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濟南禪修學佛瑜伽靈修課:釋迦牟尼佛的緣起修持

濟南禪修學佛瑜伽靈修課:釋迦牟尼佛的緣起修持

佛教中一直都存在著修行人更多地根據止觀的修習,漸次沿著「聞、思、修、證」的次第體解佛法的階段;以及弟子更多地依仗師長的指點,而直接由聞而悟入的事實。前者稱為「隨法行人」,後者稱為「隨信行人」。

阿含、般若、禪、密、凈土都是佛法,這些宗派一流的修行者他們在廢棄貪瞋、止息顛倒夢想的境界都是平等不二的,但我個人方便地安立他們成熟度的高下時,並不涉及他們修證的深淺,而是依准他們涉俗、入俗的程度,以及導引眾生歸涅盤的積極程度和方便善巧以論之。

一個法門能不能稱為大乘,或者是否具有大乘的性格,在於前引的「依准他們涉俗、入俗的程度,以及導引眾生歸涅盤的積極程度和方便善巧以論之」而決定的。禪門的教法,從道基階段共世間善行開始,即重視肯定情感、慾望,以及肯定興趣、嗜好的價值,並與世間同步,肯定守法重紀、民主、人道、愛心性格的培養,再加上重視在日常生活中修習禪定與智慧的特質,都能夠引導學習佛教的人,在不知不覺中,培養不舍眾生的個性,以及不斷增廣見聞、學習方便智的可能性。禪門的大乘性格是這樣建立起來的。

佛法在這一階段的修習,就是把「緣起無我」的教義,變成個人的人生態度、生命信念的過程。它可以透過對經典義理的抉擇理解、吟詠沈思、觀察自己的潛伏心態與緣起空義的相違,到完全的認可這即是無可疑惑的宇宙人生的真相的過程;也可以是在有證量證德的師長的指導下,依憑清凈的信心而體會到「緣起無我」的精義,並深信這即是人生的真相,與具有智慧的態度。換言之,無論是多依自己的智慧反省而獲得體認,與多依師教而破疑解惑,到了後來都能全然的信解見至,其結果就是相同的了。

鍛鍊氣勢磅礴的意志力,二六時中行住坐卧,無前瞻無後顧地傾宇宙之力活在眼前一瞬。禪定的修練主要在於形成禪定的個性。一方面有攝心技巧的練習,但更主要的乃是透過人生處境的反省,而建立起禪定的人生觀,從而建立起禪定的個性。在修習禪定的單方面,比較重視的是『隨息』和日常生活的『念念分明』。」無論是「新時代的世間善戒」還是「禪定的個性」,都可以看到強調健全的人格為修習佛法的基礎的信念,以及就在日常生活中奠定修學佛法之基礎的用意。另外,再從佛教的高度來看,戒學與定學雖然都是共世間的善法,但是佛教在這方面的論述亦足以給社會提供良好的典範。這即是禪門的兩大使命之一:「推廣成熟人格的心靈藝術,提升良好的現代社會文化」。

天辛大師說,世界佛教奉釋迦牟尼為教主,認為現世界只能有一個佛,即釋迦牟尼,不能同時有兩個佛。信仰者通過「八正道」等宗教道德修養,可以達到阿羅漢果和辟支佛果,然不能成佛。中國佛教則認為,三世十方有無數佛同時存在,釋迦牟尼是眾佛中的一個。信仰者通過菩薩行的「六度」修習,可以達到佛果,擴大了成佛的範圍。佛學的三藏十二部經典浩如煙海,博大精深,卷數達二萬多卷、字數達三億之多。現列舉一些各宗各派具有代表性的經典。凈土宗主修《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禪宗主修《金剛經》、《心經》、《楞伽經》、《六祖壇經》 。每個人根基不一樣,喜歡的經典也不一樣。以上都是比較常讀的經典,學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辛大師 的精彩文章:

天辛大師談李敖:釋迦牟尼的正信原始佛教
濟南禪修學佛瑜伽講座:現代生活安祥禪法門

TAG:天辛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