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寫作哲學導論江怡

如何寫作哲學導論江怡

廣雲教授組織完成了?哲學導論?一書,囑我作序。我以往也曾參與過類似的導論或概論的寫作,並對如何寫作導論還曾發表過一些言論,從理論到實踐都做了一些探索。如今,閱讀了廣雲教授等編寫的這部?哲學導論?,還是有些問題願意提出來,與大家共同思考。

我們知道,哲學這門學問或學科最初來自西方,古希臘的「愛智慧」為哲學賦予了緣起意蘊。雖然已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歷史,但「哲學」卻始終如同新鮮事物,不斷被人們傳誦和教導。這也就是為什麼導論性質的哲學入門書,永遠都會有新的作者和讀者。的確,正因為哲學常說常新,我們也需要不斷反思自己對哲學的理解方式,不斷補充對哲學的新的理解,根據時代變化,根據科學發展,也根據人們思想觀念的改變。然而,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可以對哪怕是入門性質的哲學導論給出一些基本的概念,這些概念應當是所有談論哲學這門學科的人都會涉及的內容。試想一下,如果一門學科的導論入門在不同作者那裡表現為不同的內容,或者是以不同的方式呈現出來,那麼,我們還會認為這些導論是在討論同一門學科嗎? 不幸的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各類哲學導論似乎正面臨著這樣的困難。 這似乎就給我們提出了這樣一個難題:我們是否可以找到所有的哲學導論都必須包含的內容,使得這些導論討論的是同一個學科?

為了回應這個問題,不同時代的哲學家們採用了不同的方法去嘗試找到這些共同的內容。例如,早在18世紀,法國哲學家們對哲學的理解基本上是將之看做人們對一切事物的自然理解方式,也就是說,當我們要討論事物的自然本性時,我們就需要採用哲學的方式,這種方式包括了理性、自然、情感、一般人性等概念。但到了19世紀的德國,哲學家們對哲學的理解發生了變化,哲學不再是對自然事物本性的追問,而是對人類精神世界的最高把握,也就是說,當我們需要討論哲學時,我們是在討論人類意識活動的自我實現問題。這樣,哲學就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沒有直接的現實聯繫,而只是與我們的精神生活的最高目標有觀念上的聯繫。在今天,當我們討論哲學的時候,我們更關心的,是哲學對我們經驗生活的直接關切,是哲學能夠為我們的現實活動提供的指導和幫助。 從這些歷史描述中,我們似乎很難看到不同歷史時期的哲學家們對哲學這門學問共同內容的論述,或者說,哲學家們似乎只是對自己感興趣的哲學問題給出了自己的解答或者對相關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但卻沒有對哲學作為一門共同學問或學科提出某些共同的觀念和主張。我相信,這完全是因為,哲學這門學問或學科原本就是這樣的:她正是以展現不同哲學家思想的這種特殊方式,表明了這門學科的特點。在哲學史上就有這樣的說法:「哲學就是哲學史」,因為哲學就是以歷史的方式展現這門學科的內容和特點。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這種以哲學史代替哲學,或者說,用哲學的發展歷史去定義哲學學科性質的做法,顯然無法使得一般讀者對哲學性質獲得真實的了解,更無法使得我們對哲學這門學科得到一般的理解。其結果,我們看到的哲學導論必定是不同版本的哲學史。 這就是為什麼這本?哲學導論?同樣是以哲學史的面目呈現在讀者面前的。

那麼,我們需要追問的是,難道哲學導論只能這樣來書寫嗎? 離開了哲學史,我們就無法介紹哲學這門學科或學問了嗎? 如果是這樣,我們就只能承認,哲學這門學科還停留在學科發展的早期階段,或者說,我們還沒有形成對哲學這門學科的一般理解。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哲學這門學科已經成為獨立的學科,無論有多少學科從哲學的母體中分離出去,哲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依然保持著無法被取代或被取消的獨特地位。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會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強調哲學學科特殊性的重要原因。許多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的學科逐漸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和消失,但唯有哲學這門學科自誕生之日起就從來沒有被取消過,更沒有被任何其他學科所取代。這些事實恰好表明,哲學的確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她應當有自己的獨特內容,這些內容是在其他任何學科中不加以討論和處理的。 因此,哲學導論就應當包含這樣一些內容。

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哲學應當具有自己獨特的研究對象、研究領域、研究方法以及研究途徑。這是任何一門學科能夠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重要標誌。那麼,我們就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哲學的研究對象、領域、方法和途徑究竟是什麼? 事實上,對這些問題的回答,也正是哲學本身,或者說,哲學研究原本就是要回答這樣一些問題的。 這似乎又讓我們回到了問題的起點:哲學是以其對自身性質的規定來從事研究的。換句話說,哲學是以討論自身性質問題而展開研究的。或許,正是由於哲學研究的這種特點,使得哲學導論難以用討論自身性質的內容而加以展現,因為哲學家們對這些內容的討論恰好構成了哲學歷史的主要內容。 這又進一步解釋了為什麼哲學導論總是被寫成哲學史這個問題了。

