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彩虹下撐起一片藝術天堂

彩虹下撐起一片藝術天堂

杭州是一個與傘結緣的城市。江南的煙雨,讓這座古城猶如一個夢幻中的仙境,秀美的西湖也在斜風細雨中更加空明靈秀起來。微雨如織,湖水似鏡,傘影滿堤,煙迷水綠,形成了一幅流動的畫卷。

「西湖之花」的前世今生

西湖綢傘,以竹作骨,以綢張面,輕巧悅目,式樣美觀,攜帶方便,素有「西湖之花」的美稱。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雨傘的國家,傘的歷史非常悠久,據說4000多年前的黃帝時代就已製作,《史記·五帝紀》中就有關於傘的記載。

相傳,在春秋時期,著名工匠魯班之妻雲氏創造了手提傘:「劈竹為條,蒙以獸皮,收攏如棍,張開如蓋」,當時被人們稱之為「簦」。它和扇一樣,最初是用鳥的羽毛製成;隨著絲織品的出現,才逐漸採用羅絹作傘;到了後魏時期,傘被用於官儀,老百姓將其稱為「羅傘」。官階大小高低不同,羅傘的大小和顏色也有所不同。皇帝出行要用黃色羅傘,以表示「蔭庇百姓」,其實主要目的還是為了遮陽、擋風、避雨。

由於傘開始的時候多為絲帛製成,價格昂貴,一般百姓大都買不起,雨天只能戴斗笠或者穿蓑衣。漢代造紙術發明後,人們採用較為廉價的塗上桐油的紙來制雨傘。江南地區氣候潮濕多雨,對傘的需求遠比其它地方要大得多,傘一出現就受到了人們的歡迎,杭州的制傘業也很早就開始發展起來。大約在唐宋時,紙制油傘開始於民間普及。《白蛇傳》中,一把油紙傘成為許仙和白素貞傳情的工具。到清代,更是出現了精工彩繪的花傘,更為精巧別緻。

隨著對外開放和交流的日益擴大,傘逐漸傳到了國外。唐朝時,日本先後向中國派出了19 批「遣唐使」,多 500 餘人,其中有醫師、畫師、音樂家及各方面的學者,他們到中國專門觀摩和學習中國文化,不僅把中國的曆法,天文、音樂、美術等文化帶到了日本,也把包括制傘工藝在內的多種生產技術、製造工藝帶到了日本。十六世紀中葉,傘傳入了英國,隨後傳遍歐美及世界各地。

如今名滿的天下的西湖綢傘創製於民國21年(1932年),據杭州志-工業篇記載,西湖是在杭州著名的都錦生絲織廠老闆都錦生的帶領下創作的。關於它的研製還有著一段曲折的經歷,為了開闢實業救國的道路,都錦生在1928-1929年間幾次東渡日本,廣開眼界,大有收穫,他從日本風行的陽傘得到啟發,設想如果用西湖風景的綢面作傘面,製成一柄柄美麗的西湖綢傘,豈不大受歡迎?都錦生訂購了一批制傘用的鋼骨,回國後他請來了能做傘的蘇州老師傅,又用法國電力機織造喬其紗傘面,製成了鋼骨陽傘,卻因為不實用而不受顧客歡迎;隨後,都錦生又與職工一起將雨傘改成晴雨兩用傘,由工人祝祥源織造絲綢傘面,傘面採用噴花、繡花工藝製成,這種傘造型精美,感興趣的顧客不少,但因為採用了進口鋼製傘骨,成本不菲,每把售價高達十幾元,仍然很少有人問津,銷路不佳,只得最終停產。

但都錦生還是不願意放棄,1932年,他又考慮到能否用毛竹作為傘骨來制綢傘,這樣就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於是,他從富陽雞籠山訂來竹子,先後請富陽、溫州的制傘藝人解決了綢傘傘骨的製作困難,傘面裝飾也歷經波折,最後終於以西湖風景圖案,用刷花工藝在傘面上裝飾,終於,絲織廠工人竹振斐制出了第一把杭州綢傘。這種傘直徑不過2.4尺,用富陽淡竹作傘骨,每把36支傘骨,傘面有12種不同顏色,繪有西湖十景的圖案,當傘收攏時,彩色的圖案被收迭起來,外貌象一段淡雅的圓竹。這種綢傘上市後,立刻受到了人們的歡迎,風行一時。因其傘面採用杭州絲綢,並飾有西湖風景圖案,故稱「西湖綢傘」。在創製成功後,為擴大影響、打開市場,都錦生特邀上海電影明星胡蝶等人來杭為「西湖綢傘慶典」揭幕和作廣告, 引起了強烈的反響,自此,西湖綢傘揚名全國。

