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你心中有了唯一,你就可以所向無敵

當你心中有了唯一,你就可以所向無敵

這裡是時光如一的第 12 篇文章

記得我高中的一個學長曾分享自己考上復旦大學的心得:原本貪玩愛熱鬧的他,在高三一年,幾乎斷絕了和所有好友的聯繫,閉關修鍊,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年後,如願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學——復旦大學。

當時聽完分享,我只有一個感慨:原來當一個人能做到完全沉下心來的時候,能迸發出這麼大的能量!

後來長大,這種感慨逐漸濃縮成一個詞:專註

01

專註就是聚焦於當下

Face book 創始人扎克伯格寫的關於時間管理的PPT第五條里講到,有多項任務需要完成,那麼請一個時間段內專心只做一件事。比如有ABCD四項任務,那麼先專心完成A,然後完成B,之後是C,最後是D。這種做事方法比把四件事情來回切換,穿插地做,效率要高得多。因為每兩件事情之間的切換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去重新投入的。會嚴重破壞你的專註力。

這就好比你正在看一部非常喜愛的電影 ,當你完全沉浸在電影情節中,忽然你旁邊的手機響了,等你接完電話思緒重新回到電影的時候,就需要先回憶一下,之前的電影情節是什麼來著,才能和接下來的情節銜接得上,對吧?

而且中間穿插事件時間越長,重新專註於前一件事需要的時間也就越長。

02

專註就是化繁為簡

白居易的詩婦孺皆知,原因就是:白居易每作一首詩,都要給不識字的老太太念念,老太太能聽懂的,就要,聽不大懂的,就改,改後也聽不懂的,就廢掉。

作為阿里巴巴的掌舵人,馬雲,實現以一個外行人的身份帶著一幫商業精英取得成功,靠的正是這個原則。

馬雲說:「我們的工程師和產品設計師設計出新產品,我都會試用,如果我不會用,那天下百分之八十的人跟我一樣不會用,馬上撤掉。所以,我們都把產品做得非常簡單。讓客戶使用越來越簡單,把麻煩留給我們自己,我們要讓中小企業真正賺到錢。」

事實上, 當他的客戶生意好了,賺到錢了,他的阿里巴巴自然也就跟著成功了。

當年蘋果曾經的CEO喬布斯,被逐出之後又被召回蘋果,百廢待興。首要任務就是要重新建立蘋果公司的品牌形象,重新獲得消費者的信心。

他把當時蘋果的13-14個業務部門大力精簡,剔除掉大部分業務,只留下來兩個核心業務,一個叫G4,一個叫iMAC。用一句被奉為經典的廣告「Think Different」,找到了那些一直支持和信任蘋果的消費者們,然後專精發展,重新創造出了蘋果的傳奇。

03

專註就是聚焦於心中理想

曾有歌手不明白,為什麼大家那麼偏愛朴樹:

「我們三年不露面,就被別人遺忘了,但朴樹消失了10年,大家依然喜歡他。」

「演唱會上,我們忘詞,就是一片噓聲,但朴樹忘詞,歌迷大喊『沒關係』。」

應該就是因為他身上藏著我們都曾擁有但又失去的純真吧。與其說大家是在偏愛朴樹,不如說是在以守護的方式,善待曾經那個真實而傲嬌的自己。

在他的追夢路上,他走的堅定而執著。

大學退學,然後每晚10點半,他就帶著吉他去小運河邊彈琴唱歌,第二天早上4點回來,風雨無阻。

後來加入了高曉松和宋柯的麥田。1999年起,朴樹陸續推出專輯《我去2000》《白樺林》《那些花兒》《生如夏花》等歌,火得一塌糊塗,橫掃國內各大獎項。身價迅速攀升於國內第三名。

別人一紅,就拚命「包裝自己」和「商演撈金」。

只要如此,成為天王那是很簡單的事。

只要如此,成為億萬富豪也是簡單的事。

但他很奇葩:厭惡宣傳、厭惡商演、厭惡包裝。經紀人鄧小建跟他的對話通常是這樣:

小建:「他們下周六想約你演出,行嗎?」

朴樹:「不行,我下周六可能有病。」

小建:「我靠,這你都能預料?!」

後來,為了公司,他試著違心接受訪談,各種商演。名出了,錢賺了,他卻只覺得更痛苦了。終於他得了抑鬱症,他經常在半夜裡偷哭:「我瞧不起我自己。」連續幾年,他拒絕再寫歌,因為身處嘈雜喧鬧的娛樂圈,他已聽不到內心真正的聲音。

」高曉松說:「朴樹寫歌,寫的不是生活,而是生命。」

2009年,合約到期後,他沒有續約。他想認真想清楚一些事情:「我是誰?我該做什麼?生命到底該是什麼樣子?我究竟該如何與這個世界相處?」為了尋找答案,他瘋狂地讀書並一次次反思,終於開始和這個嘈雜喧鬧的世界慢慢和解:

「這個世界並不只是我一個人的。」

「這個世界並不是專門為我設計的。」

「既然無法改變這個世界,那我只要做好自己就行了。」

他終於在外界與自我之間找到了一個平衡。

於是在沉寂四年之後,就有了那首迅速刷爆了微信朋友圈的《平凡之路》。而這首歌,朴樹寫的是正是他自己。

「我曾經毀了我的一切,只想永遠的離開。」

「我曾經問遍這個世界,從來沒得到答案。」

「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顧城有句詩:一個人應該活得是自己並且乾淨。

他很喜歡,他做到了。

如果你看著周星馳的電影長大 ,一提起他,你想起的第一句台詞會是下面中的一句么?

