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萌寵大揭秘,從馴化到萌化

萌寵大揭秘,從馴化到萌化

喜歡狗子的朋友一定會注意到許多寵物狗的耳朵都是耷拉著的。如果你想知道為什麼它們的耳朵會下垂,那麼你有很多夥伴。畢竟,達爾文曾經對同樣的事情感到好奇。

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寫道:很可能馴化的狗很少受到危險的驚嚇,耳部的肌肉不經常使用,所以導致下垂。在9年後的《馴化下的動植物變異》一書中,達爾文列出了更多有這種變化的家養動物(如豬和羊),並寫到「無法豎立的耳朵肯定是馴化的結果。

在過去的一萬五千年里,我們的祖先馴養了數十隻野生動物,將它們馴化成為農場動物或寵物。為了使野狼發展成馴服的狗,選擇最不具攻擊性的動物或最溫和的動物進行繁殖。因此,順從是選擇的關鍵標準。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僅動物的行為發生了變化,而且它們的外觀也隨之出現 - 各種物種出現同樣的變化,總之就是越變越萌!

事實上,馴養或馴服的動物不僅比野生的動物耳朵更鬆軟,而且它們的鼻子也更短,而且它們的毛皮通常更蒼白,或者帶有彩色斑塊。在科學中,這套「萌化」特徵被稱為馴化綜合征。

科學家們對馴化綜合症的認識最早來自1959年在西伯利亞開始的一項實驗。蘇聯遺傳學家德米特里·比列耶夫開展了一項長期實驗,以確定他是否能夠選擇性地繁殖銀狐。

因為銀狐具有很強的侵略性,所以很難繁殖。比列耶夫從每一代新生兒中選出了最馴服的動物。隨著時間的推移,狐狸開始改變自己的行為:它們不僅容忍人們,而且是完全友善的。與此同時,它們的外表也發生了變化:皮毛呈現白色斑點,他們的鼻子變短了,耳朵垂下,尾巴變成了捲曲

比列耶夫和他的繼任者只用了20代 - 大約25年 – 就創造出一條從出生時就能被當作寵物的銀狐。對於研究進化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短的時間跨度。

但為什麼「馴化」會引起其他身體特徵的「萌化」?

對於「馴化綜合症」的解釋就在於神經嵴細胞,它是1868年由瑞士解剖學家維爾黑姆·希斯首次發現的,巧合的是同一年,達爾文出版了他近900頁的《馴化下的動植物變異》。

達爾文(左),維爾黑姆(右)

神經嵴細胞形成於早期脊椎動物胚胎髮育的脊髓附近。隨著胚胎成熟,細胞遷移到身體的不同部位併產生許多組織類型。這些組織包括色素細胞和顱骨,頜骨,牙齒和耳朵的部分 - 以及腎上腺,這是「戰鬥或逃離」反應的中心。

與其野生祖先相比,馴養的哺乳動物可能表現出神經嵴細胞的發育或遷移受損。當人類繁殖這些動物的馴養時,他們可能無意中選擇了那些輕度神經嵴缺陷,導致腎上腺變小或成熟緩慢。所以,這些動物不那麼就有攻擊性或者說溫順。

但神經嵴影響的不僅僅是腎上腺。除此之外,神經嵴缺陷可能導致某些皮膚區域的色素脫失(白斑),耳朵軟骨畸形(耳朵下垂),牙齒異常和頜骨發育改變(較短的口鼻),所有這些都在馴化綜合征中出現。

2018年,來自蘇黎世大學的研究小組在蘇黎世附近的一個穀倉中的野生小鼠身上觀察到了馴化綜合征。進化生物學家對住在空穀倉里的老鼠持續研究了約15年。他們定期向這些動物提供食物和水,並進行調查。

在十多年裡,這群老鼠發展出兩種不同的表型改變:棕色毛皮中的白色斑點以及較短的鼻子。研究人員觀察發現,小鼠逐漸失去了恐懼感,並且出現了馴化的跡象。然而,這種情況沒有任何人的選擇,只是因為經常接觸到人類。

這種自我馴化,偶然或者無意之中導致他們的外觀逐漸改變。進化生物學家認為,從狼到狗的發展最初也是在沒有人類積极參与的情況下開始的。住在人類附近的狼變得不那麼膽小和具有侵略性,成為馴化的第一步。

所以說,馴化從來都是雙方的事,你可以馴服我,前提是我也願意被你馴服!動物在馴化的過程中也算投人所好,一步步將自己變成了萌物!

/End.

掃描左側二維碼,添加生信者言小助手Anymore的微信號,即可加入生信者言交流群,生信大咖、測序同行、作者團隊,等你來撩!

歡迎關注生信者言微信公眾號。我們在喜馬拉雅FM、千聊直播平台也開設了乾貨課程,請在相關平台搜索並訂閱 「生信者言」,精彩內容襲來。

回復文字:果然科學,看一篇好玩的科普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信者言 的精彩文章:

會唱歌的80後博導Cell發文:基於網路的單細胞MCA分析
「血海」無涯,蚊子吸血也得學無止境!

TAG:生信者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