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奸臣——秦檜
脫脫:①檜兩據相位者,凡十九年,劫制君父,包藏禍心,倡和誤國,忘仇斁倫。②檜立久任之說,士淹滯失職,有十年不解者。附己者立與擢用。自其獨相,至死之日,易執政二十八人,皆世無一譽。③檜陰險如崖阱,深阻竟叵測。④晚年殘忍尤甚,數興大獄,而又喜諛佞,不避形跡。
張浚:近與(秦檜)共事,始知其暗。
胡宏:今柄臣擅國,違天逆理,專事阿黨,利惑君心,阻塞義理之路。而汲引庸妄,戕伐國本,以奉事仇敵,襲舊京敗亡之道… …太上皇帝… …生往死歸,此臣子痛心切骨,卧薪嘗膽,宜思所以必振者也,而柄臣者乃敢欺天罔人,以大仇為大恩乎… …太母天下之母,其縱釋乃惟金人之命,此中華之所大辱,臣子所不忍言者也,而柄臣者乃敢欺天罔人,以大辱為大恩乎… …今關河重地,悉為敵封;園陵暴露,不得瞻拜;宗族拘隔,不得相見;土地分裂,人民困苦,不得鳩集;冤恨之氣,外薄四海,不得伸雪。而柄臣者方且施施然厚誣天下,自以為有大功乎?閣下受其知遇,何不懇懇為之言乎… …今閣下目睹忘仇滅理、北面向敵以苟晏安之事,猶偃然為天下師儒之首既不能建大論、明天人之理以正君心,乃阿諛柄臣,希合風旨,求舉太平之典,又為之詞云云,欺天罔人孰甚焉?是黨其惡也。人皆謂閣下平生志行掃地盡矣… … 《春秋》之義,誅國賊者,必先誅其黨… …閣下不及今翻然改圖,必與之俱矣。
袁燮:自秦檜當國,陰與虜結,沿邊不宿重兵。
馬端臨:秦檜自得政以來,動興大獄,脅制天下。岳飛獄死,檜勢焰愈熾。賢士大夫,時系詔獄,死、徙相繼,天下冤之。又置察事卒數百游市間,聞言其奸者,即送大理獄殺之。
俞蛟:身為宋臣,反為金人作姦細,必欲其君納幣稱臣於敵而後快,致燕雲不可復,兩宮不可返。
朱熹:秦檜之罪所以上通於天,萬死而不足以贖買。
敖英:秦檜奸臣之雄也,當金人立張邦昌之曰,仗義抗詞,請立趙宗,就執不屈,而清議壯之。
鄭瑗:宋議立異姓,秦檜抗言見執,可謂義矣,而終誤國於渡江之後。
王夫之:①秦檜者,其機深,其力鷙,其情不可測,其願欲日進而無所訖止。故以俘虜之餘,而駕耆舊元臣之上,以一人之力,而折朝野眾論之公,唯所誅艾。藉其有子可授,而天假以年,江左之提封,非宋有也。②殺人宗族,盡解諸帥之兵,大壞軍政,粉飾治平,延及孝宗而終莫能振。
湯鵬:李林甫相唐十九年,秦檜相宋亦十九年,則皆辱其宗社矣,孰與攝相三月,外寒強鄰之膽,而內蒸男信女順之化耶?[4]
趙翼:書生徒講文理,不揣時勢,未有不誤人家國者。宋之南渡,秦檜主和議,以成偏安之局,當時議者無不以反顏事仇為檜罪,而後之力主恢復者,張德遠一出而輒敗,韓侂胄再出而又敗,卒之仍以和議保疆。
梁啟超:其下者,則巧言令色,獻媚人主,竊弄國柄,荼毒生民,如秦之趙高,漢之十常侍,唐之盧杞、李林甫,宋之蔡京、秦檜、韓侂胄,明之劉瑾、魏忠賢,穿窬斗筲,無足比數。
梁羽生:秦檜是"兩個中國論"的祖宗;"南人歸南,北人歸北",換句話說,就是要使"兩個中國"合法化。
摺疊


※榮耀的叛徒——李廣的孫子李陵
※日軍王牌被此人徹底打服:這支中國軍隊,比……
TAG:鐵血網-歷史風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