獨特的製作工藝

西湖綢傘的選材極為考究,製作精巧。它的傘面採用特製的杭州絲綢,這種傘面綢薄如蟬翼,織造細密,透風耐曬,易於摺疊,色彩瑰麗,單是染色就有湖色、墨綠、果綠、桔黃等20多種,描繪的圖案有西湖十景、古代仕女、龍鳳、奔馬、梅雀、蝴蝶等數十種,考究的傘面甚至採用都錦生織錦製作,是其它傘所望塵莫及的。

一把精工製作的西湖綢傘生產過程有18道工序,技術要求嚴格細緻,主要分為選竹、制傘骨、上傘面三大階段。

選竹,俗稱「號竹」。浙江地區竹源非常豐富,種類多達百餘種,但適合劈制傘骨的卻惟有淡竹一種。淡竹具有竹筒瘦長、竹節平整、質薄細膩、色澤玉潤的特點,是劈制綢傘傘骨的上等優材。每年白露前,傘廠會派出有經驗的老師傅,到富陽、餘杭,奉化,安吉,德清等淡竹產地,翻山越嶺,在竹林中尋覓,挑選具有三年以上竹齡,粗細在4-5公分,竹節上下間隔在25-26公分之間,色澤均勻,沒有陰陽面和斑疤的江南淡竹,每株僅取中段2至4節作傘骨。過嫩、過老、過大、過小的竹都不能要,這樣優質的淡竹數量不多,所以取材頗為困難,真正是「百里挑一」。這種竹的竹篾質地細膩,色澤玉潤,烈日曝晒也不會彎曲,而且具有竹筒瘦長、竹節平整的特點,是劈制綢傘傘骨的上等材料。

制傘骨。把一根挑選好的淡竹加工成傘骨要經過擦竹、劈長骨、編挑、整形、劈青篾、銑槽、劈短骨、鑽孔等到十多道工序。一把綢傘35個根骨,每根骨4毫米寬。如果把一段竹劈成了36根,就需要「抽骨」以保持竹筒圓潤,竹節平整。劈青蔑時須做到篾青、蔑黃厚薄適當、勻稱,不得混雜。

上傘面要經過縫角、綳面、上架、剪綳邊、穿花線、刷花、折傘、貼青、裝桿、包頭、裝頭、裝柄、打釘口等十幾道工序,道道工序都有必須全神貫注,不得馬虎。比如穿花線,一把傘要在細密的縫隙中穿針走線,來回交叉編製網紋, 共穿296針,工藝之精湛、製作之細膩,令人嘆為觀止。貼青時則要求製作者將每支竹骨的青皮,一支不錯地膠合到原配傘骨的綢面上,以使傘面收攏後又回復成一支天然竹節。這樣製成的傘重量只有半斤左右。收攏時,彩色的綢面不外露,傘骨恰好還原成一段淡雅的圓竹,結節宛然,十分樸素大方。撐開時,傘面五光十色,有的緋紅如旭日一輪,有的蔚藍同晴空一色,有的青綠象碧水一泓,如果再描繪上西湖圖案,真是巧奪天工、美不勝收。

一把製作精良的上等西湖綢傘,用行話來說就是要達到「三齊一圓」的標準,即頂齊、節齊,邊齊,收攏圓渾,回復成一段天然的竹節。

最後,西湖綢傘上還要配以「三潭印月」的潭為造型的木雕傘頂,傘柄也要選用堅硬細密的木材雕刻而成。傘柄的造型,除了注意在藝術上變化外,還講究手感舒適,線條流利。同時,花線的穿制、傘扣的造型饒有民間色彩,也烘託了綢傘的美感。再高檔點的西湖綢傘,傘頂和傘柄則鑲以牛角等材料,品位高雅,獨具杭州韻味。

