中醫將正常的能量稱之為「血氣」,備用能源稱之為「火」。使用備用能源時,身體的主要現象是越晚精神越好,就是中醫常說的「心火盛」或「肝火旺」。

由於使用備用能源時,診斷維修系統幾乎停止運行,人體沒有不舒服的疾病癥狀。許多人就誤認為自己身體很好,從來不生病,可以任意透支體力。也有些人,平常忙起來不生病,一旦停下來休息,立刻渾身不舒服。就是平常都使用備用能源,休息下來,血氣能量多了,診斷維修系統開始運行,人體就有不舒服的疾病癥狀。

有些人明明身體已經很糟了,還是不知道保養,不知道休息,認為工作上沒有他不行,每天都要拖到半夜一、兩點才上床。等拖垮了進了醫院,公司最終還是失去了他。

記得有一次在一家公司看到一幅標語「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套他的語意,也給大家一句忠告:「今天不好好睡覺,明天好好睡長覺」。與其累壞了生病住醫院療養兩個月,不如提前在家休息兩星期來得好。這是非常簡單的道理,偏偏就有很多人想不通。

我們經常給患者的建議是:養生之道的根本,就是經常留一分血氣能量給自己。「早睡早起身體好」是我們從小就被再三教導的最簡單常識,只是一直沒有受到大家的重視。大家也不明白晚睡晚起有什麼不好?現在有了血氣能量的觀念,大家應能明白只要早睡早起,就能有一個健康的人生,真是再簡單不過了。

如何觀察血氣的水平和趨勢

談了許多血氣的觀念和模型,可是如何才能知道自己血氣水平的高低呢?

雖然目前仍然沒有適當的儀器很方便地測量人體的血氣水平,但是我們有幾個簡便的方法用在一般的診斷中。最簡單的是觀察嘴唇和牙齦的顏色,這個部分會明顯的反映身體內血液的顏色,而且會留下過去一段時間血氣狀況的痕迹。

長期血氣透支後,會使嘴唇的顏色漸漸轉暗,嚴重的成為紫黑色。但是當開始改善睡眠習慣之後,會從下嘴唇的內側開始改變顏色,逐漸由內而外,當改變至嘴唇厚度的中間部位,可以從外部看到明顯的里外顏色差異時,至少需要半年的時間。整個下嘴唇顏色全變成淡紅色時,則需一年以上的調養。因此,只要從上下嘴唇的顏色差異,就能判斷過去這段時間裡,這個人的血氣是不是處在上升的趨勢,而且也能判斷其調養時日的長短。

牙齦是另一個非常容易觀察血氣的部位,特別是一些原來血氣很低的人,原來的牙齦顏色多數都很深,當開始依照我們的方法調整生活習慣之後,約兩周到一個月就會在牙齦靠近牙齒的部分出現一條很細的新肉痕迹,這部分的顏色接近粉紅色,和原來的深色形成強烈的對比。隨著調養時間的不斷加長,淡紅色的部分逐漸增加,兩色中間形成一條很清楚的界線,只要觀察這條線的位置,就能知道這個人在過去一段時間的生活習慣或工作壓力的變化。牙齦的顏色如果很淡,表示這個人睡眠的時間夠長,但時辰不對或吸收不良,血氣仍然不足。正常的血色應該帶點血紅色。

在血氣增加的過程中,牙齦上的牙肉會愈長愈厚,露在外面的牙齒愈來愈短,牙肉會逐漸長到牙齒的縫隙中,這也是觀察血氣趨勢的很好方法。相反的,如果血氣不斷下降,則牙齦上的牙肉會愈來愈低,也就是牙肉逐漸收縮,牙齒愈來愈長,直到把牙根都露出來,就很容易得牙周病。

所以說牙周病是血氣下降的結果,改善牙周病的方法很簡單,只要依照本書的方法調養一段時間,讓牙肉長厚一點,牙周病就會逐漸改善了。不過提醒牙周病的朋友,在開始調養的初期,應該先找牙醫把牙根上的結石去除,否則牙肉開始往上長之後,會將結石包在牙肉中,日後很容易發炎,清除包在牙肉中的結石很麻煩,需要將牙肉用手術割開才能清除。

手掌的顏色和膚質也是觀察血氣的重要訊息,如果臉色紅潤,但是掌心也很紅,則是肝氣上沖造成的紅,這種紅潤不能代表這個人原來的血氣,如果泄除了肝氣,可能臉上的紅潤就完全褪光了。標準的手掌顏色應該掌心白、指尖紅,這樣的手掌表示這個人目前肝氣不盛,臉上的紅潤就是真正的健康色。