當然,這本哲學導論是為哲學專業的本科生們所寫的,這就需要專門說明一下了。首先,關於什麼是哲學的問題,這的確是一本哲學導論必須要回答的問題。我們知道,在古希臘,「哲學」被解釋為一種愛智慧的學問。 如今,我們理解「哲學」這個概念的含義,也通常是按照這個解釋。然而,由於「愛智慧」這個說法已經被人們濫用了,所以,我們最好把它替換為另一種說法,即「追問智慧的活動」。 在本書中,作者們則把這個概念解釋為「學問」與「修行」。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學問」和「修行」並非名詞,而是動詞,是作為活動或行為的一種說法。難得的是,本書作者用簡短的言語,就把中國、西方和印度的哲學思想做了比較,最後得到一個結論:「哲學不是任何一種知識入門、知識大全或者至上知識,而是對於知識的批判和反思。 這種批判和反思依靠人的智能和人的靈性。哲學通過開發人的智能,啟發人的靈性,不斷激發人的求知本能,培養人的愛智品格。」應當說,這個說法是能夠被接受的,並且可以用於解釋不同的哲學傳統。

其次,關於為什麼要學習哲學的問題,這也是每個哲學初學者都會提出的問題。 雖然本書作者對這個問題給出了很好的回答,即從歷史起源上說明哲學「無用之大用」的道理,但對於一個初入哲學的本科生來說,依然無法讓他們完全擺脫以是否有用的邏輯去評判哲學學習對他們的未來生活能夠帶來實際好處的思路。其實,仔細想來,所謂「無用之大用」的說法還是沒有擺脫用哲學的功用去理解哲學價值的做法。如果我們換一個思路考慮這個問題,或許會有更好的理解。學習哲學的目的並不在於能夠給我們帶來什麼,而是在於我們選擇學習哲學的最初動機。如果說哲學是一種對智慧的追求,那麼,我們每個人都應當有自己的哲學。 既然如此,我們就需要考察不同人的哲學觀是如何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以至於我們可以從不同的哲學觀中得到有益的啟示;或者是,我們如何可以通過對不同哲學觀的考察,得到我們可以共同理解的哲學觀念。而所有這些考察正是構成了我們學習哲學的最初動機。或許有人會說,我們需要學習哲學的動機並非如此複雜,我們只是需要為我們的靈魂尋找一個安身之處,為我們的精神建立一個可以依靠的家園。應當說,這些想法其實都是無可指責的,因為它們恰好反映了普通人對於哲學的樸素理解和最初追求。然而,作為一門學科或學說的哲學卻有著不同於普通人理解的特徵和內容。 這些特徵和內容就包含了哲學概念的意義澄清和哲學觀念的邏輯論證,包含了抽象思維和推理活動在哲學研究中的根本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哲學學習是一種思維能力的訓練過程,是一種將對經驗事實的觀察判斷能力提升到對事實性質的抽象理解的能力的過程。也正是因為哲學學習是這樣一種訓練過程,因而哲學專業學習就變得非常必要了。

最後,關於怎樣學習哲學的問題,這原本是仁者見仁的問題,但本導論的作者對此給出了自己的解釋。 作者借用黑格爾和馬克思的觀點,說明哲學學習必須要從了解哲學的歷史出發,因為這些哲學歷史就是人類社會的發展史,也就是每個時代的精神反映。特別是,作者對馬克思關於「哲學正在世界化」和「世界正在哲學化」的觀點做了自己的解讀,由此表明哲學乃時代精神的精華和文化的活靈魂。但這顯然並非有關學習哲學的方法,而是對哲學的理解方式。如果從學習哲學的方法角度看待哲學的性質,我們就會得到不同的理解方式,而這些方式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看待哲學,也可以幫助我們消除對哲學的誤解和神秘感。我想,本導論的作者們正是希望能夠通過對哲學性質的不同理解,讓我們走進哲學學習本身,由此得到哲學學習的基本路徑和重要方法。

總之,通觀全書,相信讀者們會有一種強烈深厚的歷史縱深感和暢快淋漓的思想通透感。從古到今,從西到中,從印度到猶太,從希臘到羅馬......所有這些歷史畫卷如數家珍般的展現於我們面前,讓我們如臨其境般的感受到了哲學的思想力量。不僅如此。這部哲學導論的最大特點在於,作者以樸實的語言清晰地說明了哲學發展的昨天和今天,揭示了哲學思想之深邃的奧秘,特別是對當代哲學討論的重要領域、問題和方法都做了很好的梳理。這些都使得這部哲學導論具有不同於其他同類著作的鮮明特徵:目前還沒有哪部哲學導論性質的著作會把當代哲學中的主要問題和方法作為其中的主體部分。的確,形而上學、知識論、語言哲學、心靈哲學等領域,都是以它們所研究的問題而形成獨特的研究範圍,這些哲學問題也構成了當代哲學的主要內容。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把分析哲學、現象學和解釋學都作為哲學方法單列成章,這的確真實地反映了這些哲學思潮在當代哲學中具有的重要方法論地位。這種處理方式也與國內已經出版的同類著作有很大的不同。在這種意義上可以說,這本?哲學導論?的確是一部創意大膽、立意獨特、蘊意深遠的哲學導論,相信讀者在閱讀該書的時候也能夠親身感受到這些特點。

是為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築土為壇 的精彩文章:

【詩歌】春天的腳步
趙家的狗又叫起來了

TAG:築土為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