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水缸是什麼,下海前的一些準備
各大城市的花鳥市場,基本都有海水店的存在,人們被海水缸內的美景吸引進去,珊瑚漂亮,海魚也比淡水的那些魚漂亮很多,但是開口詢問幾句,很快就被價格打擊,在心裡留下一種看看就好,養不起的印象,下次再去,連問都不用問了,看看就自然走了。
大多數人如此,感覺海缸是一個大工程,一玩就是幾萬進去,沒上限,根據店家的話來說,就是少一個設備都別想養好,大多數人在旁觀動搖的時候就被打擊走了。
事實上,就如淡水觀賞魚,不同人有不同人的玩法,有不同的需求,不是人人玩個缸都要玩到獲獎級別,其實只要自娛自樂,就當在家的一角添加個獨特點的裝飾就足夠了,並不需要一玩就玩到傷筋動骨。
第一篇我這裡說一下海水的基本知識,讓大家大體有個認識。
前提條件:
1.一個缸,不是養金魚的那種什麼都沒有的小玻璃罐,至少要能放下控制溫度的加熱棒,有製造水流循環的水泵,缸的邊上要有電源,至少要有能用插排拖過來的電源,因為海水魚和珊瑚都需要水溫25度左右,沒有電源,連最基礎是活命環境都無法滿足,其他就更別提了。缸的大小推薦新人從40背濾方缸開始,太小的缸水質控制難度高,40基本可以做到五臟俱全。如果是淡水缸改海水,最好缸高不要超過60,保證手臂能摸到底是基本原則,否則今後維護起來會感覺心累。
2.缸放置的柜子,如果是專業的缸帶櫃自然沒問題,如果是想放在傢具上,那千萬要提前注意到傢具的材質,一個魚缸裝上水的重量,遠超想像,而且放置時間是以年計算的,不是一台電飯煲微波爐,想搬就搬一下。就算缸不大,幾個人能搬起來,不帶表就能隨便動,一個穩定的缸,搬動造成的影響很大,嚴重的會造成團滅,這個之後在說系統的穩定再說。總之買缸前先想好放的地方,計劃好缸的尺寸,要能完整的整個底放在某個穩定的平面上,局部受力很容易爆缸。
3.自己是否有認真學完一套繁雜的海水知識的耐心,海水的知識點很多,而且互相影響,必要時還要有很強的動手能力,要養好一缸海水生物的難度遠比養活淡水的金魚難的多,但有努力就有回報,海水缸的色彩和靈性遠不是淡水魚缸能比的。
基礎概念:
1.海水有多咸?我只能說很咸,咸到超過我喝過的任何湯,海水的鹽度,不是想像中一缸水裡加點鹽就行。鹽需要專業的海鹽,不是超市的食用鹽,也不是海鮮攤上的粗鹽,鹽必須是海缸專用鹽,這個錢絕對不能省!新手用法紅鹽或美紅鹽這個檔次就足夠了,低級的海水素海水晶之類的鹽容易出問題找不到原因,更好的鹽體現不出高級在哪裡,所以推薦一桶20公斤,價位在300左右的鹽。水盡量用ro水,雜質少,化鹽不容易沉澱,之後水質相對更加穩定。最重要的鹽度,需要一個光學鹽度計,很簡單的東西,養海水的絕對必需品,鹽加水裡攪拌溶化,用鹽度計測到1.024~1.026的數值,就是海水的鹽度。
2.溫度,比較好的數據是25~27之間,差一點24~28,極限溫度不能超過20~30,新手在溫度這一塊最好按最優數據來,不差那麼一點能量,隨便死一個生物,價錢就超過那點電費了。溫度一般冬天用加熱棒控制就行,淘寶上很多,價位看自己的消費能力,夏天基本上不要太陽直射,缸放在室內,熱的時候拿電風扇吹吹水面,小缸溫度不大會超過30,大缸就要用到水冷機器,淘寶有的是。
3.海缸的幾個分類:
fot是純魚缸,不養珊瑚的缸,因為很多魚是以珊瑚為食,或者嘴賤喜歡咬珊瑚,這類魚又偏偏挺好看,所以有人養一缸的魚,一個珊瑚都不放,fot缸優點就是魚可以養的總類比珊瑚缸多的多,魚病可以全缸下藥,很多葯是傷珊瑚的,不養珊瑚就可以隨便下,另外魚對水質數據的要求比珊瑚低,相對珊瑚缸,fot缸可以餵魚比較隨意。缺點是沒珊瑚就缺點意境,不完美。
Lps是軟體珊瑚的意思,就是摸上去肉肉的珊瑚,中間有一個硬核,周邊是珊瑚厚厚的肉包裹,海葵例外,沒有內核,一般看見有蕩漾的觸手都是lps。Lps優點是飼養難度較低,能適應相對比較差的水質,新手剛玩能養活的基本都是lps,而且蕩漾的觸手很有感覺,一看就高大上,配上合適的燈光,lps相當漂亮,至於缺點,lps對光的依賴很強,絕大部分燈光一關,不一會兒就會從舒展狀態縮到硬核根,比較難看,開燈之後,沒有半個小時很難恢復好狀態,不利於隨時欣賞,另一方面,lps的觸手都有毒性,對人沒什麼威脅,除了地毯珊瑚的觸手能扎疼人,其他常見珊瑚基本被人免疫,但對別的珊瑚來說,很多隔壁鄰居的觸手相當霸道,打哪傷哪,經常是很耐心的將幾個珊瑚擺好造型,緊湊點想多擺幾個,結果人走開沒一會兒,某個珊瑚的觸手就把隔壁鄰居打殘了半個身子,而且這個殘基本是無法恢復的,所以珊瑚打架,也算是lps的缺點,研究珊瑚品種間的和諧相處需要下點功夫,另外珊瑚對很多治療效果好的葯都很怕,例如銅葯,治療寄生蟲是最好的,但珊瑚缸基本是一下就團滅,殺珊瑚的效果比殺寄生蟲好,所以珊瑚缸內魚得病,一直是很難解決的問題。
Sps是硬骨珊瑚,樹杈狀居多,摸上去基本沒有肉,直接是一根根骨頭的都是sps,相對lps珊瑚,sps珊瑚對水質要求最高,就算是最入門的sps,也不是輕易能養活的,但sps的優點是色彩,這個考驗功力,也許別人缸里的垃圾,你拿過來就能養的非常漂亮,也許別的缸里一年才長一厘米,到你缸里一個月就長了一厘米,其中的成就感讓很多高手不可自拔,見到別人的珊瑚就想剪一頭栽到自己缸里。說到優點,sps的易剪易種活簡直比植物還厲害,一個頭或者一個碰掉的碎片,在環境好的缸里都能重新長出一片來,就是一個種子長出一片森林的感覺。另外sps不像lps,關燈縮了之後開燈要很久才恢復,sps燈一開,就是一片彩色。再說缺點,sps難度就不說了,新手覺得lps養的很好之前,不要輕易嘗試,sps對水質污染的容忍度遠不及lps,對水質波動的容忍度更低,一個操作失誤的波動,就能影響到整個缸的珊瑚,另外因為sps的生長需要從新築成骨胳,骨胳的成分是鈣,這些都是海水中肉眼不可見的鈣離子一點一點收集築成的,所以sps缸對鈣的消耗很大,海水成分是相輔相成的,一個離子降低了會引起很多指數變化,所以補充離子是每個sps缸的功課,增加了系統的複雜性。另外sps比lps更加不耐葯,生病的魚很難救治,sps在海水缸中,基本可以說是高手的配置,逼格上高人一等。
介紹了基礎的認識,下面講一下一個海缸需要的設備,必要程度越靠前越重要。
