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糖尿病和肥胖,全球癌症負擔增加的「幫凶」

糖尿病和肥胖,全球癌症負擔增加的「幫凶」

學術前沿


有明確數據表明,在過去的近40年中,全球糖尿病和肥胖患病率呈顯著增加1,2。近年來,有研究數據提示,糖尿病為包括結直腸癌、胰腺癌、肝癌、膽囊癌、乳腺癌以及子宮內膜癌等6種癌症的危險因素3。高BMIBMI25kg/m2)亦與12種惡性腫瘤,包括結直腸癌、膽囊癌、胰腺癌、腎癌、肝癌、子宮內膜癌、絕經後乳腺癌、卵巢癌、賁門癌、甲狀腺癌、食管腺癌以及多發性骨髓瘤之間存在因果關係4。現對其關聯進行簡述。
糖尿病與癌症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發布的數據顯示,到2040年,全球成人(20-79歲)糖尿病患病人數將由2015年的4.15億上升至6.42億5很多研究結果都提示糖尿病和特定部位的惡性腫瘤發病風險及其死亡風險具有相關性6。Larsson等對16項病例對照研究和隊列研究結果進行分析,發現了糖尿病和增高的膀胱癌風險之間的聯繫7。糖尿病與多種癌症發病風險升高之間的具體機制還在不斷研究中,以子宮內膜癌和乳腺癌為例,2型糖尿病進展中,隨著胰島素抵抗增加,繼而出現高胰島素血症,而高胰島素血症,可能使得血清中性激素結合蛋白產生量下降,致使女性體內睾酮量和循環中的雌激素含量增加,從而引發子宮內膜癌及絕經後乳腺癌發病風險增加8
肥胖與癌症
2008年發表於柳葉刀雜誌的一篇文章系統評價了肥胖與癌症之間的關係,研究者檢索了截止2007年11月的221個資料庫、141篇文章,對涉及全身15個部位20種腫瘤的前瞻性與觀察性研究進行了分析。該研究結果顯示,男性BMI每增加5 kg/m2,食管腺癌的發病風險增加52%,甲狀腺癌的發病風險增加33%,結腸癌發病風險增加24%,腎癌的發病風險增加24%9。肥胖促進癌症發生的相關機制目前尚未明確,可能的機制包括:引發炎症反應、胰島素抵抗、腸道微生態失調等10。
糖尿病、肥胖與癌症11
Pearson-Stuttard等於2018年2月在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上發表了一項研究,對單獨高BMI、糖尿病以及二者疊加,這三種情況下對癌症發病影響進行了統計分析。研究者測算了2012年175個國家的1400多萬例新發癌症中的12種癌症人群歸因分值(Population Attributable Fractions,PAF)*,假設暴露於糖尿病或高BMI與癌症發病率之間存在10年的滯後,匯同已公布的危險因素之相對風險度,分別計算出糖尿病和高BMI對於全球癌症負擔的影響。且採用獨立模式(假設糖尿病和高BMI對於癌症均為獨立危險因素)和保守模式(假設糖尿病和高BMI致癌過程的病理生理學完全重合),研究糖尿病和高BMI兩種風險因素及其疊加對於全球癌症負擔的影響。本項研究排除混雜因素,且按患者年齡、性別、地區等參數進行分層研究,數據來源於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數據及高質量薈萃分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癌症 的精彩文章:

不注意這些,癌症會成為兒童最大殺手
遠離癌症從預防做起,你必吃的9款美食!

TAG:癌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