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本草中國:從生命里來,到生命里去

本草中國:從生命里來,到生命里去

夏季養生要注意的這幾

本草中國:從生命里來,到生命里去

門道提醒:農曆二月初三

「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砍來當柴燒。春秋挖根夏采草,漿果初花含苞」古老的歌訣里,透露著時間賦予藥材的千變萬化。同一種藥材在不同的時間採摘,藥效也大不為同。中藥藥材大都來自自然界的生命里,通過採集、炮製、製劑三道程序製作而成,之後它們便帶著使命到生命里去。門道君覺得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生命都依託著另一個生命而活著,這也是每一個生命存在的意義。

本草綱目

 依然范特西

周杰倫 

00:00/03:29

其實中藥藥材的來源並非都是有生命的,除了動植物外。礦物類也是中藥的一員,比如我們最常見石膏、雄黃、硃砂等。由於植物葯佔中葯的大多數,所以中藥也稱本草藥。

在遠古時代,中華民族的祖先發現了一些動植物可以解除病痛,積累了一些用藥知識。隨著人類的進化,開始有目的地尋找防治疾病的藥物和方法,所謂"神農嘗百草"、"葯食同源",就是當時的真實寫照。

夏代(約前2070-前1600)酒和商代(前1600-前1046)湯液的發明,為提高用藥效果提供了幫助。進入西周時期(前1046-前771),開始有了食醫、疾醫、瘍醫、獸醫的分工。

春秋戰國(前770-前221)時期,扁鵲總結前人經驗,提出"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奠定了中醫臨床診斷和治療的基礎。

秦漢時期(前221-公元220)的中醫典籍《黃帝內經》,系統論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以及"治未病"和疾病治療的原則及方法,確立了中醫學的思維模式,標誌著從單純的臨床經驗積累發展到了系統理論總結階段,形成了中醫藥理論體系框架。

東漢時期,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提出了外感熱病(包括溫疫等傳染病)的診治原則和方法,論述了內傷雜病的病因、病證、診法、治療、預防等辨證規律和原則,確立了辨證論治的理論和方法體系。同時期的《神農本草經》,概括論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合和、四氣五味等藥物配伍和藥性理論,對於合理處方、安全用藥、提高療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為中藥學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東漢末年,華佗創製了麻醉劑"麻沸散",開創了麻醉藥用於外科手術的先河。

西晉時期(265-317),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系統論述了有關臟腑、經絡等理論,初步形成了經絡、針灸理論。

唐代(618-907),孫思邈提出的"大醫精誠",體現了中醫對醫道精微、心懷至誠、言行誠謹的追求,是中華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醫藥中的集中體現,是中醫藥文化的核心價值理念。

明代(1368-1644),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在世界上首次對藥用植物進行了科學分類,創新發展了中藥學的理論和實踐,是一部藥物學和博物學巨著。

清代(1644-1911),葉天士的《溫熱論》,提出了溫病和時疫的防治原則及方法,形成了中醫藥防治溫疫(傳染病)的理論和實踐體系。

清代中期以來,特別是民國時期,隨著西方醫學的傳入,一些學者開始探索中西醫藥學匯通、融合。

中醫藥是我們中國獨有的,它陪伴了我們上千年,是我們的祖先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積累,不斷創新所積累的智慧。為我們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身體健康做出了重大貢獻

說到這,你是否想更進一步了解中藥呢?在這門道君為大家推薦一部關於中藥的紀錄片:《本草中國》,這是一部對中華兒女很有意義的紀錄片,它以細緻的表現手法完美的向觀眾呈現了每味中藥的製作過程,相信你看過之後會對中藥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END·

中國文化

軒言文化組采編

微信號:mendao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門道app 的精彩文章:

被遺忘的民間藝術,非遺文化,你見過幾個?
中西禮儀之爭,到底應該花落誰家

TAG:門道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