1,水循環泵,必須有,背濾缸裝在背濾最後一格,底濾缸裝在底缸最後一格, 是帶動整個缸水流循環的重要設備,死水養不好魚,更不用說海水生物,水流循環帶動水體流過濾材區,分解掉污染物質,帶動水面含氧量高的水混入水體,氧氣在魚缸里發揮重要作用,遠遠不止魚呼吸這麼簡單。泵的流量選擇大概選全缸水體的5~10倍,這裡要注意的是高度衰減,泵所在的位置水面和魚缸觀賞面的水面高差,背濾缸可以忽略高差,底濾缸就一定要考慮進去,普通底濾缸的底缸水面和上缸水面會相差80~100厘米,看泵的不同衰減程度不同,具體看說明,最終每小時流量達到全缸水體的5~10倍。例如一個40背濾缸,水裝到35厘米高,加上一點造景和濾材,水大概50升,水泵選300~500升流量的就差不多,大到600或800也問題不大,再大就太大了,吸水口容易吸住生物和珊瑚。如果是底濾缸,上缸150升,下缸80升,全缸水體大概200升,考慮到高差衰減,泵大概要選2000~3000升流量。
2,濾材,除了溫度和鹽度這兩個基礎數據,一個海缸過濾系統絕對要有,這裡說一下過濾系統的主體:濾材。我理解的濾材,只要是不會釋放毒素的表面凹凸物,都可以當濾材,活石,死石,玻璃環,細菌屋,珊瑚骨,砂石,磚瓦,塑料片等等各種固體,只要沒毒,都可以當濾材,都不會有衝突,完全沒有放了這個就不能放那個的說法,濾材之間的差距,只是同體積內部空隙表面積的差距,高級的人工濾材,同體積內部空隙表面積能有普通貨的幾倍十幾倍,相同的處理量就直接節省了缸內空間,本質上沒任何區別,高級的濾材並沒有附加多麼nb的功能,只是起到節省空間的作用,普通濾材提高用量最終效果不會有區別,高級的濾材價格高,用量少,普通的價格低,占空間。一直在說濾材內孔隙的表面積,有什麼用呢,下面說濾材在系統里發揮的作用。(這裡插一個說明,算是濾材的補充說明。過濾區的作用,原理上就是處理分解魚屎和飼料殘留的毒素,分解成魚勉強可以接受,短期不會致死的物質,積累到魚出問題之前,通過換水把含量降下去。大家知道,肉的本質就是蛋白質,飼料和魚糞便中蛋白質含量很高,肉放著為什麼會臭,雞蛋破了為什麼會臭,空氣中的細菌無處不在,發臭是細菌完成了對蛋白質的初級分解,水中同樣遍布分解細菌,蛋白質初級分解的產物是氨,再分解是亞硝酸鹽,再分解是硝酸鹽,對魚毒性明顯的是氨和亞硝酸鹽,可以說是劇毒,這兩個物質在正常的海缸系統里非常不穩定,會非常快被分解為低毒的硝酸鹽,這個分解,靠的是濾材上的硝化菌,如果沒有濾材,硝化菌只是少量覆蓋在缸壁上,不足以快速分解,那魚就會中毒。打個比方,濾材的孔隙展開,是一片很大的空間,裡面聚集著硝化細菌的加工廠房,被蛋白質污染過的水流經工廠,硝化細菌快速將蛋白質依次分解成低毒的硝酸鹽,這裡需要廠房足夠大到處理掉這些垃圾,處理的過程,硝化細菌需要消耗氧氣,這裡就需要上面說的水泵流量,流量大帶動水體表面的氧氣進入工廠提高工人工作效率,流量大帶動主缸的污染水快速進入處理工廠處理,而不會長時間停留主缸造成魚中毒。這裡的硝化菌,是好氧的,最終的生成物是硝酸鹽和磷酸鹽,在普通的缸里,這兩種物質只能通過換水排出,硝化細菌在這之後就無能為力了。至於反硝化是將硝酸鹽分解成完全無毒的氮氣排出,條件較複雜,新手不可能做到,這裡不說。
