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推薦一本書:時間簡史

推薦一本書:時間簡史

今天,2018年3月14日,「在愛因斯坦生日這天,霍金去世了。」《時間簡史》的作者,著名物理學家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William Hawking)去世,享年76歲。

1942年1月8日,霍金出生於英國牛津,他被譽為是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霍金生前一直致力於研究宇宙論和黑洞,並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力(我不是物理學家,真的看不懂,要寫霍金的理論成就也只是把名字寫在這兒而已。),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同樣,知識太少,腦細胞不夠,完全理解不了。),他獲得了CH(英國榮譽勛爵)、CBE(大英帝國勳章)、FRS(英國皇家學會會員)…總之,這是一個牛人!整個是處於牛A和牛C之間的大人物!

當然,霍金之所以偉大,還因為他有一段傳奇般的人生。

「我們看到的從很遠星系來的光是在幾百萬年之前發出的,在我們看到的最遠的物體的情況下,光是在80億年前發出的。這樣當我們看宇宙時,我們是在看它的過去。」

——《時間簡史》

霍金出生當天正好是伽利略逝世300年忌日。霍金的出生日和伽利略的逝世恰好同一天,他逝世的今天恰好是愛因斯坦出生日。

霍金在童年時期學習成績並不突出,但是喜歡設計極為複雜的玩具,據說他曾用一些廢棄用品做出一台簡單的電腦,簡直令人無法置信!但是,就是這個看似平凡的少年,卻從17歲開始了他的傳奇人生。

1959年,17歲的霍金考入牛津大學,攻讀自然科學,很快就得到一等榮譽學位,隨後轉讀劍橋大學研究宇宙學。

1963年,21歲的他不幸被診斷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即運動神經細胞病。醫生診斷身患絕症的他只能活兩年,可他一直堅強地活了下來。

1965年,23歲時的他取得了博士學位,留在劍橋大學進行研究工作。

1973年,他考察黑洞附近的量子效應,發現黑洞會像天體一樣發出輻射,其輻射的溫度和黑洞質量成反比,這樣黑洞就會因為輻射而慢慢變小,而溫度卻越變越高,最後以爆炸而告終。黑洞輻射或霍金輻射的發現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將廣義相對論、量子場論和熱力學統一在一起,是為彎曲時空中的量子場論。在此之後,他的研究轉向了量子引力論。

1980年以後,霍金的興趣轉向了量子宇宙論,提出了能解決宇宙第一推動問題的無邊界條件。

2004年,霍金承認了自己原來提出的黑洞悖論觀點是錯誤的。《時間簡史》的副題是從大爆炸到黑洞。霍金認為他一生的貢獻是在經典物理的框架里,證明了黑洞和大爆炸奇點的不可避免性,黑洞越變越大,但在量子物理的框架里,他指出,黑洞因輻射而越變越小,大爆炸的奇點不斷被量子效應所抹平,而且整個宇宙空間正是起始於此。

1985年,霍金因患肺炎做了穿氣管手術,被徹底剝奪了說話的能力,演講和問答只能通過語音合成器來完成。同年,他第一次來到中國,到中國科技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訪問。在科大水上講演廳做天體物理的學術報告。

1988年,霍金的科普著作《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發行,從研究黑洞出發,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歸宿,該書被譯成40餘種文字,出版逾1000餘萬冊,但因書中內容極其艱深,在西方被戲稱為「讀不來的暢銷書」(Unread Bestseller),有學者曾指這種書之所以仍可以如此暢銷,是因為書本嘗試解答過去只有神學才能觸及的題材:時間有沒有開端,空間有沒有邊界。

2001年,霍金的又一部作品《果殼中的宇宙》(TheUniverse in a Nutshell)出版發行。書是《時間簡史》的姐妹篇,以相對簡化的手法及大量圖解,訴說宇宙起源。

2002年,霍金第二次來到中國,在北京、杭州作主題為《膜的新奇世界》(Brane New World)科普報告,向公眾闡釋他的關於天體演化的「M理論」。

霍金試圖通過通俗演講,將自己的思想與整個世界交流,除了常在英國及美國發表演說,他90年代曾兩次到訪日本。霍金曾指,大眾會好奇一位殘障人士,為何會想到這麼多宇宙論,令他成了大眾媒體的寵兒。事實上,他在《星際迷航(Star Trek)》中的電視系列劇《星際迷航:下一代》中飾演過自己,與愛因斯坦及牛頓一起打橋牌;他亦曾在美國卡通片《辛普森一家》中「演出」,拯救劇中的女孩。其形象也在卡通片《飛出個未來》中的一集里出現。卡通片《居家男人》中則有與其類似的角色(Steve)對其進行了滑稽的模仿。在2006年,他在香港透露正與女兒合撰寫一套類似於《哈利波特》、但主題是理論物理學而非魔法的小說。

