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區塊鏈是印刷術?數字貨幣市場亂象橫生,區塊鏈真的有價值嗎

區塊鏈是印刷術?數字貨幣市場亂象橫生,區塊鏈真的有價值嗎

最近數字貨幣市場亂象橫生,重磅消息頻出,很多人都在心裡打鼓,區塊鏈真的有價值嗎?數字貨幣真的有存在的意義嗎?

趙東在這個風雨飄搖之際宣布市場正式進入熊市,並且在微博上發布了一張圖片來暗示目前的市場現狀。

這張圖片闡述了印刷術這項技術在發明當初的現狀,在當時的西方絕大多數的人都不看好這項技術,有很多的當權者去宣布禁止這項技術的開發,因為印刷術打破了教會對於書籍的壟斷權,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宣布的種種禁令並沒有杜絕印刷術這項技術,甚至在某一層面來看,還推動了這項技術的傳播。

趙東發布這條微博之後,某安平台的新聞刺激著大眾的眼球,某安平台宣布將總部遷到馬爾他,並且決定僱用200多名全職員工在該地區全面建立公司。

馬爾他總理也表示,目前有許多的加密貨幣公司已經遷往或計劃遷往馬爾他。

老鹿結合著這兩條信息,忽然腦洞大開了起來。歷史總是不斷地在重演,區塊鏈這項技術和印刷術到底有沒有可比性,印刷術當年經歷了什麼,我們可不可以參考一下。

老鹿查了查相關的資料,給大家做個對比,至於最後區塊鏈以及加密貨幣的結局,只有時間能給出具體的答案。

我們穿越到15世紀,看看那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

15世紀的時候,那時候的歐洲正在搞文藝復興,出門不念兩首詩那都不好意思見人,老外那時候比較正能量,喜歡吃瓜看書讀報,這樣搞派對的時候逼格才能高一點。

當時從遙遠神秘的中國流傳過來的活字印刷能加快書籍、報紙複製的速度受到歡迎。活字印刷在1456-1487年間,由德國先後傳播到義大利、法國、荷蘭、比利時、波蘭、西班牙、英國、瑞典、挪威、葡萄牙等歐洲各國,1539年傳入墨西哥,1561年又傳入印度。

印刷術之所以擺在四大發明裡面,就是因為這項技術對知識信息的傳播和擴散產生了很大影響。

什麼影響呢?

第一點是降低了知識的儲存成本,印刷技術的發明使得複製信息的成本只有原來的1/300。這是什麼概念,原來只能寫一頁紙,現在都能寫一本書了。

因為印刷術,導致各類的讀物印刷出版出來,當年搞傳媒的那就是一哥。

那個時期的發展非常迅速,人們為了避免各類的書籍被毀壞絕跡了,印刷機每天馬不停蹄的就是刷,最後一千年以前的能夠收集到的所有的手抄本全都被印刷術複製。

第二點就是在印刷術發明後,知識信息的傳送成本開始下降。

這個很好理解了,原先我們中國都扛著個竹簡去上課,現在好了拿著一頁紙就完事了。

這使得知識大範圍的擴散,知識擴散速度加快促進了新舊思想觀念的反思和融合,導致了一系列理論創新的出現。

第三點就是用統一本國語言印刷的文本資料,標誌著知識信息交流的標準化時期到來,而標準化降低了知識信息的解碼成本。

大家現在都明白印刷術多麼好,多麼偉大了,可是當年大多的人都對印刷術技術排斥。

首先,印刷術的出現導致了政權集中勢力的瓦解,促進了私人產權制度的形成。

哈羅德的理論認為,儲存信息成本的下降將導致經濟行為的分散化,從14世紀到15世紀中期,隨著印刷技術的擴散,瓦解了以口頭傳播為主的勢力結構,中心力量實際上開始分解。當新制度在11世紀早期出現後,權力開始分散出現在縣級區域。由於產權確定,土地所有者有激勵增加生產率。

歷史書上是這麼寫的,印刷術的存在粉碎了知識的壟斷,於此同時遭到了監管層面的全面打壓。

其次印刷術的出現導致了一種新貿易結構的建立,也就是說出現了版權,大家忽然發現知識這個東西竟然可以交易了,大家開始說知識竟然被交易,簡直是泡沫啊,太不道德了。

印刷商在當時建立了文化產業的市場,他們需要獲得資金,原材料和勞動供給,企業管理,印刷企業繁榮昌盛的地方既是一個集會的地方也是一個不斷壯大的全球的知識王國的信息中心。

當時,德國的印刷廠,有2/3因路德的寫作而生意昌旺。1470年,德國的紐倫堡作為歐洲中部的商業中心就建立了綜合印刷、出版、銷售等業務的具有較大規模的國際企業。在1500年以後,德國共有140個城鎮開設過印刷所。

印刷廠的瘋狂發展引起了當時民眾的注意,大家得出一個結論,這都是泡沫。你想想看吧,印刷出來的那都是什麼?那都是白紙啊,有什麼用,是能填飽肚子還是能穿在身上。

書籍的字數越來越多,寫的東西根本全是糟粕,根本和手抄本古籍沒法比啊,這些東西全都是垃圾,寫的東西就是為了騙取廣大百姓腰包里的錢,出版的這麼垃圾的東西不就是為了騙錢的嗎。

最後,印刷術的存在觸動了交易商的利益,交易商千方百計的抹黑印刷術,因為印刷資料提供了豐富的交易信息,促進了契約的法典化,降低交易成本。

諾斯描述了荷蘭的國際貿易和資本市場發展過程,16世紀最後1/4階段,出現了定期將商品價格彙集公布的做法。

阿姆斯特丹的「行市表」傳布甚廣,提供了有關可以成交的條件的信息。

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阿姆斯特丹的『行市表』,還是資本市場形成的背書及其它契約,都得益於當時剛剛出現的印刷術。

到1480年時,歐洲不少於110座城鎮開始了印刷活動。印刷物種類也從最初與宗教活動有關的免費符、日曆、海報招貼、小冊子、遠程貿易中所需的航海圖等變得日益豐富,開始為金融貿易的開展所需要的巨大的信息需求服務。

大量豐富而便宜的價格信息減少買賣雙方信息的不對稱性,降低了交易成本。

這個時候原始的那些靠著嘴上忽悠和套路過日子的生意人坐不住了,價格都被你們了解了,那我還賺什麼錢。後來關於印刷術的各種負面消息都被爆了出來。

印刷術是騙局,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不需要那麼多的書籍,真理永遠都是簡單易懂的,印刷術搞出來那麼多書,寫的東西不能改善我們的生活,我們看手抄本古籍就夠了。

印刷術是泡沫,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那麼多印刷廠,他們能讓我們吃飽穿暖嗎,不能。印刷出來的書只不過是給那些上層人消遣的,但是那麼多紙張可都是老百姓的血汗生產出來的啊,如果把這些紙張的資源換成麵包,該養活多少人。

印刷術散播負能量思想,該封殺掉。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印刷術讓老百姓都學會了知識,懂得了產權,四處都在鬧革命。印刷術讓這些人在販賣知識,剝奪了老百姓免費看書的機會,這簡直就是罪不可恕啊,建議把這些印刷廠的人全部抓起來。

老鹿看了看印刷術,再看了看區塊鏈,陷入了說不清楚的思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鹿財經 的精彩文章:

TAG:雷鹿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