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正說四念處:身念處——四界差別觀(2)修行成果

(三)正說四念處:身念處——四界差別觀(2)修行成果

《大念處經》導讀:佛法實修層面共通的法則——

在講《大念處經》之前,我們還是要整體地對於佛法,尤其是在實修層面還是要說一些共通的法則。修學任何法門都不能夠入主出奴,不要陷在裡面,應當以楔拔楔,像渡河的筏一樣,藉助法門來開啟內在的自性智慧。

東方的古老文明,最神秘最神奇的部分,就是我們能夠明心見性,能夠開悟。所以我們開始之前就講開悟的口訣、竅決,最通俗的就是一、二、三。

一、一個基本的信念:一切眾生皆可成佛。

二、指兩個下手之處。修行如果不把握這兩個下手之處,修任何法門都會變成盲修瞎煉。

三、指我們修學任何法門,都需要具足三條共通的修持原則。

(一)、身念處(隨觀身念處,共14處解脫方法)

下面就是身隨觀念處。身隨觀念處我們前面也講過了,它有十四種解脫的方法,這裡面先說第一種入出息念。

入出息念是從呼吸上來學,然後第二是身體姿勢,事實上就是四威儀,行、住、坐、卧。當然要成就禪定或者初學者下手方便是坐禪最好,但事實上還有行禪、站禪、卧禪,所以行住坐卧不離禪。「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

然後就是對於身體要保持正念正知,是第三種解脫方法。第四是觀身不凈。第五是四界差別觀。對於組成身體的地水火風四界以定根慧根來安住隨觀。從第六到第十四就是墓園九相。

5、四界差別觀

(2)、修行成果

如是,他安住於身,隨觀內身;或安住於身,隨觀外身;或安住於身,隨觀內、外身。他安住於身,隨觀生法;或安住於身,隨觀滅法;或安住於身,隨觀生、滅法。或他建立起「唯有身」的正念,如此建立正念,只為了更高的智慧與正念。他無所依而住,下執著五取蘊世間任何事物。

比丘如是安住於身,隨觀身體。

這一段是四念處共通的修法,每一個念處他都會講這麼一段,也就是我們要能夠觀內、觀外、觀內外,觀生、觀滅、觀生滅。事實上這一段它主要就是側重於講觀禪。

四界分別觀裡面要能夠對於肉體和精神體,都要能夠觀照內外、生滅。觀內是觀自己的五蘊身心是四大假合,觀外是觀他人的五蘊身心是四大假合;觀內外是自他交替觀察。之後是觀生滅,五蘊身心它不斷的生滅變化是無常的;五蘊它不斷的受生滅的壓迫,所以是苦的,沒有自由;五蘊生滅無常,沒有一個不變的我存在,所以是無我的。

然後由粗淺的層次到深細的層次,我們由粗淺的觀,一直到觀名色法;到色蘊裡面;這個色法裡面的所造色等等。由粗淺一直到深細,逐步逐步的、漸漸的就能夠解開系縛身心的煩惱和執著,乃至於完全解脫。如果觀智成熟以後,就能夠清楚的照見色法和名法的生滅;這個時候應當不在注意身體,只是專註於坏滅,漸漸的就只見到壞滅了;這個時候應該要觀照色法、名法的壞滅為無常、苦、無我。有時候也觀照這個修觀的心也是無常、苦、無我的;這個時候就證得十六觀智裡面的「壞滅隨觀智」,就是第「五壞滅隨觀智」。

當觀智成熟以後,就能夠以道智和果智來了知涅槃。道智能夠滅除我們心路過程之中的一切煩惱,能夠無所依而住,不執著於五取蘊,也就是色、受、想、行、識蘊,不執著這個五蘊世間的任何一切事物。

「比丘如是安住於身,隨觀身體」這是總結。佛陀說:比丘!要這樣的以四界差別觀辨識十二特相來安住於身,修止禪,達到近行定。達到近行定以後再隨觀身體,再修觀禪來隨觀身體,觀色業處、名業處來證得七清凈十六觀智。

對於四界差別觀,就簡要的說到此地。

——摘錄自《大念處經學記》大願法師講述

您的每一分讚賞支持都將使正法傳播更遠、更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六祖法雲地 的精彩文章:

(三)正說四念處:身念處——觀身不凈(2)修行成果
請轉法輪——消業增慧:(7)請轉法功典範

TAG:六祖法雲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