2006年6月,霍金第三次來中國,他帶來的仍然是自己關於宇宙學最新的研究,在香港科技大學體育館主持一個題為"宇宙的起源"的演講時,轟動一時,被戲稱為受到「搖滾巨星」級的接待。2006年6月19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向北京的公眾講述《宇宙的起源》。

2009年,霍金因病取消外訪,送院治理,情況欠佳。

2012年,傳出因臉部肌肉惡性萎縮,已嚴重影響其表達能力,並有可能使他無法發出獨特的「電腦聲」,但是,隨之,他在熱播美劇《生活大爆炸》第五季第21集中本色出演參與了客串。同年,霍金在趙曉凱收藏北京奧運火炬上蓋上了兩枚金色指紋,並題詞:「為了人類長期生存,為了世界和平,我們需要銷毀所有核武器」(to ensurethe long term survival of the human race we need to disarm all nuclear warheadsand promote world peace!)。

2017年,霍金為英國BBC錄製紀錄片《探索新地球》。同年,霍金預言2600年能源消耗增加,地球或將變成「火球」,同時技術有望逆轉工業化對地球造成的一些危害,有助於消除疾病和貧困,但人工智慧需要加以控制。

2018年3月14日,霍金的生命定格在了76歲。

霍金已經離開我們,但他對未來的影響還在繼續。在今天,寫了一首《西江月》,不怎麼押韻、也不講究平仄,用以紀念霍金先生:

霍金這個大半生禁錮在輪椅上的人,到生命最後,一直在思考著未來,他主要在思考什麼呢?從他的一些預言和論述可以看出來一些脈絡:

第一、上帝、外星人和世界的真實性

在過去一百年里,科學技術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我們想延續進步,就不得不放眼外太空。人類有望駕駛宇宙飛船做時光旅行,屆時從地球到銀河系邊緣的漫長路程僅需八十年,這給人類移民外太空帶來了技術上的可能。

第二、人類未來將走向何方

霍金還多次語出驚人,引起熱評。2006年1月,他在印度孟買參加學術研討會時向與會有3000多位學者指出,人類將在100年之內登陸太陽系中的其他星球,並以此為踏板進入外太空。霍金呼籲各國減緩目前人口每隔40年增多一倍的繁殖率,警告說:「到了2600年,世界人口將擁擠異常,摩肩接踵,電力消耗將使地球變成熱烘烘的紅火球。」

在下一個千年到來之前,人類將得以「重生」,一種新的人種將出現。2011年接受美國著名知識分子視頻共享網站「智囊」訪談時,霍金稱地球將在200年內毀滅,人類要想長期生存,只有移民外星球這一條路。除非人類在最近兩個世紀內移民外太空,否則人類將永遠從世界上消失。有學者認為,霍金的這個預言更多的不是建立在相關科學依據上,而應該理解為對人類的一個忠告。

第三、為什麼要探索太空、尋求其他潛在宜居星球的選擇?

在2012年1月8日,霍金在他70歲生日來臨前,參加了英國廣播公司的節目,在回答聽眾提問時預言說,人類未來將移民到火星並最終征服宇宙。他認為,將來1000年內基本可以確定的是地球會因某場大災難而毀滅,如核戰爭或者溫室效應,因此強調人類必須移居其他星球。霍金表示:「人類滅絕是可能發生的,但卻不是不可避免的,我是個樂觀主義者,我相信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最終可以帶人類衝出太陽系,到達宇宙中更遙遠的地方。」

霍金2001年2月在閱讀了世界保護瀕臨滅絕生物基金會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後,指出地球大氣層將會變得越來越熱,動物滅絕後就輪到人了,千年以後地球將不適合人類居住。如果到那時仍沒有能力遷徙至更遙遠的外星球,那麼面臨的無疑將是被滅絕的命運,甚至有可能活不過下一個千年。這份研究報告由世界保護瀕臨滅絕生物基金會聘請的各國7000名專家進行長達4年的調查後完成。報告稱,4年來瀕臨滅絕的哺乳動物已從129種增加到了169種,鳥類從168種上升至182種,另外高達20%兩棲動物30%魚類也面臨著同樣的命運。霍金正是按照如此快速的「滅絕速度」,推算出人類不出兩千年也將面臨滅絕的厄運。

