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兩會熱議的這些教育關鍵詞 在杭州已有哪些突破?家長們又有什麼心聲?

兩會熱議的這些教育關鍵詞 在杭州已有哪些突破?家長們又有什麼心聲?

三點半放學 中小學生減負 高考改革……

教師隊伍建設、中小學生減負、傳統文化進校園……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們熱議的「教育關鍵詞」層出不窮。作為教育部掌門人的陳寶生,就「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問時,對此也有專門的回應。

我們能夠看到,與廣大學生切身利益相關的提案與建議,出現在公眾視野之中,教育話題再次成為社會廣泛討論的熱點。而杭州教育在這些問題上表現如何?各位關心教育的家長、網友又有怎樣的心聲?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聽一聽。

關鍵詞:

「三點半放學」現象

3月3日,全國兩會首場「部長通道」上,有記者向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提問,有學校下午三點半就放學,家長接送孩子成了一大難題,此外還催生大量校外託管班,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陳寶生提到,2017年2月教育部曾印發《關於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把課後服務工作納入中小學校考評體系,要求學校利用管理、人員、場地、資源等方面的優勢,主動承擔起學生課後服務責任,「據我掌握的情況,已經有25個省份已經下發通知,制定了符合各省實際的措施。」

談到解決辦法時,陳寶生說,經過這一年多的實踐,已經摸索了一些比較可行的方法:比如,上海規定中小學校後服務要做到百分之一百全覆蓋,服務的時間是3點半到5點,參與這項服務的老師在效益工資方面給予傾斜;北京規定3點到5點期間是校後服務時間,主要內容是開展課外活動,每個學生每年補助700-900元;南京探索了一種彈性離校時間,到了放學時間孩子可以彈性離校,學校做出安排進行託管等。

「接下來我們要做的,一是總結成功經驗,加以推廣;二是和有關部門協商,解決三點半難題涉及的相關政策問題。」陳寶生說,這是黨和政府給年輕父母們的一個大紅包,這個紅包下一步將會更加厚實。

杭州做法

濱江和餘杭兩區已在試點的基礎上全區鋪開進行課後託管服務。

上周開始,濱江全區1-3年級的學生放學後可以享受到免費託管的服務。確實有接送困難的家長(1-3年級正常的放學時間集中在下午3:30-4:00這個時間段),可以提出申請,學校審核後,孩子可以在學校呆到五點,其間安排老師管理,運行成本全部由財政承擔,不向家長收取任何費用。

等到今年秋季,這一措施將覆蓋濱江區小學1-6年級。

餘杭區的託管服務,對象除了小學1-3年級學生,託管至下午五點(夏季不超過五點半),還包括幼兒園孩子,託管至下午五點半(夏季不超過六點)。由學生家長根據需要向學校提出申請,學校確認符合託管條件後,與家長簽訂學生託管協議書。

濱江和餘杭的課後託管有相通之處,比如不向家長收取任何費用,由政府財政買單;遵循不上基礎性文化課、不按行政班集中輔導、不加重學生課業負擔的原則。

另外,課後服務的具體內容由學校自己確定,學校將充分發揮校舍場地、圖書、體育器材等方面的優勢,開展體育鍛煉、自主閱讀、社團活動等。

根據「為民辦實事」的計劃安排,杭州主城區151所小學今年將全部開展學後託管服務,9月上旬告知家長並確定託管需求名單,9月中旬開始各小學開展學後託管服務。

家長聲音:

@鑫鑫想容:放學時間,周一到周四4點,周五是3點,有這個時間下班的工作嗎?不對,得比這時間早半小時下班的工作。現在孩子四年級,都是七十多歲的老外公去接。

@七月:期待1-6年級都可以託管!因為出於安全考慮4-6年級的孩子也都是接送的多,且大多為爺爺奶奶接送。

@默默:我覺得晚托不一定非得學校老師,可以引進成熟優質的社會資源,與學校教育形成互補,就算是交點錢家長也是願意的。萬事開頭難,還是為這項惠民舉措點贊!搞不好二孩出生率也會因此提高呢!

