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深汕特別合作區歷史探尋,南宋王朝復興的希望之地

深汕特別合作區歷史探尋,南宋王朝復興的希望之地

深汕合作區歷史探尋

南宋王朝復興的希望之地

文/金戈鐵馬項昂之

深汕特別合作區,毗鄰美麗的紅海灣,紅海灣15年我去過一次,深深為紅海灣的海景所吸引。16年4月,我派駐來合作區工作,因為工作需要,很快我就基本跑遍了整個合作區,對合作區的地勢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

在工作空閑之餘,我常常倚在管委會大樓的窗戶上吹風,眺望遠方的324國道和連綿不絕蔥蔥鬱郁的山丘。因為自少年起熟讀戰史的緣故,我的直覺經常告訴我,如此形勝的地形,歷史上一定發生過什麼。

合作區背山面海,北面是連綿不絕海拔不低的山丘,南面則是浩瀚的海洋,中間是狹長肥沃的平原。或者如小漠、赤石,形成出口狹小的封閉平原。

封閉險要,山環水繞。

我工作十年,自問也是走南闖北去過不少地方,可是如此地形險要的地方,則是第一次見。

當然,我也很熱愛我的本職技術工作,所以最初,也就沒往深處多想。後來因為一次偶爾的機會,我知道了南宋皇帝來過鵝埠鎮避險,後來又知道了令我更震驚的事情,民族英雄文天祥,就是在毗鄰合作區的海豐縣被俘虜的。

史料浩瀚,我對南宋史料了解也有限,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有幸找到了近些年出版的《海豐縣軍事志》,讓我得以對南宋朝廷在海豐的流亡歷史有所了解。

「公元1276年初,臨安陷落,宋朝王室一路逃亡,於年底來到了廣東海豐,並在當地過年。南宋王室可能是看中了這裡優越的地理條件,在這裡逗留了一年多,主要活動在今天的甲子,可塘,鮜門,鵝埠一帶,今天仍然能在這四個鎮找到不少南宋王朝的古迹。

1277年12月,宋端宗在鮜門、鵝埠一帶遭到元兵襲擊,大隊人馬轉進到地形十分有利防守的小漠鎮,這才躲過元兵的追擊。元兵退散後,南宋王室將戰死的將士埋葬在鵝埠獅山離主峰不遠之處。大概受到此次襲擊的影響,南宋朝廷離開海豐,多次輾轉,最後逃亡到了崖山。

1277年冬天,組織各地義軍抗元的文天祥也率部來到海豐,打算與南宋王室會師,主要駐紮在鮜門鎮以東十幾公里外的長沙灣,以此地為基地近一年,1278年12月20日中午,正當宋軍做飯之際,元軍千餘騎兵突然掩襲而止,俘虜了文天祥,海豐人民為了紀念這位民族英雄,在縣城內建有文天祥公園。

1279年三月,在崖山的南宋王室與元軍海軍決一死戰,不幸失敗,南宋王朝從此滅亡。」

在管委會一號樓的展廳,我偶爾看到赤石鎮有個地方叫做古宋城,合作區這片熱土之上,想必有不少當年大宋王朝的遺民後代吧。

當年被南宋朝廷和文天祥選做復興基地的此地,是否會崛起為沿海的一顆經濟明日之星呢,我們拭目以待。

立足深汕,聯動汕尾

建設深汕新城,我們是認真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汕之窗 的精彩文章:

TAG:深汕之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