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知而不問是修養,知而不言是智慧

知而不問是修養,知而不言是智慧







人生旅程中,沒有人會一直保持順風順水。誰都難免有敗走麥城的時候,也難免有陷入低谷的時段。




有些人的不幸,需要你的關心和安慰;而有些,卻只是需要別人的假裝不知。他需要幫忙時,自然會和你訴說;如果人家不願說,你裝作一無所知,最好。



此時,明知不問,是為人處世的智慧;和善的無聲揮灑,也是你最好的修養。千言萬語,不如不問,不如不言,才是最大的安慰。





與人交往,彼此難免都有露拙的時候,而此時若不顧談話對象,尤其當面對心胸狹隘之人時,看破就說破,很容易禍從口出,好心變成驢肝肺。




三國時的楊修,很聰明,能看破曹操的心思,要命的是他管不住嘴,屢次把曹操的意圖解釋給別人聽,搞得領導很下不來台。最後曹操找了個機會,將楊修殺了。






用其所長,避其所短,


作之不止,乃成君子。




智者在給予批評或建議的時候,總能很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意見,既達到了目的,又顧全了對方的面子。



真正的修養,不僅是宏觀的道德,更有那些細節的溫度。有了這細節之溫,人與人之間充滿了溫情,生出了暖意,有了這細節之溫,凡事更加完美,更能感受到人性的尊嚴。




曾國藩以大學士、兩江總督治軍於安慶,開幕府攬人才,一時稱盛。有個叫楊長年的幕僚,寫了篇《不動心說》呈給曾國藩,曾國藩讀完,置於案頭。當時曾氏門下有一得意門生李鴻裔,看後就從旁題詩予以譏諷:「二八佳人側,鴻臚大鼎旁,此心皆不動,只要見中堂。」結果挨了曾國藩一頓狠批。曾說:「那些人以此為名,我就以此來要求、拘束他們。何必道破他們內心的想法呢?」誰的人性會純又純,粹又粹?







孟子說:「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俗話說:「揭人不揭短。」不管在什麼情況下,我們都不要揭別人的短處,在這個世界上不存在一點過失都沒有的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短處,雖然他們時刻都能看到,但是他們想盡量把短處隱藏起來,因為這是他們最不想讓世人知道的事情。







真正有修養的人,從來明知不問,因為他們知道:每個人都不想直面自己曾經的短處,那個時候的他們也是最脆弱的時候。




真正智慧的人,都懂得對的時間說對的話,即便知道真相,也不會貿然出口,因為知而不言才是大智慧。




當然,如果你若是能夠敢於直面自己的短處和脆弱,並且善於調侃自己,也是一種大智慧。




大家都在看 點擊即可閱讀






  • 莊子:回來做自己



  • 君子交絕,不出惡聲



  • 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 忘掉世間破事,好好活著,不鬚生氣



  • 孤獨讓你變得出眾,而非合群



  • 他們瘋癲紅塵,活出了真性情



  • 做點無用之事取悅自己



  • 莊子:樹不成材,所以長壽



  • 一切聚合離散都是因緣和合



  • 餘生,喜歡和真性情的人交往




點擊↓閱讀原文↓


許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一禪 的精彩文章:

極簡,看見美
學佛不僅僅是為了成為一個好人

TAG:每日一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