第四、對人工智慧未來發展的思考

霍金還警告說,人類創造智能機器的努力威脅自身生存,表示徹底開發人工智慧可能導致人類滅亡。他的表態是回應對他使用的通訊科技的改良,其中就包括了基本的人工智慧。「在目前的初步階段,人工智慧已經證明非常有用,但必須擔心創造出媲美人類甚至超過人類的東西將要面對的後果。」霍金指出,「它可能自行啟動,以不斷加快的速度重新設計自己。而人類局限於緩慢的生物進化過程,根本無法與之競爭,最終必將被超越。」

但是人工智慧的認知水平在提高的同時,人類的文明也在前進,人類的平均認知也在前進。這種狀態下,人工智慧如何能發展成為一種完全碾壓、無視我們的高等生命體?總結下來,如果人類自己開發出一個全新的生命形式,可以自己通過學習提高自己的智商和認知水平,那麼因為它是基於人類的文明而進步而提升的,所以它是不可能超越人類現有的文明程度進化成一個超高等的生命體。

金魚在圓形魚缸里看到的世界,跟我們在魚缸外看到的,哪一個更真實?我們怎麼知道自己生活在真實世界,而不像《黑客帝國》里那樣,生活在一個計算機虛擬的世界?霍金思考這些問題,是為了化解物理學家追求終極理論時遭遇的尷尬——他們想用一個理論描述世間萬物,卻一下子找到5個,描述了5種不同的真實世界,或許談論哪一個更真實沒有意義。以下是引自霍金髮表在《環球科學》雜誌上關於世界真實性的一段論述:

在幾年前,義大利蒙扎市議會通過了一項法案,禁止市民將金魚養在圓形魚缸里觀賞。提案者解釋說,把金魚關在圓形魚缸里非常殘忍,因為彎曲的表面會讓金魚眼中的「現實」世界變得扭曲。拋開這一法案給可憐的金魚帶來的福祉不談,這個故事還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哲學問題:我們怎麼知道我們感知到的「現實」是真實的?金魚看見的世界與我們所謂的「現實」不同,但我們怎麼能肯定它看到的就不如我們真實?據我們所知,就連我們自己說不定終其一生,也在透過一塊扭曲的鏡片打量周遭的世界。

在物理學中,這個問題並非純理論空想。實際上,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發現他們自己眼下的處境和金魚差不多。數十年來,我們一直上下求索,渴望得到一個終極的萬物理論,可以用一套完備自洽的基本定律來解釋「現實」的方方面面。但現在看來,最後我們得到的或許不是一個單一的理論,而是一大家族相互關聯的理論,每個理論對於「現實」都有一套自己的描述,就像透過它自己的圓形魚缸觀察世界一樣。

對許多人來說,這個觀點或許難以接受,其中還包括一些圈內的科學家。大多數人都相信存在一個客觀的「現實」,無論是我們的感知還是我們的科學,都在直接表達有關這個物質世界的信息。經典科學就以這樣一個信念為基礎,即有一個外部世界獨立存在,它的屬性是確定的,與感知這個世界的觀測者無關。在哲學上,這種信念被稱為唯實論(realism)。

不過,對蒂莫西·利里(TimothyLeary)和上世紀60年代記憶猶新的人應該知道另一種可能:「現實」的概念也可以取決於感知者的心靈。這類觀點大同小異,有的稱為反唯實論(antirealism),有的則稱為工具主義(instrumentalism)或唯心論(idealism)。按照這些「主義」,我們所知的世界是由人類心智以感官信息為原料構建的,是由我們大腦中的解釋結構塑造的。這種觀點或許難以接受,卻不難理解。你不可能將觀測者,也就是我們自己,從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感知中抹去。

隨著物理學的逐漸發展,唯實論的地位正變得岌岌可危。在經典物理學中,牛頓體系能非常準確地描述我們的日常體驗,對「物體」、「位置」之類術語的詮釋也在很大程度上與我們的常識(即我們對那些概念的「現實」理解)相符。然而,作為測量工具,我們人類是非常粗糙的。物理學家已經發現,平常所說的「物體」以及令我們看到它們的光,都是由我們無法直接感知到的物體(如電子和光子)構成的。這些物體遵循的不是經典物理,而是量子論。

