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能吃又不胖是種怎樣的體驗?

能吃又不胖是種怎樣的體驗?

大家的朋友中一定有個人,無論怎麼吃都不會胖,是不是羨慕嫉妒又無可奈何?

望著自己吃多少胖多少的身軀,心中升起一絲悲涼。從自然選擇學說角度來看,遠古時期,人類經常會面臨幾天甚至十幾天都沒有食物的境地,這種情況下,脂肪多和脂肪增速快的人更容易生存下來,不被環境淘汰,最終將這種基因遺傳給後代。因此,現代社會大部分人都是吃多就會變胖的「倖存者」。不過現在而言,瘦的人才是疾病發生率最低、壽命最長的人。

我們的身邊還是有「光吃不胖」的人的,瑞典科學家Fredrik Nystrom教授進行過一項的過度飲食試驗,他招募了10名在平時「怎麼吃都不胖」的人,讓他們每天攝入過量飲食,進行為期4周的自身前後對照試驗,每周觀察記錄體重變化情況。4周後,所有志願者的體重有上升,但沒有一個志願者出現臨床型超重。結束後不久,這些人又很容易的瘦回去了。可以看出來,他們的體重是在圍繞著一個值上下波動。

為什麼有的人光吃不胖,有的人卻吃很少都會胖?

肥胖是遺傳和環境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的結果,我們的身體傾向於在一定範圍內調整體重,這就是所謂的調定點(Set-point Theory)。每個人的大腦都會認為體重在某一個值時是正常的,當你的體重高於這個點時,大腦會發出神經信號,限制食慾、調節激素、提高代謝率等,最終讓體重回到Set-point。當你的體重低於它時,大腦又會經常發飢餓信號,讓你不停地想找東西來吃。光吃不胖的人,可能他的調定點比較低,因此表現為怎麼吃都不長肉。

調定點決定體重?那胖子們豈不是沒有希望了?

不,調定點是可以改變的。有胃旁路手術的證據表明,某些外科手術(如胃腸道手術)會改變調定點,因此導致了持續的病人體重減少。調定點除了受遺傳影響之外,還受到營養平衡、能量消耗、神經內分泌、胃腸激素、運動等因素影響。通過長時間的飲食調節和運動,可以提高代謝率,降低調定點,而且不受身體的抵抗。就是說你的大腦會逐漸認為瘦體重的狀態是正常的,你也可以變成一個吃不胖的人。

那調定點低的人可以胡吃海喝了?

也不是,就像胖子的調定點可以降低一樣,瘦人的調定點也可以提高。如果你是一個光吃不胖的人,擁有低調定點的先天優勢,但你絲毫不注意飲食,也不愛運動。長期處於能量正平衡,攝入能量>消耗能量,大腦調節代謝的速度跟不上能量累積的速度,調定點就會提高,來適應你長期額外攝入的能量。因此,長期光吃不胖的人,是不存在的。

如何降低調定點?

如果你的調定點較高,該怎麼降低呢?堅持飲食調節但要保持營養平衡,降低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至50%左右。避免久坐,有效運動,提高代謝率有利於降低調定點。無論是飲食調節還是運動都要長期堅持,只有在長期保持瘦體重的情況下,大腦才會認為這個體重是你的最佳體重。

除了 Set-point 之外,你那些「光吃不胖」的朋友,也有可能是跟你在一起的時候猛吃,但在平時習慣吃得很少,總能量不超標,因此在你看來怎麼吃都不胖。還有可能是他/她非常活潑好動,無形中增加了能量消耗。想要做一個能吃不胖星人,還要功在平時,飲食限制+多多運動。

更多趣聞,請點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堅谷早餐 的精彩文章:

TAG:堅谷早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