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珠的製作工藝

天珠的製作工藝

天珠是蝕花瑪瑙珠的一種,其工藝也是蝕花工藝中最為複雜最為精美的一種。蝕花瑪瑙工藝起源於公元前2600年前的印度河谷文明,公元前1500年後印度河谷文明衰落之後,蝕花工藝一度銷聲匿跡。幾乎沒有出現在考古資料當中。直到公元600年前後,鐵器時代的到來和各個文明城邦的興起,貿易繁榮,手工興盛,蝕花瑪瑙工藝悄然復興,並衍生出新的工藝類型。天珠最早就出現在這樣的情況之下。

儘管對天珠的原產地仍是基於非正式資料的推測,但是天珠的製作工藝在理論上是可以解釋的。製作天珠所使用的是蝕花工藝「抗染」法的辦法。用的是鹼性溶液對石頭進行浸蝕染色。

天珠的材料不同於印度河穀類型的蝕花瑪瑙,天珠使用的是纏絲瑪瑙,而印度河穀類型的蝕花瑪瑙使用的是紅玉髓。並且兩種使用的是不同的蝕花工藝類型。印度河穀類型的紅玉髓瑪瑙使用的是畫花工藝。而天珠使用的是抗染工藝。

以下將天珠的工藝過程進行復原描述:

1、成型。將纏絲瑪瑙加工成珠子成品的形制,此時的珠子仍舊是天然纏絲瑪瑙的質地。

2、白化。將珠子浸入染劑中進行白化,此工序將造成珠子整體白化,纏絲瑪瑙的天然纏絲瑪瑙樣被掩蓋。

3、畫花。至純天珠所使用的是「抗染」的辦法,即使用抗染劑在已經白化的珠體上畫上所需要的圖案,抗染劑覆蓋的部分便是最後呈現白色圖案的部分。

4、黑化。待珠子上的抗染劑風乾後將珠子浸入鹼性溶劑(染色劑)中,對珠體進行第二次染色,此溶劑(染色劑)最後將在珠子表面呈現黑色或棕色的效果,與抗染劑覆蓋的線條部分形成黑白圖案對比。

5、焙燒。將經過鹼性溶劑黑化過的珠子進行風乾,放入炭火中焙燒,焙燒的時間一般是待炭火逐漸冷卻之後,將珠子取出。

6、打磨拋光。打磨掉珠子表面乾結的溶劑,對珠子經過精細打磨和拋光處理。

7、打孔。天珠一般是完成蝕花工藝之後再打孔,孔壁有螺旋紋。最後,到成品進行流通出售。

必須提到的是天珠的白化工藝。這一工藝流程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白化珠體不僅僅是為了給基底材料(纏絲瑪瑙)改色,從珠體白化之後的質感來看,白化工序一定程度改變了石頭的質地以使其更加容易著色和施加圖案。白化的效果取決於工藝水平、染色劑的配方和工藝過程中的人工控制。

由於瑪瑙本身密度的不同造成染色劑對其侵蝕程度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質感。有些珠體最後呈完全不透明效果,而有些呈半透明效果,這些不同的效果在成品天珠的珠體上都能觀察到。當工藝不夠完善、白化不夠徹底的時候,纏絲瑪瑙的天然紋樣仍舊殘留在珠體上。

天珠白化之後,使用抗染劑覆蓋的圖案部分,然後進行第二次染色-------鹼性染色溶劑「黑化」。現今所見的天珠,大致分為兩種色彩對比,一種是黑地白化的對比效果,另一種是棕色底色與白色圖案(或牙黃)的對比效果,這兩種底色應該出自不同的染色劑配方。

最後,關於傳承的問題。由於對傳統的偏愛,尤其是對古老傳統的浪漫想像。但事實上,單純的直線式的技術傳承是並不常見的,特別是像天珠這種跨越數個文化背景和歷史階段的手工藝品。現今,製作得更加精緻的還屬「台灣天珠」。無論是哪種工藝,得到名族信仰的支持,它都被賦予古老珠子同樣的神奇意義!

END

佛系二維碼

千千萬萬的公眾號中

能被你識別都是緣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格有物 的精彩文章:

天珠的分類原則

TAG:古格有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