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冰上絲綢之路開全球化新篇

冰上絲綢之路開全球化新篇

2018年1月底,中國國務院發表首本《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白皮書以中、英、法等8語種發表,內容包括北極的形勢與變化、中國與北極的關係、中國的北極政策目標和基本原則、中國參與北極事務的主要政策主張。

中國一改過往低調作風,對北極事務與政策表達出積極態度,也似乎在向外界預告,中國正向「極地強國」邁進,主要理由清楚地表現在白皮書里,白皮書說:

——在經濟全球化下,北極問題已超出北極國家間問題和區域問題的範疇,涉及北極域外國家的利益和國際社會的整體利益;

——中國是北極事務的重要利益攸關方,是陸上最接近北極圈的國家之一。北極的自然狀況及其變化對中國的氣候與生態有直接影響,進而關係到中國在農、林、漁業及海洋等領域的經濟利益;

——北極治理需要各利益攸關方的參與,中國願本著「尊重、合作、共贏、可持續」的原則,來認識、保護、利用、和參與治理北極;

——在北極事務上要相互尊重。尊重北極國家在北極享有的主權和管轄權,尊重北極土著人的傳統和文化,也要尊重北極域外國家依法在北極開展活動的權力與自由,及尊重國際社會在北極的整體利益;

——中國會按照相關標準及法律辦事,而參與北極的開發利用是對北極的貢獻,帶來的是發展的機遇,受惠的是北極地區的人民。

關於北極,加拿大、俄羅斯、美國、丹麥、冰島、芬蘭、挪威、瑞典等8個鄰近北極國家,早在1991年簽署《北極環境保護策略》,又於1996年成立「北極理事會」,多少有把北極視為是8國共同的勢力範圍之意圖。但關鍵還是在於實力,實力決定了話語權。

中國起步雖晚,但經略北極的動作卻相當積極,2012年,走最難走的中央航道穿越北極;2013年,商船永盛號穿越北極東北航道抵歐;2013年,經八年持續申請,中國獲准加入北極理事會成為正式觀察員國;2017年,雪龍號航行2萬多海里,首度實現北冰洋考察;2018年,發表北極政策白皮書。

如今,再加一條,出北冰洋,也即是在陸上、海上絲綢之路之外,再加上冰上絲綢之路。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指的絕不只是經濟總量的重返世界第一,或文化、科技、軍事等實力的重返世界前沿,當然也意味著在地緣戰略上能成為世界強國。具體而言,就是從陸上強國開始,走上海洋強國,順理成章,在進一步邁向極地強國及太空強國。

「全球一盤棋,中美大博弈」,可以立體地看,即由陸到海到深海到太空;也可以平面地看,即由第一島鏈到第二島鏈,或從太平洋到印度洋;還可以把立體壓平了看,把地球壓平了,才更容易看清楚,從中國東岸到西歐或到北美東岸,走北冰洋要比走馬六甲海峽及巴拿馬運河更短更快;而就航空而言,由中國飛加拿大,最短的航程也許是從烏魯木齊經北極到魁北克。

所有圖片來源自網站,特此鳴謝各原創者!

編輯:黃春燕、撕紙小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凰衛視 的精彩文章:

無人不知的8種天然解毒王,每天飯後吃一點,給身體來個大掃除
末代皇帝的定心丸:偽滿「潛伏者」張夢實

TAG:鳳凰衛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