量子論的「現實」與經典物理的「現實」截然不同。在量子論體系中,粒子既沒有確定的位置,也沒有確定的速度,只有當一個觀測者去測量那些量時,它們的值才會確定。有些情況下,單獨的物體甚至無法獨立存在,只能作為整體的一部分出現。量子物理還極大地挑戰了我們對「過去」的認識。在經典物理中,所謂的「過去」就是一系列已成為歷史的明確事件,而在量子物理中,「過去」是不確定的,僅僅是一系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跟「未來」沒什麼兩樣。甚至連作為一個整體的宇宙,都沒有一個明確的過去,或者說歷史。因此,量子物理暗含了不同於經典物理的另一種「現實」——雖然經典物理與我們的直覺相符,而且在我們設計建築、橋樑之類的東西時仍然可以幫上大忙。

這些例子讓我們得出一個結論,為詮釋現代科學提供了一個重要框架。在我們看來,「現實」不可能脫離圖景或者理論而獨立存在。相反,我們採納了一種新觀點,稱之為「取決於模型的唯實論」(model-dependentrealism)。這種觀點認為:每一個物理理論或世界圖景都是一個模型(通常本質上是一個數學模型),是一套將模型中的要素與觀測聯繫起來的法則。按照取決於模型的唯實論,追問一個模型本身是否真實沒有意義,有意義的只在於它是否與觀測相符。如果兩個模型都與觀測相符,那就不能認為其中一個比另一個更加真實。誰都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取更方便的那個模型來用。

另類現實(alternativerealities)已經成為今日大眾文化的主流。例如在科幻電影《黑客帝國》(The Matrix)中,人類就毫無察覺地生活在一個由智能計算機生成的虛擬現實中,計算機通過這種方式讓人類保持安定並心滿意足,以便從他們的肉身實體上抽取生物能量(姑且相信有這麼種能量)。我們怎麼能知道自己不是一個由計算機生成的角色,此刻就生活在一個黑客帝國那樣的世界中呢?如果我們生活在一個虛擬的、想像的世界中,事件之間就沒有必要存在任何邏輯,不必自圓其說,也不用遵循任何規律。掌控這個虛擬世界的外星人說不定僅僅因為有趣或者好玩,純粹為了看看我們的反應,就會讓全世界突然對巧克力深惡痛絕,或者一夜之間消除戰爭實現世界和平——可是這種事情從來沒有發生過。如果外星人堅決不肯違背自洽規律,那我們就沒有任何辦法確定在這個虛擬現實的背後還存在另一個現實了。你當然可以說,外星人生活的那個世界是「真實」的,計算機生成的世界是假的。然而,生活在虛擬世界裡的生物無法從外部觀察他們的宇宙(我們也一樣),也就沒有理由懷疑自己生活的世界並非「現實」。

金魚的處境也是如此。它們在圓形玻璃缸里看到的景象與我們在魚缸外看到的顯然不同,但這並不妨礙它們發展出一套科學定律,來描述它們觀察到的魚缸外物體的運動。比方說,由於光在由空氣進入水中時會發生偏折,在我們看來做直線運動的一個不受外力的物體,在金魚看來就應該沿曲線運動。儘管身處一個扭曲的參考系,金魚仍然可以從中總結出一套始終都很正確的科學規律,讓它們能夠對魚缸外的物體未來的運動做出預言。它們的規律會比我們的規律複雜得多,但簡單與否只與品味有關。如果金魚能夠發展出這樣一套理論,我們就必須承認金魚的觀點也是對「現實」的一個有效描述。

還有一個發生在真實世界裡的著名例子,同樣說明對「現實」可以有不同的描述,那就是托勒密的地心說和哥白尼的日心說之爭。儘管人們通常都說,哥白尼證明了托勒密是錯的,但事實並非如此。哥白尼和托勒密就好比我們和金魚,選擇任何一種描述作為宇宙模型都可以,因為無論假設是地球不動還是太陽不動,我們都能很好地解釋我們觀察到的天象變化。拋開哥白尼的日心說在有關宇宙本質的哲學爭論上所起的作用不論,它的真正優勢只不過在於運動方程在太陽靜止不動的參考系中更為簡潔而已。