「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擺在我的面前,我沒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時候才追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此。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重新來過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子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給這份愛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大話西遊]

「根本就沒有什麼食神,或者說,人人都是食神。」[食神]

「只要你說我行,就算全天下的人都說我不行,我也不在乎!」[大內密探零零發]

「我想說的是,其實我是一個演員,我的名字叫周星馳。」

是的,這就是他對自己的評價。一直以來,不管別人怎麼說,他都堅守著自己,在用電影表達著自己。不管取得多大的成績,他都只認定自己是一個演員,心存著一個簡單的想法,持之以恆地做一件事。

他拒絕參加春晚,和一些頒獎典禮等商業活動,去藉機「包裝自己」,去「撈金」,因為那會使他無法專註於真正想做的事。

但在我心中,他是一個神話,很難用簡單的言語來表達他的電影帶給人的東西。就像他的那些當時差點沒收回成本而現在被奉為經典的電影一樣,有些話是沒法說出來的。

他,成就了很多的經典作品,也成為了很多人心中一等一的演員。

Bill 日常裝扮

Bill,紐約著名街拍大師,在時裝圈工作了數十年,也成了這個圈子裡泰斗級別的人物。在時裝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連Vogue女王Anna也對他十分敬重,她曾不止一次得說過:我們盛裝而來,只為bill。

但是跟時裝圈其它每天豪車直升機出入的明星不同,他每天的裝束基本就是一件藍色夾克,一條卡其色休閑褲,一個用了n年的尼康相機。不管颳風還是下雨,他總是騎著一輛破自行車穿梭在紐約街頭,沉醉在他自己的攝影世界。

「我不在乎人們的名氣和臉蛋,我只在乎他們的穿著」「對我來說,時尚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只要他覺得有型的,不知名的路人也會讓他狂按快門。而如果是他覺得無聊的造型,就算是法國影后,他也不會浪費一張膠捲。憑藉著敏銳的時尚觸覺,Bill被《紐約時報》相中,還專門為它開了一個專欄《在街上》。

但為了保持自己的獨立性,過去20年來,Bill無數次拒絕成為紐約時報的員工,只拿著最微薄的薪水。去巴黎看時裝秀,他都自掏腰包,只住旁邊的小旅館,看秀時間到了就坐地鐵過去。

因為他明白:「一旦有了老闆,他們就會告訴你要做什麼,不要讓他們得逞」。他說:「我喜歡找到對的人那種驚喜感,很多攝影師做不了我這活兒,是因為他們被截稿日逼著走。但我可以花上幾天、幾周、幾年,等上一個驚喜。」

有句話說:

人生只有一次,要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Bill,將這句話變成了現實。

04

專註的「孤獨」

當一個人孤獨時,才會排除一切干擾,靜下心來面對自己的內心,與自己對話。這個時候,讀書或者思考,往往會激發出無限的潛能。

很多武林高手都是在閉關修鍊的時候,練就了一身絕學。我覺得不無道理,因為當人們一旦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態,一開始肯定會恐懼,但是後來會變成想向世界證明自己,至少我自己是這樣的(害羞表情)。然後我就會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很拼,這個我的朋友們都知道,所以每當這時候,他們都會問我,是不是受到什麼打擊或者刺激了?

其實原因很簡單,人都是有依賴心理的,當有別人可以依靠的時候,本能的就會往後退,把表現的機會「讓出來」。但當你無依無靠的時候,你會心無雜念,目標只有一個,靠自己擺脫困境。那你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去實現這個目標。這也是為什麼有一部分成大事的人,是孤兒的原因吧。

很多的偉大都是在孤獨中創造的。

05

專註的深層意義:少即是多

微信之父:張小龍

微信的使用界面、功能操作都很簡潔,而且植入的系統廣告很少。因為微信之父張小龍說,堅守純粹才能成功。」而實際上,就是因為這種簡單,我們卻越來越依賴微信。所以他成功了。

其實,周邊的事物越多,越容易分散我們的注意力,被一些不必要的事物所牽絆。所以《我決定簡單地生活》一書前言中說:身邊多餘的物品越少,人生愈幸福。因為我們都已經不需要物品來填滿我們的人生。

希望我們都能在簡單、孤獨中專註於內心的真實,在未來遇到一個全新的、更好的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光如一 的精彩文章:

神補刀,來自父母的傷害

TAG:時光如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