關鍵詞:

中小學生減負

「教育部最近出台了包括整頓校外培訓機構在內的幾個文件,社會上一片叫好聲,後面還會有一些動作。」3月6日,陳寶生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教育界別聯組會時說。

在接受新華網、中國政府網《部長之聲》採訪時,陳寶生進一步表示,「這次治理整頓校外培訓機構,就是要整頓規範教育秩序,減輕中小學生的課外負擔」。他特意對「負擔」做了說明:「我們這裡講的負擔,主要指的是應試教育所帶來的超過了教學綱要的這一部分負擔。」他認為,孩子要成長、要成才,不付出努力、沒有負擔是不可能的。

陳寶生說,這是針對教育培訓秩序而採取的一項措施,是規範這個秩序,而不是要關閉校外培訓市場。這次只是整頓違規的這一部分、增加負擔的這一部分、擾亂培訓市場的這一部分。責任落實在地方政府,教育部門是一線指揮部。

據悉,治理內容包括五個方面,分別是法規層面查違規、查資質;硬體層面查安全;教學層面上查大綱;管理層面查行為;落實上查責任。

「短於教學、短於培訓,長於廣告、長於宣傳,用升學率、用所謂包裝的成績在家長中營造焦慮,這是絕不允許的。」陳寶生說,老師在課堂上不按大綱講、課外超越大綱去講,這是不允許的……各種培訓機構的培訓成績不能和招生掛鉤。

陳寶生表示,接下來要出台一個全面建設規範發展的意見,這個意見正在研究制定之中。

杭州做法

推遲到校時間

去年,拱墅區所有小學已實行推遲到校,即8點半開始上第一節課。據浙江省教育廳發布的消息,其他12個縣(市、區)及經濟技術開發區將於本學期試點開展,今年秋季全面推行。

「晚十點不作業」

本學期初,拱墅區在全區初中(包含公辦民辦)全面推行「為成長,不熬夜;晚十點,不作業」的舉措,也就是說,晚上10點後,如果孩子還沒有完成作業,建議選擇不做,只要家長簽字,第二天遞交給老師即可。

同時,上城區也推出了《關於進一步改進與加強中小學作業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規定小學生晚上9點後不做作業、初中生晚上10點後不做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批改學校作業或檢查作業等。

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

3月13日,浙江省教育廳發布一條重要消息——「重拳出擊!浙江省將在全省範圍內,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

行動要求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建立校外培訓機構「黑名單」制度,嚴禁校外培訓機構組織中小學生等級考試及競賽,堅決糾正校外培訓機構開展學科類培訓出現的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等不良行為。

同時,對中小學校將校外培訓機構培訓結果與招生入學掛鉤行為,不遵守教學計劃、「非零起點教學」等行為;中小學在職教師違規到校外培訓機構兼職等行為,一經查實,將依法追究學校、培訓機構和有關人員責任,決不姑息。

該消息發布兩天後,不少家長稱收到希望杯杭州賽區組委會的簡訊通知,當周日的「希望杯」取消了。記者向「希望杯」浙江賽區杭州的相關工作人員也證實了這一消息。

事實上,在今年的「希望杯」之前,杭州其他一些杯賽也陸續取消,比如原定於3月10日進行的「華杯賽」的複賽等。

家長聲音:

@小雨:這學期輕鬆了,每天只要完成學校作業就好了。

@金錟鑫:「雞湯喝得眾人醉,錯把忽悠當翡翠。不聽忠告聽忽悠,負擔增加人人愁。」教育該回歸本位,回歸學校,而不是輔導班和家教。

@詩詩經經:孩子應該有更多時間去尋找更多自己喜歡的事,而不是在長大後還不知道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是什麼。

關鍵詞:

教師隊伍建設

在3月3日的「部長通道」上,談到教師隊伍建設時,陳寶生指出,讓教師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要做好「一提、二改、三育、四用、五保、六尊」六件事。

