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興許令你開悟的小故事

興許令你開悟的小故事

【在人間讀故事】

鬆緊要合宜

有一次,印度僧人億耳努力地學禪坐,很精進地,日復一日,卻似乎毫無進步。

在困擾之下,億耳覺得他試著放鬆的努力徒然增加自己的緊張,而且他愈努力要專註、控制散亂的念頭,念頭就愈多。他就去請教佛陀──最卓越的禪坐大師──這問題,表明他的挫折感。

「你還記得你年輕未出家前是怎麼彈琵琶的嗎?」佛陀問他。如同每一個偉大的導師,佛陀非常清楚每個弟子的過往,眼前這位比丘的確來自樂匠階級。

「什麼時候的音樂最美妙,是弦緊繃呢?或是弦鬆弛的時候?」佛陀平靜地詢問。

「不能太緊也不能太松,尊貴的佛,中道與平衡永遠是最理想的。」

「修禪定正是如此,年青的比丘,」佛陀宣說,「同樣的,你必須調整心的松和緊,慢慢地找出最適合你的情況。不要過分擔心進步的問題,持之以恆是成功的密訣。練習,練習,還是練習!」

關於禪定的修行,西藏施身法祖師,瑪吉拉准唱道:

只要安住於自然狀態中,

為何嘗試在空中打結呢?

先鬆鬆地上緊,

再鬆鬆地放寬──

不執守於一切。

當它走時,就讓它走。

寬坦安住在你當下之中。

——《雪獅的藍綠色鬃毛》

【關於鬆緊的教言】

我們平時的飲食睡眠要節制,修行鬆緊要適中,要持久性地努力,而不是偶爾有空閑時,才精進一下。——上師嘎瑪仁波切開示《大圓滿前行》

我們學禪定思想太緊繃會昏沉入睡,思想太松又會產生很多雜念,拿捏緊與松的訣竅很重要。佛陀說,要善於控制自己的妄念,就像彈琴,琴弦太松則音不成調,琴弦太緊則音不悅耳,不松不緊,音樂才能和諧優美。禪定修行的環境和狀態也是這樣。——上師嘎瑪仁波切《與心對話》

此覺性狀態,絕非由努力而得;非以力可達,乃藉任隨、從不奮力而至。輪迴,不因排斥而可棄;任隨,輪迴將自行解脫。試圖解除苦難,未曾帶來自在;藉由松坦任隨,方能感到自在。——蓮花生大士《松嶺寶藏》

具足清凈虔信與三眛耶誓句的穩固基礎,並以堅毅、喜悅,不松、不緊的心境來禪修是極為重要的。倘若你能完全放下今生的俗務與營求來禪修的話,你確能證得深奧大圓滿的不共成就!——敦珠法王言教

華智仁波切說:「首先自心松坦住,不散不收無分別,於此平等安住時。」如是,於一切無念無想的狀態中松坦而住,此即是安住法。這對初業行人來說非常重要。——丹貝旺旭仁波切《突破輪迴之道》

做什麼事情都要掌握分寸。太松不行、太緊也不行,沒有觀察不行、觀察太過分也不行,倘若過於極端,事情不會圓滿成功。——索達吉堪布

如同瑪吉拉尊佛母所宣「不緊不松,具見解要」,此時「不緊」——沒有被妄念所縛;「不松」——自然具足覺性與自己清明的狀態。——亞青阿松仁波切

很多漢族弟子修行大都處於緊張的狀態中。我次第性地講解法義,原因在於幫助大家從緊迫、緊張的修法狀態當中鬆緩下來。只有放鬆廣大之後,覺性妙力智慧才能增上。希望你們能認識到這一點。——亞青阿松仁波切

我們強調修法要自然,雖然自然與完全鬆緩都是放鬆,但兩者有著很大的區別。過分鬆緩是五根內收的前兆,並不是真正的自然。真正的自然是不緊不松,不外散也不內收,身體能達到輕安的感覺。因此作為密宗弟子,自然與完全放鬆需要細緻辨別。——普巴扎西仁波切

學佛是一種享受,心松坦,明空喜樂,多舒服啊。現在大家覺得世間舒服,覺得有家有孩子就快樂,這些快樂是短暫的,見得著就快樂,見不著就痛苦。而修行人心裡的快樂,不論是否見得著,都是快樂的。不妄想,也不去造作,自性光明自然流露的樂,妙不可言,是世間任何快樂都無法相比的。——根松仁波切

轉發本文是法布施,自利利他,功德無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在人間 的精彩文章:

太原小伙幫兌外匯被騙30多萬,到ATM前又蹦又跳摔手機
做到這10條,你才會真正快樂!蓮師開示

TAG:在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