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塊殘破的玉鑲金,卻牽動中原華夏千年歷史,左右各朝代

一塊殘破的玉鑲金,卻牽動中原華夏千年歷史,左右各朝代

一塊殘破的璞玉,卻被各朝各代爭取,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

在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歷史當中,各種寶物數不勝數,但其中有一塊殘破的玉鑲金卻牽動著中原華夏千年的歷史,左右各朝代。它上面也沒有刻什麼華麗辭藻,只有八個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它既是和氏璧。

和氏璧最早記載於《韓非子》中,楚國人卞和,在楚山中鳳凰落在一塊青石上,卞和聽聞鳳凰不落無寶之地,先後把它奉獻給了厲王、武王,兩王認為卞和說謊,砍去了他的左右足。直到文王發現寶玉,於是命名是「和氏璧」。

秦統一六國之後,和氏璧落入嬴政手中,嬴政命工匠雕刻,李斯小篆其文,也是從那時其玉璽專指皇帝的玉印,至高權力的象徵。在漢朝時,王莽兵變逼太后交出玉璽,遭太后怒斥擲玉璽於地,一角破之,後以金補之,從此留下瑕痕。

玉璽從秦代以後,「玉璽」共有六方,分別為「皇帝之璽」、「皇帝行璽」、「皇帝信璽」、「天子之璽」、「天子行璽」、「天子信璽」,在皇帝的印璽中,有一方玉璽不在這六方之內,那就是「傳國玉璽」(和氏璧)。據史料記載傳國玉璽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是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為得此璽而登基者,皆被嘲笑為白板皇帝,為世人所輕蔑。秦滅傳於漢,漢分落入歸於魏,後歸於晉,到了五胡十六國時期,玉璽的真假就存在質疑。史料記載,最後一個掌握「傳國玉璽」皇帝是五代後唐末帝李從珂,滅國之時,他和后妃在宮裡自焚,所用之物也同時投入火中。從此,「傳國玉璽」神秘失蹤,輾轉於神州二千餘年的神物終於銷聲匿跡,至今杳無蹤影,輒令人扼腕嘆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戲說歷史故事 的精彩文章:

戎馬一生未嘗一敗的大將軍,最後居然被宮女活活打死
皇帝應該三妻四妾?這位皇帝一生就只娶一個!

TAG:戲說歷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