取決於模型的唯實論不僅對科學模型適用,對我們創造出來表述和理解周圍世界的意識和潛意識心智模型也同樣有效。例如,人類大腦從視覺神經接收原始信息,將來自雙眼的信息綜合起來,增強細節並填補諸如視覺盲點之類造成的信息缺失。不僅如此,大腦還從視網膜接收到的二維信息中創造出了三維空間感。你覺得自己看到了一把椅子,實際上不過是利用椅子上散射的光,建立起了一個心智圖像,或者說是椅子的模型。人類大腦非常擅長這種模型構建,如果給人帶上一副特殊眼鏡,讓呈現在他眼睛裡的圖像上下顛倒,大腦會改變這個模型讓他看到上下不顛倒的物體——但願在他想坐下來之前,這種改變就已經完成。

在追尋終極物理理論的探索中,從未有哪個理論像弦論(string theory)這樣讓人滿懷希望,又如此飽受質疑。弦論是20世紀70年代被首次提出的一種嘗試,目的就是要將自然界中所有的作用力都統一到同一個理論框架中去——確切地說,是要把引力併入量子物理體系。然而到了20世紀90年代初,物理學家發現弦論遇到了一個尷尬的問題,那就是同時存在5種不同的弦論。對於鼓吹弦論是唯一可行萬有理論的那些人來說,這確實相當難堪。到了90年代中期,研究者開始發覺,這些不同的理論,以及後來才出現的所謂超引力論(supergravity),其實都是在描述同一個現象,這給了他們一些希望,認為這些理論最終可以統為一體。確實,這些理論通過物理學家所說的「對偶性」(duality)彼此關聯,這種對偶性就像是在不同概念之間來回變換的某種數學詞典。但很可惜,每種理論只能很好地描述某一特定條件範圍內的現象——比如說低能現象。沒有哪個理論能夠描述宇宙的方方面面。

弦論學家現在相信,這5種不同的弦論只是對更基本的一種理論的不同近似,後者被稱為M理論。[似乎沒有人知道這裡的M代表什麼,可能是Master(統領),可能是Miracle(奇蹟),也可能是Mystery(神秘),或者兼而有之。]儘管人們還在努力參詳M理論的本質,但看上去長期以來期待的單一終極理論或許不會出現,要描述宇宙萬物,我們必須針對不同情況選擇不同的理論。因此,M理論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單個理論,而是眾多理論組成的一個網路。這有點類似於地圖。要將整個地球如實記錄在二維平面地圖上,人們必須使用一套地圖,其中每一張只覆蓋一個有限區域。這些地圖會互有重疊,在這些重疊的區域,不同地圖都展示出相同的地貌。與此類似,M理論大家族中的不同理論看上去可能千差萬別,但都可以看成是同一個底層理論的某種版本,在適用範圍相互重疊之處,它們都會預言相同的現象,但沒有哪個理論能夠涵蓋所有情況。

只要我們發展出一個描述世界的模型,並且發現它大獲成功,我們就會說這個理論描述了「現實」,或者說絕對真理。但就像金魚那個例子一樣,M理論表明同樣的物理場景可以用不同的模型來描述,每個模型都有一套不同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概念。或許,要描述整個宇宙,我們必須在不同情況下使用不同的理論。每個理論對於「現實」或許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但根據基於模型的唯實論,「現實」的這種多樣性是可以接受的,不可以說哪一種「現實」比其他「現實」更真實。這不是物理學家傳統意義上期待的大統一理論,跟我們日常對「現實」的理解也相去甚遠。但這或許正是宇宙的本來面目。

最近讀了很多輸了,tell the truth,沒有一定物理學知識和閱讀能力的人讀這段文字真的會讀不下去,我也只是勉強讀下來,用中國古代莊子的話說,這就是「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乎?」,庄生曉夢迷蝴蝶,是庄生,是蝴蝶?還是兩者都不是?白馬非馬,是耶非耶,這已經是上升到哲學層次的論述了。

真正了解霍金還是從《時間簡史》來,可以說正是這本書讓很多人認識了霍金,那麼,霍金在這本書又講述了什麼呢?

