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夏娃理論」是什麼,這個理論認為人類起源於14萬年前左右的非洲

「夏娃理論」是什麼,這個理論認為人類起源於14萬年前左右的非洲

從「夏娃理論」看人類的起源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們仰望浩瀚的星空:宇宙真的是太美妙了!

眾多的星星似乎在我們面前連成了一個巨大的問號,深深地敲在了我們的心靈深處:我們到底從何而來?今天,似乎有一種學說為我們帶來了希望,這就是「夏娃理論」。

「夏娃理論」認為人類起源於14萬年前左右的非洲,並擁有一個共同的母親——夏娃

(夏娃這個名字取自於《聖經》),但我們可能不止擁有一個父親。「夏娃理論」是現代分子生物學發展的產物。20世紀,人們發現了細胞中的線粒體;1963年,又發現線粒體中也有DNA。線粒體DNA在許多方面不同於細胞核DNA:在外形上,線粒體DNA是雙線環狀,而不是線狀;人體細胞中的線粒體DNA僅為16569個鹼基對,一個人體中約有1016的線粒體DNA分子;線粒體DNA中基因為37個;在高等動物中,線粒體DNA的進化速度比細胞核DNA要快5倍~10倍;最重要的是,線粒體DNA的遺傳方式十分獨特,即嚴格的母系遺傳。脊椎動物精子中的線粒體DNA不會進入受精卵,即使有個別進入,也會很快分解。所以子代的線粒體DNA只來自母方,父方的線粒體DNA不會遺傳給子代。

20世紀80年代,人們運用10餘種限制性內切酶,確定了人類線粒體DNA的基本順序(又稱劍橋順序)。人類的線粒體DNA共有441個限制性切點,其中63%的位點是恆定的,37%的位點則是可變的。

20世紀80年代中,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威爾遜遺傳小組研究了世界不同種族居民的線粒體DNA,發現全人類的線粒體DNA基本相同,差異很少,平均歧異率為0.32%左右;而線粒體DNA又是嚴格的母系遺傳,因此,從邏輯上說,現代世界各種族居民的線粒體DNA最初都是從一個共同的女性祖先那兒遺傳下來的。威爾遜遺傳小組通過追溯不同種族線粒體DNA的原型,確定了現代人類線粒體DNA的發展譜系。

他們發現,現代人類的線粒體DNA可以分成兩大類,第一類僅見於一些非洲人中,第二類則分布於包括其他非洲人在內的所有種族中。而第二類線粒體DNA的最初源頭也在非洲人中,也就是說,現代人類的線粒體DNA均來自非洲的一位女性,她是各種族人類的共同祖先。同時,在現代各種族中,非洲人之間的線粒體DNA差異最大,這表明非洲人的線粒體DNA中積累的突變最多,非洲人是最古老的種族,從而也證明了非洲人是最早出現的現代人類。

如果「夏娃理論」是正確的,那麼有一個細節需要追溯:如果人類只有一個母親——夏娃,那麼她的後代一定會出現近親繁殖,而近親繁殖的後果就是下一代的身體機能會遭到嚴重的破壞。從這一點上看,夏娃的後代能夠生存並繁衍下去的機會似乎並不大,有可能第一、二代人已經死了,第三代人類在還沒有繁殖能力前就夭折了。

唯一能夠消除這種矛盾的理論,就是認為夏娃的壽命和衰老周期比現代人類長得多,其性成熟期也很長,這樣才能提高第三代人類的存活率。但這種高壽的基因會因近親繁殖而發生小的異變,這樣,三代、四代、五代……人類的壽命和免疫力逐代降低,但降低的速率是逐步減小的,到了一定的時候人類的壽命和免疫力才達到一個飽和值。也就是說,我們現代人類的100年左右的壽命只是一個最小值,而且我們的衰老周期也縮小了。

《聖經》中描述:亞當活了930歲,他後代的壽命卻逐代減小了。這和我們前面的推理幾乎是一致的。不論《聖經》的對與錯,我們來看一下這樣一個事實:近年科學家擔心溫室效應會加速南極冰川的融化,從而造成大量的陸地被海洋吞沒。《聖經》中諾亞方舟的故事就是一個有關大洪水淹沒陸地的災難:這是否和溫室效應有關呢?我相信人們總會有自己的看法。「夏娃理論」似乎為「人類從何而來」帶來一把鑰匙,使我們得以理性地推測一些東西;但也帶來了一些諸如倫理和道德方面的新的問題,這些都有待於我們去進行深入的研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宙百科探秘 的精彩文章:

剛剛發射第266次長征火箭,搭載了張衡一號,還有馮侖的新玩具

TAG:宇宙百科探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