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對孩子有多恨,才不讓他做家務

你對孩子有多恨,才不讓他做家務

每次看到那種「小學生花全家積蓄打賞主播」「14歲少年偷用母親微信給遊戲賬戶充值萬元」之類的新聞,都很唏噓。

「再窮不能窮孩子」,是多數中國父母的共識吧。但是為什麼一些家境並不富裕的孩子,在父母的保護之下,沒有窮,也沒有苦,卻並沒有感謝父母,更沒有對家庭產生責任感?

家庭教育是雙向的,我們平時強調的是parental education,翻譯為「父母教育」,或者「親職教育」,就是教你怎樣為人父母,成為稱職的家長。而與之相對的filial education,是教育孩子如何為子女,對家庭有責任感,體恤父母。

filial education經常翻譯為「孝道教育」,我不喜歡這個過於中式的翻譯,可能被解讀出「子女對父母的服從」。而台灣地區的翻譯相對更容易接受——「子職教育」。

在心理學上,10歲以前的兒童是對父母的崇拜期,而10-20歲的青少年是對父母的輕視期,這也是代際衝突最激烈的時期。青少年渴望獨立,面對複雜的社會又往往失敗,潛意識中會用苛刻甚至是挑釁的目光來審視自己的父母。

而「子職教育」,讓孩子了解、學習他們作為孩子應盡的職責,一是學會獨立自主,對自己的學業、言語和行為負責,一是了解父母在教養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所付出的愛與辛苦,知道父母也是需要愛、關心與幫助的,學習關注、感知父母的需求,主動幫助父母。

概括起來,就是學會「如何做人」,「如何愛父母」。每個家庭成員,都是在情感上相互支撐,心理上相互依賴,物質上共同享受。

那麼,子職教育該如何做呢?父母卑微地為孩子付出一切,然後不斷嘮叨自己多麼不容易,多麼辛苦?不,最好的教育其實就在日常生活里:

讓孩子參與勞動。

勞動最能塑造人,讓孩子培養同理心,理解父母和其他勞動者的不易。

在一個「喪偶式育兒」的家庭里,讓孩子從小勞動更為重要。孩子對父親的行為耳濡目染,也會成為厭惡勞動的人(孩子的父親就是這樣被「培養」出來的),最終變成全家人都「寄生」在母親的肩頭。而一旦要求得不到滿足,就會習慣性地去歸咎他人——找不到東西是媽媽的錯,把我的東西收拾亂了;買不起想要的禮物是父母的錯,你們太窮了……而他人的一切付出,就成了理所應當。

只有通過勞動,小孩子才能明白「要對自己負責」的道理:

媽媽不是僕人,不是保姆。家務事是全家人一起的事,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

在繪本《朱家故事》里,父親和兩個兒子就因為懶惰,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最後變成了豬。

最後媽媽不堪忍受,離家出走。三個四體不勤的男人不得不動手照顧自己。深刻演繹了什麼叫「舊社會把人變成豬,新社會把豬變成人」。

90年代,哈佛大學的相關機構就發布過一項研究成果:愛幹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幹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後的就業率為15∶1,犯罪率是1∶10。而且愛幹家務的孩子,離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

幹家務不僅有助於培養責任感,對兒童的動作技能和認知發展也有很大影響。

有些家長只知道要帶孩子去各種興趣班、輔導班,卻根本不教給孩子生活的基本技能和常識,也剝奪了孩子對生活深刻的認知。結果到了中小學階段,成績不錯,動手能力不強。上了大學,沒有自立能力,甚至工作以後都手忙腳亂。

實際上,從2歲的幼兒時期,就可以讓孩子學著給父母做個小幫手了。等到上了小學,還可以通過義務勞動,走出家庭,更深入地了解社會。

那麼,孩子做家務事,該從哪裡入手呢?我結合中國家庭環境,做了一份分齡的指導,希望能夠幫到更多的爸爸媽媽。

幼兒期:手部精細運動

在2歲的幼兒時期,家務也是遊戲,是鍛煉手部精細運動能力,增強認知的好方法。比如收拾玩具,把玩具和書放到合適的位置,能夠讓孩子更直觀地體會到空間關係,大腦更活躍。

這一時期讓孩子學習做家務事,最重要的是有清晰的指令,並把任務細緻化。比如讓孩子「快去收拾玩具」,就不如說「把玩具放回它原來的地方」。推薦我發明的CLS整理法,在設計兒童活動和學習空間的時候,讓玩具和書籍等都有固定位置,有助於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對於小小孩,一定要把家務分解成具體的步驟,家長也要給孩子做示範,直到他學會獨立完成為止。要注意的是,做示範不是越俎代庖,不是替代孩子幹活。小寶寶的手腳協調性不好,動作也慢慢的,家長不要一著急就替孩子做了,這樣,小朋友對家務遊戲的興趣會越來越小。