在發展中綻放出新的光芒

西湖綢傘由於選料得當,製作精細,別出心裁,一上市就受到了人們歡迎。1935年後,除都錦生絲織廠生產西湖綢傘外,原參加試製和生產的部分人員離廠自辦作坊,綢傘生產技藝就傳出廠外,流向社會。綢傘創始人之一竹振斐開設了杭州第一家專門製造綢傘的作坊,這就是當時著名的「竹氏傘作」。至解放前夕,西湖綢傘廠(作)共有6家,由於該產業先後遭受戰亂和貨幣貶值的影響,發展極為緩慢,後期幾乎陷入停頓,1949年僅生產了3850把。

建國後,在政府的關注下下,到1953年,生產廠(作)增至9家,其後為擴大生產,相繼組織綢傘聯營處、合作生產社,1958年9月又集綢傘生產廠、作於一體,建立西湖綢傘專業生產廠——杭州西湖綢傘廠。為了提高質量,增加花色品種,1960年,杭州市工藝美術研究所設立了西湖綢傘研究室,綢傘創始人之一、杭州市政協委員竹振斐被聘為研究室主任,他與夫人游靜芝女士一起先後共培養了21名西湖綢傘技藝人員,這些人員均成為杭州西湖綢傘生產的主要技術骨幹,對西湖綢傘的生產、發展、提高、技藝傳授,作出了很大的貢獻。竹振斐對綢傘的刷花、傘面裝飾、頭柄造型、使用性能等,進行大膽改革和創新,使西湖綢傘的質量有了很大提高。西湖綢傘的發展到了頂峰狀態,產量大大增加,歷史上最高年產量達60萬把,並遠銷海內外,深受人們好評。

當年尼克松訪華,就收到過一把西湖綢傘,這把傘的製作者叫屠家良。如今屠家良已經去世,西湖綢傘的工藝也幾乎失傳。最近,屠家良的家人聽說杭州在籌建中國傘博物館,於是,他們就把老先生留下的綢傘作品、製作工具等捐贈給了博物館,希望能把幾近失傳的傳統工藝介紹給更多的人。

後來,西湖綢傘被視為「四舊」,受到了衝擊,曾經陷入被迫停產的困境。最後,只有杭州市工藝美術研究所綢傘研究室還在堅持,成為唯一的生產單位。但曾經讓人們為之流連不已的「西湖之花」並沒有就此淡出,而是在默默發展著,創新著,待機而動。終於,在1990年第9屆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評審會上,由杭州市工藝美術研究所研製的傳統工藝品西湖綢傘,以嶄新的面貌參評,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創作設計一等獎,再一次綻放出令世人驚艷的光芒。

在杭州市政府有關部門的關注下,西湖綢傘被列入「首批杭州市傳統工藝美術重點保護品種和技藝」。 隨後,西湖綢傘不斷開發出新的產品,多次獲得世界華人專利技術博覽會金獎、杭州市優秀旅遊商品金獎等獎項,2008年被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此特在杭州籌建了首個中國傘博物館。

如今,西湖綢傘的品種已有10多種。按用途分,有日用綢傘、兒童綢傘、彩虹綢傘、舞蹈傘、雜技傘、晴雨兩用傘等;以傘面圖案的形式可分為刷花傘、刺繡傘、繪畫傘。在傘面上刷花、繪花和繡花,俗稱綢傘工藝中的「三花」。由於研製方法創新與變幻,它們又各自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各有獨到的妙處。刷花多以杭州西湖風景為題材;繪花採用中國傳統國畫的技巧,以仕女、花鳥為主,配合秀麗的西湖山水。杭州市工藝美術研究所將「京劇臉譜」、「皮影戲」、「紅樓夢十二金釵」、「百子圖」等引入綢傘,創作出了不少富含民族特色的品種;繡花更是題材多樣,工藝精細,有手工刺繡和機繡兩種,都用針細膩,色彩鮮明,綉技精湛,具有良好的藝術效果。隨著刺繡和機繡工藝的發展,雙面綉也被用到了傘面上,刺繡雙面繡的「富貴圖」、「寒梅圖」等,機繡雙面繡的「金魚戲水」、「四季花」等,為西湖綢傘增添了不少藝術神韻。這些新品種的開發,帶動了西湖綢傘產業的發展,讓古老的「西湖之花」再一次煥發出青春。

西湖綢傘以濃郁的江南風味和秀麗典雅的藝術神韻聞名遐邇,猶如一朵絢麗的奇花異卉,盛開在「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西子湖邊,為這座「生活品質之城」增添了一抹靚麗的色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建築之居家風水
趁餘生還未 屈指可數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