《時間簡史》首次出版於1988年,全書共十二章,講的全都是關於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識,包括:我們的宇宙圖像、空間和時間、膨脹的宇宙、不確定性原理、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運等內容,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遙遠星系、黑洞、粒子、反物質等知識,並對宇宙的起源、空間和時間以及相對論等古老命題進行了闡述。霍金探究了已有宇宙理論中存在的未解決的衝突,並指出了把量子力學、熱動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統一起來存在的問題,該書的定位是讓那些對宇宙學有興趣的普通讀者了解他的理論和其中的數學原理。該書自1988年首版以來,已被翻譯成40種文字,累計銷售量達2500萬冊,成為一本暢銷全世界的科學著作。

在這部書中,霍金帶領讀者遨遊宇宙外層空間奇異領域,對遙遠星系、黑洞、夸克、「帶味」粒子和「自旋」粒子、反物質、「時間箭頭」等進行了深入淺出的介紹,並對宇宙是什麼樣的、空間和時間以及相對論等古老問題做了闡述,使讀者初步了解狹義相對論以及時間、宇宙的起源等宇宙學的奧妙。

《時間簡史》的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時間起始點——宇宙大爆炸奇點。宇宙是不斷膨脹著的,它在最初應該收縮為一點,這一時刻被稱為宇宙大爆炸時刻。宇宙在這一點的密度無窮大,這一點即為數學上所稱的奇點。

(二)時間終結——黑洞。恆星由於引力作用會不斷收縮,會形成一個「黑洞」。黑洞表面引力很強,時間會在此終止。

(三)上帝是如何啟動宇宙的?——宇宙的起源和命運。一種是以人擇原理來解釋的叫做紊亂邊界條件的宇宙起源,而另一種解釋稱為「暴漲模型」,它認為宇宙在開始的一瞬間是以加速度膨脹,在遠小於1秒的時間裡宇宙的半徑增大了100萬億億億倍。

(四)物理學的統一——終極理論。人類在尋求建立一個適用於宇宙中每一事件的、完整的、協調的統一理論,在這理論中不需要選取特定的常數去符合事實。

《時間簡史》是一部講述宇宙奧秘的科普讀物。霍金對「時間簡史」的解釋是「從大爆炸到黑洞」,意思是假定時間(和空間)是由宇宙大爆炸開始,演化到黑洞結束。

《時間簡史》一書著重解答人類最古老的命題:時間是有始有終的嗎?宇宙是怎樣誕生的?它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

在傳統文化看來,宇宙在空間上是無邊無際的,在時間上也是無始無終的。但霍金則認為,宇宙有自己的歷史起點,它大約誕生於150億年前,那時,宇宙只是以一個「點」存在,不佔有空間,也沒有時間的概念。後來,這個「點」發生了大爆炸,時間和空間由此開始,物質逐漸形成。宇宙起初的溫度極高,隨著時間的推進,它的空間越來越大,溫度越來越低,其中蘊含的能量與物質不斷發生複雜的反應,最終形成星系。宇宙的空間一直持續不斷地擴大,膨脹,直至今日。大約在距今50億年前,太陽形成。大約在距今46億年前,地球形成,並成為了太陽系的九大行星之一。宇宙繼續膨脹,將來也會膨脹,可能在膨脹到一定程度後,宇宙會逐漸收縮,最終又收縮成一個不佔有任何空間的一個「點」,這也代表著時間的結束。然而宇宙究竟會不會收縮為一個「點」,還沒有人能夠給出確切的答案,宇宙在大爆炸發生之前到底是什麼樣,或者說發生大爆炸的原因是什麼,無人知道,或許這將會是個永恆的謎。這就是霍金的大爆炸宇宙的理論基礎。

霍金在這本書中用自己的物理理論回答了有關宇宙的基本問題,在具體寫作時,他放棄了所有數學的理論公式,將關於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基本理念首次用簡明、易懂的語言介紹給一般讀者,致力於讓更多的人去了解自己生存的宇宙,該書因此成為將高深的理論物理通俗化的科普範本。

紀念霍金:一個當代最著名的科學家,他說地球會走向末日,要星際移民,要小心外星生命,要警惕人工智慧!讀過他的《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大設計》,「天地玄黃、宇宙洪荒」,他在嘗試解讀這個世界!在中國古代,屈原有《天文》,「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都是一個問題。無論他的語言如何,值得敬佩!他的出生日是伽利略300年前逝世那一天,他逝世的今天3.14恰恰又是愛因斯坦生日的這一天。霍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這個世界是真實的嗎?或許,我們無法找到答案,就像魚缸里的金魚。細思極恐!

謹以此文,紀念霍金先生!先生千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韓思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推薦讀點《論語》

TAG:韓思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