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紅火!象珠老人老手藝,編一隻涼籠賣300元!

紅火!象珠老人老手藝,編一隻涼籠賣300元!

近幾年,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市文化部門堅持「搶救、保護、傳承」並重,文化遺產的保護規模與規格得到了快速提升,再加上生活水平的提高,傳統手工藝重新煥發生機,回到了大眾的視野。

象珠鎮雅呂村呂夢兒,是個做涼籠的老手藝人,曾為了生計,荒廢手藝20來年,而現在,他重新做起涼籠,迎來了事業上的春天。

近日,記者來到呂夢兒家時,他正在家門口忙著編竹編工藝,看著他手指在竹條中翻飛,不一會兒,便編了不少。

今年64歲的呂夢兒,在他18歲開始便當學徒做涼籠,跟著村裡的老手藝人學了三年,成天是繞著村裡走。那時候的竹編手藝還可以養家糊口,永康周邊的武義、金華,只要有活都要去做。呂夢兒介紹,那時涼籠、花籃、栲栳、啟籠等竹編產品是生活必需品,光自己村裡就有五六十戶人家是做竹編手藝的。後來社會的發展,原有竹編製品的「用武之地」越來越窄,呂夢兒不得不重新找出路。

呂夢兒說:「那時候活少了,工廠里的活能賺錢,我也在工廠里做了幾十二十年。」

呂夢兒講,他能夠在六、七年前拾回做涼籠手藝,除了生活條件變好,也因為自己家就有一畝多的毛竹山,取材方便,他才有更多的精力關注傳統文化,重拾竹編手藝。

據了解,以前涼籠主要用作婚嫁喜事,年輕時的呂夢兒經常要村裡討活干,或是為人修涼籠,從取毛竹、劈篾、編織,一隻涼籠一般需要一天的功夫,一隻涼籠賣五毛、一元,而現在,呂夢兒編一隻涼籠,最少要賣300元,做涼籠已經成為他現在最主要的收入。在去年永康市第七屆「百工之星」技能大比武竹編工種中,呂夢兒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也為他迎來了不少客戶。隨著生意變好,他還將涼籠往工藝品方向做,編織小涼籠,以迎合年輕人消費心理。

老手藝人對自己的手藝情有獨鍾,但他還是希望能將竹編手藝傳承開來。

領導說了!你點一個

小編的工資就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永康人 的精彩文章:

厲害了!象珠有人收藏這種碎片,還重新拼湊成了這麼美的藝術品!

TAG:永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