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機器人換道賽車

中國機器人換道賽車

裝備製造

帶你一起發現重大技術裝備之美

■■■■■■

當今世界,產品、技術和製造模式都處在一個大變革時代。也正是在這個大前提下,中國的機器人產業與國外的競爭,從彎道超車改成了換道賽車。

——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理事長曲道奎

>

產業迎來大變革時代

國外機器人產業的發展領先我們三四十年,這些知名企業規模大,品牌影響力強,國際化運作成熟,相對而言,中國的機器人產業起步晚,企業規模也小,幾乎很難和國外同台競爭。但是,近年來,隨著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視覺和力覺系統等新技術的不斷突破,以及與機器人產業的逐步融合,我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迎來了一個新時代。

現在,傳統的機器人幾乎已經走到了盡頭。傳統機器人更多還是機器設備的屬性,在這一領域,國外起步早,佔據了很大優勢。但現在機器人正在由機器向人逐步進化,對國外而言,這些也是新東西,這就給我國的機器人產業創造了機會。

過去,汽車和汽車零部件是機器人應用的主要領域,幾乎佔到機器人裝機總量的一半,現在,這一份額已經萎縮到30%。機器人應用開始向新的領域擴展,如3C、金屬加工、塑料、化工等。在這些領域,從應用技術來講,國外也沒有太成熟的經驗,國內和國外的機器人品牌沒有太大差距。對中國的機器人企業而言,因為跟用戶接觸非常緊密,對用戶工藝了解透徹,有時候,我們反而走在前面。

此外,機器人產業還處在一個大的轉折點,不單是工業領域,機器人現在開始進入到了醫療、養老、康復、社會公共服務、教育等領域。所以,我們現在提的機器人,跟過去完全不是一個概念。而這些領域的發展空間,可能比工業領域還要大。更關鍵的是,這些領域融合了更多新的技術,如大數據、人工智慧,還有感知系統、交互系統,更能體現機器人智能化的特點。可以說,在服務機器人領域,中國和國外幾乎是同步發展,中國完全可以走到世界前列去。

目前,還有一大類,就是特種機器人,主要應用在航空航天、核電、水下、軍工等領域。我覺得,中國現在發展機器人的最大優勢就是自身擁有全球最大的市場。就像中國的電商和鋼鐵,之所以發展迅速,正是因為中國有巨大的市場支撐。

機器人在應用過程中需要和企業的工藝與其他工具互相匹配,形成系統。中國的製造業五花八門,未來的集成商數量會非常大,也會覆蓋到全國不同的行業和領域。我認為,集成商的規模不需要很大,只要在某些特定領域做深做透,就能有自己的生存空間。

作為國內的龍頭企業,新松的核心優勢在於創新。但是如果沒有這樣一個大的時代背景,創新很有可能是勞民傷財。正是有新技術的快速迭代,創新才成為真正超越國外的第一驅動力。

過去,中國很多產業的發展要素並不是創新,而是價格和規模,企業也常常將低價作為市場競爭的法寶利器。但現在是一個產能過剩的時代,在機器人產業,這條路是走不通的。機器人本身是高性能的產品,它的第一要求就是功能必須滿足要求。好比手機,如果功能不滿意,白送也不會要。必須首先技術滿足要求,再談成本價格。所以,在機器人領域,創新是第一大要素和前提。

機器人本來就是人才、技術和資本密集的行業,如果沒有這三大要素,還要跟國際品牌競爭,那就只能在機器人產業鏈的底端做一些附屬性的工作。如果真要成為行業排頭兵,企業必須要有自己的技術,要有大量的創新。

簡單歸納下,在技術上,工業機器人迎來了大的突破、轉折和革命,這是中國的機會;在應用上,一些新的應用領域和應用工藝,國外也沒有經驗積累,比如往服務和特種領域拓展的機器人,市場都才剛剛啟動,國內、國外都是同步發展的。技術的顛覆往往帶來真正的顛覆。所以,對我們本土品牌的機器人企業而言,功能、性能、差異化和獨特定位,都很關鍵。

機器人礦藏有待深度開發

現在中國到處在做機器人和智能製造,有人說是不是過熱了。我認為,完全沒有必要擔心。

產業發展是一種市場行為。能不能掙錢,有沒有風險,企業家自己會做預判。對企業而言,機器人產業符合未來方向,市場又存在巨大需求,沒有理由不投入。也恰恰是因為大家都將資源、熱情投入進來,形成一種氛圍,才推動了產業的發展。