剛開始調養時,手上的顏色會不斷地變化,每個人變化的方式都不完全一樣,必須視其起步時的狀況而定。

另外手掌摸起來非常軟的人,是血氣很低、血中蛋白很少的人,已經有一部分的肌肉被轉化為糖用掉了,當開始調養三、四個月,血中蛋白質增加後,本來正常的血糖也會跟著升高,如果到醫院檢查時,就會出現糖尿病的癥狀,這時不用緊張,只要依照本書中糖尿病章節中的方法,繼續調養,兩三年內會自然痊癒。

手掌非常厚而且粗的人,血氣必定很低,以致於手掌中堆積了許多垃圾,表面上的皮膚也久未換新,顯然組織的再生能力也很弱。

手背上的血管也是一個重要訊息,血氣很低的人,血液總量必定也不足,血管不明顯,到醫院打針時,不容易找到血管,有時血管的部位甚至呈凹陷狀。有些血脂很高的人,血管的顏色很深,前面提到糖尿病的人,血管看起來較粗,但沒有彈性。隨著血氣的提高,血管會愈來愈飽滿,顏色也會愈來愈淡,而且愈來愈有彈性。

從血氣變化在人體外表留下的各種痕迹,就能明白健康檢查不一定需要完全依賴儀器,仔細地留意就能了解自己真正的健康情形。除了這些跡象之外,在身上還可以找出許多其它的癥狀,例如白頭髮的人膽功能必定不好,血氣也不會好,皮膚干而且灰的人更是血氣極端低落等,都可以觀察到血氣的水平和變化的趨勢,這些就留待專業的醫生們去學習了。

許多人都把體質歸咎於遺傳,例如,多數年輕時就有白頭髮的人(俗稱為少年白)常常會說,這是遺傳的,我父親(或母親)就是這樣。其實白頭髮的形成和感冒的用藥習慣有密切關係,有些人非常注重保養身體,一有感冒跡象就立刻吃藥,這樣的人身體上的寒氣根本無從宣洩,最容易長白頭髮。而這樣的人照顧孩子時, 也必定用同樣的邏輯,孩子長大了也自然很早就有白頭髮了。

許多所謂的「遺傳」性疾病,很可能是由於一家人具有相同的生活習慣和用藥習慣的結果,

十二經脈、奇經八脈

十二經脈在軀幹部的的分布是: 足少陰腎經在胸中線旁開2寸,腹中線旁開0.5寸處;足太陰脾經行於胸中線旁開6寸,腹中線旁開4寸處;足厥陰經循行規律性不強。足陽明胃經分布於胸中線旁開4寸,腹中線旁開2寸;足太陽經行於背部,分別於背正中線旁開1.5寸和3寸;足少膽經分布於身之側面。

十二經脈表裡屬絡關係:十二經脈在體內與臟腑相連屬,其中陰經屬臟絡腑,陽經屬腑絡臟,一臟配一腑,一陰配一陰,形成了臟腑陰陽表裡屬絡關係。即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相表裡,手厥陰心包經與手少陽三焦經相表裡,手少陰心經與手太陽小腸經相表裡,足太陰脾經與足陽明胃經相表裡,足厥陰肝經與足少陽膽經相表裡,足少陰腎經與足太陽膀胱經相表裡。互為表裡的經脈在生理上密切聯繫,在病理上相互影響,在治療時相互為用。

十二經脈的循行走向:手三陰經從胸走手,手三陽經從手走頭,足三陽經從頭走足,足三陰經從足走腹(胸)。

十二經脈的交接規律:陰經與陽經(互為表裡)在手足末端相交,陽經與陽經(同名經)在頭面部相交,陰經與陰經在胸部相交。 十二經脈的流注順序:十二經脈的流注是從手太陰肺經開始,陰陽相貫,首尾相接,逐經相傳,到肝經為止,從而構成了周而復始、如環無休的流注系統。將氣血周流全身,起到濡養的作用。

十二經脈的體表分布規律:十二經脈在體表左右對稱地分布於頭面、軀幹和四肢,縱貫全身。 六陰經分布於四肢內側和胸腹,六陽經分布於是四肢外側和頭面、軀幹。

十二經脈在四肢的分布規律是:三陰經上肢分別為手太陰肺經在前、手厥陰心包經在中、手少陰心經在後,下肢分別為足太陰脾經在前、足厥陰肝經在中、足少陰腎經在後,其中足三陰經在足內踝以下為厥陰在前、太陰在中、少陰在後,至內踝8寸以上,太陰交出於厥陰之前。 三陽經上肢分別為手陽明大腸經在前、手少陽三焦經在中、手太陽小腸經在後,下肢分別為足陽明胃經在前、足少陽膽經在中、足太陽膀胱經在後。 督脈行於背正中線;任脈行於前正中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絡 的精彩文章:

記住4個穴位,輕鬆疏通全身經絡!
女性必知的排毒養顏瘦身的經絡

TAG:經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