家長要多鼓勵,多讚揚孩子的努力和成果,讓小朋友邊干邊學,才能逐漸成長。

2歲生活技能清單

清潔

把玩過的玩具放回原處

把看完的書放回原處

把廢紙、飲料瓶等扔進家中的垃圾桶

用餐

吃飯時把自己的碗端來,擺好自己的餐具

吃完飯把自己的餐具送回廚房

如果有飯粒和菜掉到地上,自己用紙巾擦乾淨

內務

嘗試自己穿鞋(一腳蹬式)

自己洗手、洗臉、刷牙(父母再刷一遍)

適合2歲兒童的家務繪本

《米米玩收拾》

鼓勵孩子收拾玩具,像做遊戲一樣送玩具回家,養成分類收納的好習慣。

《瑪蒂娜做家務》

雖然文字量較多,但內容簡單平實。有古典風格的圖畫書《瑪蒂娜》系列講述小淑女瑪蒂娜的生活故事,她與朋友們一起做家務的經歷,對幼兒起到正向的表率作用。

學齡前:對生活的掌控力

幼兒園時期是培養兒童生活習慣的關鍵時期,如果你想做一個慈祥的老母親,而不是等到上學以後雞飛狗跳,追著孩子收拾房間,抱怨孩子做事拖沓,請現在一定,馬上,讓孩子去幹家務!

很多人都有體會,如果是在乾淨整潔有序的空間里工作,不光效率更高,精神也更愉快。而如果桌面亂七八糟,可能看一眼都覺得頭痛,做起事來也心神不寧。

做家務是一種很重要的思維訓練物品分類收納,洗衣服要按內外衣和不同顏色分類,不僅代表了井井有條的生活方式,也鍛煉了分類歸納的能力。我們往往認為做家務就是體力活,實際上,繁雜的家務需要很好的統籌安排和時間管理的能力。比如小學數學裡的「沏茶」「炒菜」問題,就是根據不同家務需要的時間進行統籌安排,以達到最佳效率組合。習慣了這種思維方式,未來孩子在安排做作業和玩耍時會更有條理,對自己的生活更有掌控感。

做家務還是一種審美訓練。3-6歲的兒童已經可以做一些稍微複雜的需要技巧的家務了,比如選擇自己的服裝搭配,穿完的衣服要怎麼分類洗,怎麼曬,怎麼摺疊,如何收納。一些成年人生活邋遢,就是因為從小缺乏這樣科學的訓練。

另外,這一時期的兒童,隨著自我意識覺醒,渴望被當做平等的成年人看待,而做家務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能力,感覺到自己很重要,並從給家人帶來的幫助中享受到快樂。

3-6歲生活技能清單

用餐

幫家人做飯(會簡單的技巧,比如擇菜,包餃子等)

洗水果,剝橘子皮

擦桌子,洗抹布

刷自己的碗

清潔

掃地

把臟衣服放進洗衣籃

分揀自己的衣物,按顏色或內外衣分類,放進洗衣機

會手洗自己的小件衣物

疊自己的衣物,按分類收納

沖洗雨鞋、晾乾雨傘

內務

自己穿衣服(拉拉鏈,系扣子,系鞋帶)

整理自己的床

其他

給植物澆水

削鉛筆

有寵物的家庭,幫助家長給寵物餵食

適合學齡前兒童的家務繪本

《收拾房間的理由》

這一時期的孩子開始出現類似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又喜歡天馬行空的想像。書中的小熊為了不收拾房間,想出了各種腦洞大開的理由,而熊爸爸見招拆招,用想像力給出了各種收拾房間的理由。小朋友在幽默的情節中,也不知不覺愛上「收拾」。

《聰明的小海狸》

聰明的小海狸,會做木工,種菜,縫衣服,補輪胎,喜歡動手做各種好玩又實用的東西。對於孩子來說,手工活也是件神奇的事兒,像變魔術一樣,能夠極大地滿足好奇心和成就感。在德國,幾乎所有男性都能自己動手做點木工活,這是他們從父親那裡學來的傳統,又傳授給下一代孩子。中國爸爸們也可以在手工活中享受更好的親子時光。

小學中低年級:增強家人感情

升入小學的孩子,家人往往會因為「好好學習」等理由,讓孩子逃避做家務的義務。久而久之,這種過度保護會造成孩子缺乏對家庭的責任感,感受不到自己作為家庭成員,要與父母彼此分擔。