一「提」,提高地位與待遇;二「改」,就是要改革教師編製配備制度;三「育」,就是振興師範教育;四「用」,讓他們能有實現自身價值的機會;五「保」,就是保障、保護;六「尊」,全社會都提倡尊師重教。

2018年年初,黨中央、國務院下發了《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陳寶生認為,這是十九大之後中央下發的第一份新時代教育事業發展的文件。

「對於這樣一份文件,教育部一定要把它學習、貫徹好,使它成為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綱領性文件。」陳寶生在做客新華網、中國政府網《部長之聲》時說,要培養好未來的教師,要解決「辦好師範院校、有條件的名校和綜合類大學開展師範教育、拓寬和暢通教師供給渠道、改善優化教育環境」等問題。

「當然這一切有一個基本條件,我可以把它叫作『教師鐵律』。你想成為令人羨慕的人嗎?你想讓教師成為社會令人羨慕的職業嗎?你想使自己成為引領未來的人嗎?那麼請你一定要注重自身修養,提高自己的師德,這個特別關鍵。」陳寶生說,正在制定教師教育行動計劃,「我們要採取十大教師振興行動,將來這些都要公布。」

杭州做法

建設「名師鄉村工作室」,是杭州市政府《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6-2020年)》提出的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提高鄉村教育水平、促進城鄉教育統籌發展、提升城市教育品質、推進教育現代化的重要舉措。

杭州市教育局表示,計劃通過建設100個名師鄉村工作室,招收1000名鄉村教師為學員,在特級教師等名師的帶領下開展專業成長培訓、教科研等活動。去年6月掛牌,到去年年底已建成42個名師鄉村工作室,近期將繼續建設58個。

杭州市教育局對「下鄉」的名師都有考核任務,比如名師在鄉村工作室的教學工作量納入名師本人教學工作量,名師在本校的周課時任務可酌情減少1-2節,名師完成工作室的工作情況列入對名師本人的考核,作為名師職稱晉陞、評先評優的參考。同時還要求名師每學期去工作室不少於3次,每次不少於3天。

在經費上,由市財政給予每個工作室3萬元工作經費補助,主要用於與工作室活動相關的交通、食宿、專家講課及指導、研討會務和圖書資料費。

網友聲音:

@靜靜:我想知道提高教師待遇能不能具體落實?

@一撮清茶:改善優化教育環境,重振師道尊嚴!

關鍵詞:

傳統文化進校園

3月6日,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教育界別聯組會上,陳寶生在接受央視記者採訪時表示,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要做好三件事。

首先,老師的培養很關鍵。「要讓各個學段的老師喜歡優秀傳統文化,能有這方面修養,開口就能『白日依山盡』。」陳寶生說。

其次,新編中小學教材中增加優秀傳統文化內容,特別是經典名篇的比重,「目前中小學教材中的優秀古詩文比例已經提升了,這很必要。詩歌朗朗上口,又有節律,讀起來能調節身體,還能調節心情,孩子們會很喜歡。必須把教材建設這件事做好。」陳寶生說。

同時,要建設校園文化。如何讓校園成為學生們學習、交流和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樂園?這是教育部一直探索的課題。目前正在做的一項工作,是把戲曲、傳統舞蹈、書法等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要素引入校園,目前取得很大進展。未來,還要進一步做好這件事。

其實,早在2017年兩會,陳寶生在回答記者相關提問時已對傳統文化進校園表達了肯定。他認為,傳統文化進校園第一件事是教材體系建設;第二件事是擴展校園文化;第三件事是加強研究和闡釋;最後一件事是推進國際傳播。

杭州做法

去年,浙江省出台《浙江省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工作方案》,提出要在全省實施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普及工程,推進優秀傳統文化進課堂、進校園。

中小學、高校開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修課,把優秀傳統文化納入中小學德育課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之中。另外,要組織開展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高雅藝術進校園等活動,在全省大中小學中廣泛開展戲曲進校園、多層次的經典誦讀活動。建立不同門類的學生興趣小組或社團組織,組織中小學生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知識、參與優秀傳統文化活動等。

同時,大力推進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美術館、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等文化設施建設,發揮其社會教育功能。充分利用農村文化禮堂、城市文化公園、高校文化校園、社區文化家園和企業文化俱樂部等文化陣地和場所,組織開展各類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普及活動,把弘揚傳統美德與豐富基層群眾文體活動有機結合。

網友聲音:

@春曉: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進校園該用怎樣的方式或措施才能真正涵養孩子的童年,這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逸群:傳統文化進校園是一項系統工程,更是一項惠及子孫萬代的工程!

