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麥稈畫從鄉土 登上世界舞台

麥稈畫從鄉土 登上世界舞台

製作麥稈畫。本報記者 文莎 攝

本報記者 楊琳 文莎

高粱、豆子、小麥等糧食穀物拼繪成栩栩如生的公雞、田野里平凡的麥稈「變身」雍容華麗的牡丹、青黑色的珙石被雕琢成一方雅緻的硯台……3月21日,記者走進全國第一個農耕文化傳習館——珙縣農耕文化傳習館,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藝作品映入眼帘,傳統農耕文化在匠人手中煥發出多彩的生命力。

從這個傳習館走出的一些手工藝品甚至遠銷世界各地。它們不僅讓世界領略農耕文化魅力,也讓手工藝人荷包鼓了起來。從鄉土中萌芽,在世界舞台開花,這些農耕文化手工藝品經歷了怎樣的蛻變?

手工藝品凝聚農耕文化

珙縣農耕文化傳習館成立於2016年10月,創始人白高永此前經營茶葉生意,也創作麥稈畫。談及創立傳習館的初衷,他表示,「珙縣有很多獨特的民間工藝。比如,珙石雕、苗族蠟染等,如果沒有很好的傳承,它們可能面臨失傳。多年來,一些民間老藝人苦於找不到合適場所帶徒弟,感興趣的人又求學無門。建立傳習館,能很好地整合和保護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民間工藝。」

2000多平方米的傳習館功能豐富,設有傳統農耕文化大講堂、川南農耕農具和地方工藝美術品展示廳、蠟染傳習室、麥稈畫傳習室、珙石雕傳習室等,場地免費供農耕文化愛好者使用。

在白高永看來,珙縣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與其燦爛的農耕文明密不可分。

麥稈畫在珙縣流傳千年,古代僰人最開始將其編織或繪製成花鳥、動物圖案,用於辟邪、祈求來年豐收以及家居裝飾,但大多製作粗糙。如今麥稈畫的製作工藝複雜得多,從田裡收集來的麥稈要經過熏、蒸、漂、刮、推、燙,以及剪、刻、編、繪等多道工序,根據畫面需要進行剪裁和粘貼成畫。

珙縣特產珙石又名「墨玉」,是制硯、制印和雕刻工藝品的絕佳材料。白高永介紹,珙石雕在古代就是許多民間藝人謀生的手藝。

文化產品走上世界舞台

開館至今,傳習館已舉辦了8期苗族蠟染培訓,4期珙石雕培訓,麥稈畫培訓更是不計其數,吸引珙縣本地近3000名群眾參加。

白高永告訴記者,麥稈畫的市場化、產業化發展已比較成熟,能穩定地變現,這也讓他看到整合農耕文化資源的可行性。「社區失業人員和農村留守人員是我們重點培養對象,我們希望讓大家通過傳承製作農耕文化產品掙到錢,讓愛好持續下去。」

不過,產品進入市場,必然要經得住挑剔的眼光,如果純粹照搬過去的東西,銷路很難打開。提升產品的藝術價值,是必須邁出的一步。

傳統的苗族蠟染,圖案繁瑣,製作耗時,因此成本高,受眾窄。為了適應現代人的審美習慣,外銷的蠟染產品漸漸改良,化繁為簡,節約了人力成本,更與時尚接軌。

有了創新的產品,如何打通銷售渠道?十多年前的一次經歷,給了白高永很大啟示,那就是要「走出去」。白高永是各類會展的常客,十多年前,他將麥稈畫帶進了中國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簽下了第一單,此後逐漸積累了固定的銷售渠道。

據悉,在國際市場上,麥稈畫是一個高附加值的文化產品,售價從200元到1萬元不等,麥稈畫傳習室一年的產值達到300多萬元,有的傳承人一年能有40萬元收入。傳習館成立至今,蠟染傳習室的產值超過100萬元,能為普通手工藝人一年增收兩到三萬元。

不過,白高永也發現,每個地方對麥稈畫內容的需求都不一樣,但如果局限於珙縣本地的文化元素,很難引起外地買家的共鳴。「我們在進一步嘗試,農耕文化要想擁抱市場,在產品生產上不能一成不變,要站得更高看地方文化元素,千萬不能限制自己的視野,這樣才更有生命力。」白高永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聞早一點 的精彩文章:

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將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TAG:新聞早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