3,燈,首先介紹下燈的基本知識,完整的太陽光是一個連續不間斷的光譜,完整的光譜攜帶的能量非常大,根據能量等量原則,如果要一個燈複製太陽的光譜,會很費電,會很熱,所以根據需求,我們把燈發出的光限制在我們需要的光譜範圍,在同等的電力消耗的基礎上,發揮出需要的光照儘可能的多。鹵素燈:光譜比較全面的燈,生物在光譜全面的燈下無論是生長還是顏色都不錯,當然,缺點是耗電,熱量大,夏天如果用大龜鹵素,會很熱很耗電,加上外形不好看,現在鹵素的真愛玩家越來越少了。T5燈,就是燈管燈,單根燈管光譜範圍不大,所以需要多根配合使用,組合成相對完整的光譜,優點是外形比較好看,色彩比較好,缺點是熱度還是挺熱的,耗電也不少。第三種燈是led燈,現在led技術發展的已經很不錯,光電轉化率很高,但同樣的,單顆光源光譜比較窄,所以海水燈都是多顆led燈組合成的燈盤,現在集成到一塊晶元上的led燈原理也是一樣,只是更美觀,發熱量更低,但本質上還是由多段光譜合併,只在需求量大的段大量發光,忽略了一些不太重要的波段,這一點上價格偏低的led燈比較明顯,價格比較高的相對來說處理的不錯。我覺得,led燈應該是未來燈的主流,在需要的波段發力,既省電,又減少了發熱,led還有進步的空間,鹵素和t5相比沒多大的進步空間,缺點明顯。
三種燈介紹完再說色溫,色溫以k值標示,我們接觸到的基本是2000~3000k,5000~7000k,10000k以上,低k值光顯黃,家用的低k燈光叫做暖色,6000k左右的光較白,家用燈光叫冷白,高k值的燈顏色偏藍,k值越高越藍,珊瑚缸一般用k值高的燈顯色漂亮,這裡這裡說的是顯色,不是生長,生長需要的是能量,是和功率掛鉤,色溫是人眼看的效果,珊瑚缸應該是兩者兼備,用低色溫照出來的珊瑚,色彩很差,用玩家的話來說,就是屎色,健康,但是難看。珊瑚缸里適合用高k值,藻缸類似淡水草缸,適合用6500k。
下面說下具體用燈,首先要確認自己的缸是什麼性質的缸,如果是fot,那燈簡單了,小缸來個夾燈,大缸上幾個led射燈,或者裝修剩下的什麼燈能亮就上什麼燈,不講究,人看的順眼就行,甚至缸如果有太陽散射的光,只要加個人觀賞的燈就夠。至於lps和sps缸,我推薦是led燈,好看,光線集中,溫度低,各個檔次的都有,一分價錢一分貨,高端燈效果無論是lps還是sps都很不錯。
燈對於魚來說只是看清楚的功能,對於珊瑚來說,燈光就是糧食,珊瑚的生長靠體內的藻支撐,大部分能量都來自光照,缺了燈,珊瑚絕對長不好,可以說光是珊瑚缸除了鹽度和溫度最重要的條件,沒有鹽度珊瑚半天活不到,沒有溫度珊瑚活不過幾天,沒有光,珊瑚估計活不過半月(沒試過,猜的)。
4,蛋分,全名蛋白質分離器,是用物理原理打出水中溶解的蛋白質,這個只有在海水缸里好用,因為海水和淡水表面張力不同,蛋分的原理是將氣泡打碎分解到水中,用氣泡的表面吸附蛋白質和油性物質,利用氣泡的浮力推向蛋分排污口,直接將蛋白質推出水體,從源頭減少過濾系統的壓力,但不代表有了蛋分就不需要消化系統,再nb的蛋分,也只能分離出部分污染物,能完全解決污染物的那是神器,不存在的。濾材必須要有!很多人底缸就一個蛋分,就告訴別人自己不用濾材一缸珊瑚好的很,高級的蛋分能解決一切,很多人真信了,那看看他一缸珊瑚,每一塊石頭,本來就是濾材,每一顆珊瑚,都能吸收水裡的營養。濾材不能沒有,但不是一定要某種濾材才行,因人而異,達到處理效果的都可以。
另外再補充下我個人建議,別再問我哪個蛋分和哪個蛋分比誰更好,請比價格,價格高的比價格低的好。大概劃分一下層次,100升內的缸,不建議用蛋分,因為缸本身空間不大,每一個空間都很珍貴,放個不大的蛋分不如不放,例如100升的水一個月全換水,分四次換,每次25升,水錢忽略不計,鹽錢大概50快錢一個月,一年600快錢鹽,可以把缸維護的很好。而用蛋分,不代表就不用換水,就當一年300快錢鹽,一年差的300快錢,如果用的蛋不是太好,效果還不如只換水,放蛋分的空間還能多放過濾材料,蛋分要定時排污,還有偶爾爆沖的危險,綜合來說,不推薦用蛋。