@閑聊帝:弘揚我國傳統節日文化,不如從學習古代元宵放假開始。

關鍵詞:

高考改革

從2014年啟動考試招生制度改革以來,上海、浙江去年率先實行了新高考,那麼試點成果如何?還存在哪些問題?下一步推進高考改革有什麼新動作?

陳寶生說,去年,上海、浙江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平穩落地,取得了成功,為其他省改革提供了經驗。成果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牽動了高中教學改革。因為高考改革、招生改革是指揮棒,指揮棒改了,高中階段的教學必須相應改革。從上海、浙江的情況看,他們普遍採用了「走班選課」等模式,過去那種固定班次教學的模式已經得到改變,學生的自主權大了。

第二,推動了素質教育發展。這次高考改革之後,高中階段對學生的考核,增加了綜合素質評價內容,這是非常明顯的素質教育措施。上海80%的學校都建立了創新實驗室等措施,建立了1800多個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加強了素質教育。

第三,促進了學業水平考評改革。過去考試門類是固定搭配,現在是動態組合,發生了變化。

第四,帶來了新的挑戰。試點中也面臨一些問題,比如說學生自主選課空間究竟多大才合適,這可以做定量分析,選擇的課太多,學生選擇的壓力就會增大。還有選修難度係數怎麼設計,這是需要考慮的。比如說簡單的課程選課人多了,難度較大的課程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會影響選擇的數量。而難度較大的課程往往都是基礎性課程,是需要加強的。另外,走班上課怎麼組織?對老師的工作量怎麼樣設定?還有學校管理怎麼辦?怎麼樣改革?這些都是新問題。

目前,上海、浙江已經在試點基礎上完善了考試招生改革方案。去年,在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四個省市啟動了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他們有效吸取了浙江和上海改革的成功經驗,注意到了他們試點中新出現的一些問題。目前,教育部正在配合指導這四個省市完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方案,組織力量研究,破解這些問題。

此外,今年還有17個省份要開啟改革進程。陳寶生說,對這些省份,目前正在評估,教育部的基本態度是實事求是、不湊數,條件達到了就批准啟動,條件達不到就創造條件,達到了再上。時間服從質量,堅持質量導向、問題導向,確保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取得成功。

杭州做法

2017年6月,浙江首次新高考開考。從2017級高中學生起,學考與選考實行分卷考試;考試安排在每年1月、6月舉行。浙江省新高考不分文理,實行統一高考與高中學考、必考與選考相結合,考試科目採取「3+3」模式。2017年11月,《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深化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的若干意見》發布,確定物理科目實行保障機制,6.5萬人是底線。

家長聲音:

@凌言碎語:新高考,出發點真的很好,但是身在其中才感受到切膚之痛啊。選擇的焦慮,有限的時間,無限的題量。對於藝術生而言,要堅持夢想就更是難上加難。寒暑假也全然沒有寒暑假的滋味,每天沒日沒夜做作業,四-六小時練琴,想看本喜歡的課外書已屬奢侈。但是,我相信經歷過浙江新高考的拉拉內心會更豐盈,更堅強。就像她對牛牛小朋友說得那樣:「以前姐姐覺得中考很恐怖,但是現在讀了高中,覺得中考根本不算什麼,高考更可怕。也許等姐姐參加完高考,會覺得高考也不算什麼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優秀原創動漫作品版權開發獎勵計劃在京啟動
2017年國內購書人群超過1億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