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雜談│三毛,那個把自己活成詩的女孩

雜談│三毛,那個把自己活成詩的女孩

天是三毛75歲的生日。1943年3月26日,三毛(原名陳懋平)出生於重慶。1991年1月4日,三毛走了。突然而決絕地離去,如她獨來獨往的一生,沒有留下一句話、一個字。只給那些喜愛她的讀者和朋友留下無盡的思念……

常常有人將三毛與瓊瑤並稱,這真是一個草率的排列。瓊瑤的愛情小說適合拍成電視劇迷倒少男少女,但那既不是文學,也不是愛情。三毛是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凝練成詩,她的文字平實而誠摯、敏感又憂傷,能夠與她相提並論的女作家實在不多。

「年輕的堅強而又孤獨的三毛對於大陸年輕人的魅力,任何局外人作任何想像來估價都是不過分的。許多年裡,到處逢人說三毛,我就是那其中的讀者,藝術靠征服而存在,我企羨著三毛這位真正的作家。」

——賈平凹

「有些本來是含義美好的名詞,用得濫了,也就變成庸俗不堪了……我本來不想把這種已經變得俗氣的銜頭加在三毛身上的,但想想又沒有什麼更適合的形容,那就還是稱她為奇女子吧。奇的正面意思應是特立獨行,按辭海的解釋,即志行高潔,不肯隨波逐流之謂也。」

——梁羽生

三毛是中國現代意義上的第一位背包客,當八十年代的青年還在舒婷、北島、顧城的啟蒙下嚮往著詩和遠方的時候,她已經隻身走遍天涯。讀著三毛七十年代寫作的《雨季不再來》、《撒哈拉的故事》,再看看現代文青們一窩蜂去拉薩皈依上師、去尼泊爾奉獻身心,不禁恍然。

在她的生命中有兩個重要的男人:荷西與王洛賓。荷西是一個永遠長不大的男孩,年少時就痴戀於三毛,在她歷經磨難後終成眷屬並陪她度過了生命中最甜蜜的幾年,這也讓三毛寫下了她在撒哈拉那些最溫暖的文字。然而詩人註定是孤獨的,荷西驟然離世,三毛只能帶著疲憊的身軀和破碎的心歸來,在緬懷和傷痛中記敘那些逝去的愛情。

「在塞而維亞的雪地里我們已經換了心,你的心就是我的,而我的是你的,今日埋下去的是我們。」

——三毛

「荷西,我回來了,幾個月前一襲黑衣離去,而今穿著綵衣回來,你看了歡喜嗎? 向你告別的時候,陽光正烈,寂寂的墓園裡,只有蟬鳴的聲音。 我坐在地上,在你永眠的身邊,雙手環住我們的十字架。 我的手指,一遍一又一遍輕輕划過你的名字——荷西·馬利安·葛羅。

我一次又一次的愛撫著你,就似每一次輕輕摸著你的頭髮一般的依戀和溫柔。 我在心裡對你說——荷西,我愛你,我愛你,我愛你……」

——三毛

三毛曾經以為在荷西之後再也無人能夠開啟她關閉的心靈。然而在荷西去世10年以後,一個偶然的機遇讓她拜訪了西部歌王王洛賓,這位77歲的老人坎坷的經歷、橫溢的才華復甦了三毛冰封的心門,她鴻雁傳書表達自己澎湃的心情:

「我親愛的朋友,洛賓:萬里迢迢,為了去認識你,這份情不是偶然,是天命。沒法抗拒的。我不要稱呼你老師,我們是一種沒有年齡的人,一般世俗的觀念,拘束不了你,也拘束不了我。尊敬與愛,並不在一個稱呼上,我也不認為你的心已經老了。回來早了三天,見過你,以後的路,在成都,走的相當無所謂,後來,不想再走下去,就回來。閉上眼睛,全是你的影子。沒有辦法。照片上,看我們的眼睛,看我們不約而同的帽子,看我們的手,還有現在,我家中蒙著紗巾的燈,跟你,都是一樣的。你無法要求我不愛你,在這一點上,我是自由的……」

也許,這並非世俗的愛情,而是兩個才華絕世的人彼此從對方的靈魂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將近耄耋之年的王洛賓更能理解心靈契合與世俗愛情的距離,他婉拒了三毛的熱情,當三毛心灰意冷地拎著行李走出王洛賓的住所時,他不知道:她留下的是一個天人永隔的背影。

121天後,三毛在台北榮民總院自縊身亡。5年後,王洛賓溘然長逝……

與三毛同時代的台灣女作家,另一個我最喜歡的是席慕容。看了她的《無怨的青春》、《七里香》等詩集後,其它的愛情詩都顯得過於淺白。然而席慕容與三毛依然不同:席慕容將人世間的所有愛情都寫成了詩,唯美而惆悵,總有一首讓你回想起自己的初戀,那是屬於所有人的愛情詩。而三毛,她將自己的青春、愛情和生命寫成了一首詩,那是只能屬於她的詩。

如果有來生,

要做一棵樹,

站成永恆,

沒有悲歡的姿勢。

一半在土裡安詳,

一半在風裡飛揚,

一半灑落陰涼,

一半沐浴陽光,

非常沉默非常驕傲,

從不依靠 從不尋找。

——三毛 說給自己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麥塔規劃 的精彩文章:

TAG:麥塔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