那麼多家長抱怨孩子不體諒自己,不知道父母辛苦。但是有沒有想過,自己是否剝奪了孩子作為家庭成員的參與感

要讓孩子了解家長的不容易,不是靠訴苦、抱怨、灌輸對於工作和家務的負面心理,而是要讓孩子參與到家庭生活中——參與個人開支和家庭旅行的規劃,而不是養成「找父母要錢」的習慣;收拾自己的房間和家庭公共空間,收納好自己的物品,而不是養成「歸咎父母,抱怨父母」的習慣。

在「互相體諒,彼此扶持」的家庭氛圍下,孩子才會更有責任感。

我不贊成單純依賴物質獎勵讓孩子參與家務,純物質刺激很容易讓孩子習慣於「無賞不動」,是為了博取獎勵而做事,而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

如果刷一次碗要付幾塊錢,那麼媽媽做飯要不要收錢呢?刷一個月的碗可以換一套樂高,那麼媽媽做一個月飯該要什麼禮物?父母一定要明確一點,你給孩子買禮物,是出於愛,而不是條件交換

當然,父母可以給孩子一些合理的獎勵,但最好沒有明顯的物質性,比如全家周末一起去哪裡玩,可以有半小時玩手機的時間。在做家務的過程中,也要對孩子多鼓勵,多表揚,讚賞他做的事,讓孩子從中獲得成就感。

7-10歲生活技能清單

用餐

會給自己準備早餐

會洗菜、切菜(削土豆)、淘米,會預估用量

會操作廚房小家電(電飯煲、微波爐、電熱水壺等)

清潔

會操作洗衣機(不同衣物使用不同的洗滌劑,不同清潔檔位)

晾晒衣服

擦地

根據家庭生活習慣,使用吸塵器、掃地機器人等小家電

擦衛生間的鏡子,整理衛生間水台,洗澡後清理水槽里的頭髮

刷馬桶,換手紙

整理垃圾袋,扔垃圾

內務

收拾書包

外出時收拾行李

整理自己的房間

換床單、被單、枕套

清理個人衛生(使用牙線,剪指甲,護膚,梳頭髮)

其他

參與制定家庭預算(自己的衣物、零花錢,假期旅行計劃)

打包,封箱,寄快遞

如果家裡養狗,會遛狗

適合小學低年級的家務繪本

《想做家務的農夫》

農夫覺得,妻子在家操持家務太輕鬆,可是真的跟妻子互換角色,家裡的一切就亂了套,原來,家務可沒有他以為的那麼簡單。婉達蓋格的這部經典圖畫書畫面簡潔,雖然情節並不曲折複雜,但是結構工整,有傳統故事的喻意和內涵,非常適合作為低年級小學生的獨立閱讀和寫作素材。

小學高年級:學習待人接物

到了這一階段的大孩子,要更多地在生活中鍛煉待人接物的能力,學習如何處理生活中的問題,如何與他人打交道,了解基本的社交禮儀。比如就醫、訂車票機票等,都是實用的技能。

這也是青少年開始逐漸走向獨立生活的序幕,父母要開始為孩子將來的自立引導正確的道路。

10歲-14歲生活技能清單

用餐

做簡單的食物(根據家庭生活習慣而定)

做飯後會清理廚房

清潔

會清潔洗衣機(使用適當的清潔劑)

清理衛生間下水道(遇到困難時與物業溝通)

收拾好要乾洗的衣服送去乾洗

按不同材質要求清潔、保養鞋子

熨衣服

其他

換燈泡

幫助家人做簡單的修理工作

照顧寵物或弟弟妹妹

去超市採購,根據預算列購物清單,補充備品

採購回來整理冰箱

了解如何就醫

旅行時會訂機票酒店、辦理簽證、退稅等

以前我也看過很多國外孩子的家務清單,但是有些不適合國情(比如割草坪),有些則不適合社會發展(比如擦窗戶,住高層的住戶請千萬不要讓孩子擦窗戶)。其實這些家務清單並不需要全盤接受,最重要的是,讓孩子養成愛動手勞動,尊重他人勞動成果的習慣,對家庭有責任感,這才是能受用一生的。

感謝閱讀

博士媽媽,童書譯者,出版顧問……如果冷冰冰的頭銜無法讓你了解我,歡迎看我寫的文章。只提供專業的有腔調有態度的家庭教育解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睿的繪本育 的精彩文章:

這輪紅月亮錯過要等14年!如何帶娃觀賞下周的「超級月全食」?
有了娃天天收拾還是亂糟糟?教你CLS大法搞定一切

TAG:睿的繪本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