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見過最奇葩的貨幣有哪些?

你見過最奇葩的貨幣有哪些?

不知道大家見沒見過清末的「大錢」?

在清朝末期,整個國家的財政體系其實一直在崩潰的邊緣徘徊,出現了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並存的糟糕情況。

一方面,市場上物價飛漲,一個銅錢乾隆年間能買兩個燒餅,到咸豐年間就只能買一把豆子。土地、房屋等物品的均價更是翻了數倍,導致大批農民破產湧入城市。

另一方面,由於鴉片貿易及其他外國產品的湧入,清末對外貿易長期處於出口逆差,造成了白銀的大量外流。

而清朝較為成熟的銅礦到清末時均已開採殆盡,由於封建的管理制度和生產力的限制,銅礦開採也極端困難。

這就造成了一方面市面上物價飛漲,錢不值錢,另一方面政府卻無法在短時間內大量向市場投放貨幣的「錢荒」局面。

為了應對這種困局,清政府打破了「不發紙鈔」的祖訓,開始濫發毫無保證金的大額紙幣。但因為這些紙幣一無發行保證金,二少兌換機構,就連基層政府收稅都拒絕收取,所以在市面上流通非常困難。

除了紙幣外,清政府另外採取的措施就是發行「大錢」。

所謂「大錢」顧名思義,首先就非常大。清政府會使用大概鑄造十個到幾十個鑄造制式銅錢的銅量去鑄造一個大錢,然後把這個大錢再打造的比普通的制式銅錢更薄、表面積更大,幾乎就是一個銅質的光碟樣子了。

其次所謂的「大錢」,就是幣值大。通常用十個左右普通銅錢的銅量鑄造的大錢,清政府會給上面鑄上「當百」的字樣,這樣一個大錢就能當一百個銅錢去流通了。而通常用三十到五十個普通銅錢的銅量鑄造的大錢,清政府會鑄上「當二百」甚至「當五百」的字樣,當二百個銅錢甚至五百個銅錢去使用。

通過這種奇葩的貨幣,清政府總算是解決了「錢荒」的問題,讓清政府的財政問題變成的單純的通貨膨脹問題,而且比以前嚴重了數倍。

「大錢」發行數年後,整個清政府的財政體系終於在嚴重的通貨膨脹下最終全面崩潰。從宣統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整個中國再也沒有出現過能夠真正在全國流通的貨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春搞笑匯 的精彩文章:

埃羅芒阿老師和泉正宗和山田妖精會在一起嗎?

TAG:上春搞笑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