任何一個產業,沒有大家的集體湧入,單靠一兩個企業是不可能發展起來的。在發展的過程中,自然會大浪淘沙,資源也會重新整合,但這個過程是必須的。不過從宏觀來講,一哄而上確實會造成重複、惡性競爭和資源浪費。

有一點需要特別提醒,就是政府要冷靜,不要進來左右產業的發展。很多時候,地方政府的投入,純粹是當地官員為了創造政績的個人行為,這樣非常可怕。以前的風電就是教訓,如果真是企業自發的發展和投入還好,但很多地區都是政府在投入,民營企業都死掉了,地方政府還在追加投資。

現在,不管是工業機器人還是服務機器人,都存在著技術支撐滿足不了現實需求的情況,機器人還遠遠沒有達到人類的期望值。

目前,不少的工業機器人更多還是機械設備的性質,與人的靈活、靈巧和智慧相去甚遠。現在,大家都在提人機協作,這是未來的一個方向,就是把人的優勢和機器的優勢結合起來。從這點來看,黑燈工廠並不一定是好的模式,它把人給排除了,因此,它並不是智能化的工廠,更多還是高度機械的自動化工廠,並沒有真正的柔性和智能。

真正的人機協作,會把人的靈巧性、智慧和機器人的準確、速度發揮出來,兩者相互結合,這樣一方面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提升效率。事實上,現在,有時候智能化的效率反而不高,因為還需要判斷、識別和計算。

到目前為止,服務機器人還處於萌芽時期,根本成熟到進入市場的時候,人們只是在做多方面的嘗試。

工業機器人發展了50多年,全球範圍內對人的替代率還不到1%。我們測算,未來10年左右,可能會有30-50%的替代。這樣看,它的市場空間實在太大了。而服務領域更不用說了,養老和康復等任何一個領域的爆發,其市場可能都要遠遠大於工業機器人。

更關鍵的是,現在各種感知系統、交互系統、大數據、雲和人工智慧快速迭代,這些技術逐漸開始進入一個支撐階段,它們支撐著機器人真正地朝智能化發展。隨著機器人智能化的提升,未來發展空間會繼續擴大,因此,各種投資者都把機器人看做熱點。我覺得,現在機器人實際就是一個大的礦藏,剛剛揭開表皮,幾乎還沒有深度開發。

產業發展需抓牢兩大核心

現在還有一些媒體質疑,機器人算不算高新技術產業,因為機器人的利潤越來越薄。實際上,這是一個製造業的大生態問題。

從目前來看,中國的製造業還處在低迷時期,企業利潤很薄,僅有3%-5%,不掙錢怎麼購買高端的機器人設備?相對而言,我國的很多製造業都是傳統產業,本身的附加值低,生存艱難,不可能買機器人。

現在機器人應用得越來越廣泛,但掙錢多或利潤高的都是頂級企業。機器人也在更多地向中小企業和低端製造業推廣,這些行業勞動力密集、環境惡劣、安全沒保證,產品的附加值低,對機器人的需求最為迫切,但他們又希望機器人像白菜一樣便宜。

鑒於這種現實,一些企業開始把機器人做得很便宜,這就導致產品質量降低,最終形成惡性循環。大家都說中國的機器人不行、做得越來越低端,實際上,是因為一些用戶企業並不需要高級和複雜的機器人。就好比國外的賓士、寶馬與國產車比較一樣,直接比性能肯定不行,因為價格上就存在著幾十或者上百倍的差距。

中國的製造業發展不平衡,一些央企、國企已進入工業4.0時代,而有的小企業甚至還處在1.0或2.0時代,這些企業用的也叫機器人。雖然都叫「機器人」,但它們的內涵完全不一樣。所以,媒體,包括我們機器人行業自身也要細評估、詳分析。如果僅僅只是單純直接比較,只會造成負面影響。

要想說清楚中國的機器人產業,既要考慮中國製造業的現狀、中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還要考慮國外這麼多年的積累,以及未來新的機器人在技術上的外延和市場帶來的新機遇。

真正的高新技術發展是一個綜合的實力,不只是由短板來衡量,而產業也不會因為缺少一個東西最後發展不起來。我們國內沒有減速器和電機,事實上,ABB和庫卡也沒有,但他們依然成長為了世界領軍企業。我認為,現在是全球化分工協作時代,沒有必要所有的東西都自己做。核心零部件,除非受各種制約或安全得不到保障的必須國產化、獨立自主研發外,其他的,都可以利用全球供應鏈來進行整合。

我認為,我國發展機器人應當牢牢抓住兩個核心:一個是本體,實現本體靈巧性和靈活性的提升;另一個是大腦,有智能和智慧,這兩個加在一起才真正叫機器人。

(作者為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理事長)

歡迎訂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