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一味葯化解狐臭!不用吃,塗上就行了

一味葯化解狐臭!不用吃,塗上就行了

本文理論依據:《中藥大辭典》、《中醫癥狀治療學》

列位看官,今天為你說上一病,這就是狐臭。

為什麼要說狐臭?因為眼下又即將到了天氣炎熱之時。這狐臭一事,快要重歸人們的視野了。

說起來,狐臭不能算病,它頂多算一個癥狀。有狐臭的人,於身體健康無大礙,只不過會影響社交和個人形象。但如果這種影響持續下去,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麻煩。

廢話不說了。現在,讓我們看一則治療狐臭的簡便方法。它只用一味葯,著實小巧可人。方法如下——

準備中藥荔枝核適量,焙乾,研為細末,然後用白酒適量調拌均勻,塗擦腋窩即可,每天2次。這個辦法,我們擇選自《中藥大辭典》(南京中醫藥大學編著) 。它的最初記載,則是在《福建藥物志》上。

這裡面道理何在呢?

讓我們首先從狐臭這個病說起。

狐臭這個病,我們老百姓常常也稱之為腋臭。另外,祖國傳統醫學還把它叫做體氣、腋氣、狐氣等。總而言之,我們的老祖宗早就重視它了。現代醫學認為,此病是大汗腺分泌物被細菌分解所致。祖國傳統醫學認為,濕熱蘊蒸和苔毒內蘊,是引起癥狀的主要因素。

所謂的胎毒內蘊,說白了,就是遺傳而來,根源在於父母氣血失和、精濁穢雜。這裡面的濕熱蘊蒸,更具有現實意義。所謂濕熱,嚴格說,乃是肝經濕熱。我們知道,兩肋部位,乃是肝之分野。腋下,又是心經所及。所以說,當肝經濕熱,或者濕熱之邪上擾於心,形成心火過旺,就會引起腋下多汗、狐臭。也正因如此,有相當多的狐臭患者,同時具備肝經濕熱的一些癥候,比如說口苦口膩、小便發黃、大便發乾、舌苔黃膩、兩肋部脹滿、心煩易怒等等。

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對肝經濕熱下手調理了。前面說過的荔枝核,可以幫助我們。

現在,我們仔細說說荔枝核。

荔枝核入葯,最早見於《本草衍義》。它性味辛、微苦,甘溫,入肝腎二經。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行氣止痛和溫中散寒。尤其是行氣止痛這一條,最為歷代醫家所重視。它行氣止痛的功效,主要源於其直入肝經,而且能散寒,善於行肝氣除寒氣,通氣滯。氣通寒散則血行,氣血行,就通則不痛了。一般來說,在治療疝痛、睾丸腫痛、經前腹痛、產後腹痛的時候,往往會用到它。

就治療腋臭來說,這荔枝核苦能燥濕,辛能行氣,所以對於濕熱蘊結有不錯的改善作用。此葯入肝經,行肝氣,塗之於腋下,以肝葯入肝之分野,可以更好的發揮效用。另外,就現代藥理學研究來說,荔枝核本身有不錯的抑菌作用,因此是完全可以幫助我們改善癥狀的。

可見,用荔枝核來治療狐臭,順理成章。它加上白酒的辛散之能,效果會更好。

其實,用藥,永遠都是亡羊補牢的做法。關鍵是,我們日常要多做有利於清解肝經濕熱的事情,比如多做運動,多吃蔬菜,少吃辛辣肥膩食物,保持愉快的心情等等。這些對於化解狐臭,控制癥狀,都大有好處。

全文完。您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幫你學中醫 的精彩文章:

脾陽通,大便就通!老便秘的真相,今天必須說出來
膽中結石,是你一輩子生的氣!此方很經典,收下吧

TAG:幫你學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