大概比例:1升水需要6~12快錢的蛋分,就是說100升的水需要600~1200快錢的蛋分,200升缸需要1200~2400的蛋分,根據自己缸能容納多大的蛋分,和自己餵食的積極性,自己挑選檔次。還是那句話,一分價錢一分貨,至於bk之流,那是一種身份,不要拿價錢來說事。
5,造浪,這個要和造流做個區分,浪是一波一波的,有個間斷性,造浪一般都可以看情況調整波的間隔和力度,浪的轉子葉片是轉幾秒停幾秒,交替循環,流就沒這麼多事,通電就轉,水流就是那麼穩定的一道,沒變化。至於兩者的作用,類似泵的作用,加快缸內水體的流動,揚起沉積的魚糞和垃圾,被下水口吸入儘快處理掉,而浪比流更好的一點是模仿海洋環境的海浪,能讓珊瑚盪起來,擺動間拋掉珊瑚的垃圾,流這一點有缺陷,因為是穩定的流,在缸內會形成相對固定的流,垃圾會停留在死角沉積,不易揚起。對於珊瑚缸來說,小的珊瑚缸有循環泵就夠了,大的缸盡量用造浪,珊瑚的效果會更好。Fot缸就無所謂了,一個造流不夠就再來一個,幾個流的價格也沒一個浪貴,儘管用。
6,上面說的是幾個大件,我的建議是小缸可以省略蛋分和造浪,等玩上手了,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的時候,自然不需要別人多說。剩下幾個常用的東西這裡也說下,光學鹽度計,必須要有。ro水過濾,盡量有,如果小缸也可以直接買大的桶裝水解決。溫度計,必須有,加熱棒,冬天必須有。No2測試,開缸時候會用幾次,可有可沒有。Ph,no3,po4,等等測試劑,不玩sps不需要,養成穩定換水的習慣比什麼測試都有用,用專業的海鹽,配到需要的鹽度,所有的指數都不會有問題,不好好換水,就算測出來數據有問題,又能怎麼辦?最後還是靠換水解決。
最後總結一下新手下海的預估金錢準備,生物錢不算在內。
必須物品:鹽度計和溫度計100,鹽小包裝100,20公斤桶裝或者20公斤箱裝350(不推薦小缸買大包裝鹽,用太慢)
30方缸版:缸200內,泵50,人工濾材100之內,燈200上下,就養魚可以更便宜,活石引菌用,買珊瑚上帶的就行。
40方缸版:缸250內,其餘同30方缸。
就估這兩個版本,再大可挑選的檔次太多,看個人情況差別很大。總之40尺寸之內的缸,下海不包生物的總成本可以控制在500~800左右,新手開始加幾個普通的生物也不貴,小缸200快錢的生物足夠了。這樣一個海缸就算初步完成了。
下面廣告我的淘寶店,店名:水痴小丑魚。專賣人工小丑,因為是自己繁殖的,從小養大,所以很乾凈,各種病和寄生蟲都不可能有。為了保證沒病,所以店裡不進貨,不中轉,不賣任何珊瑚和其他魚種,只有小丑魚。因品相淘汰問題,現照顧新下海玩家推出練手小丑魚,同樣沒病,只是品相差點,大多因為小時候打架引起,嘴歪,臉不正,鰓不貼身,嚴重的已經處理掉,練手魚都是比較輕微,不會影響練手效果,如果練手魚養不活,魚店裡買的也是同樣,練手魚基本是成本價處理,希望新手能減少前期交學費的成本。
第一次就說這麼多,主要做個思想準備,海缸有這麼多東西,大概功能是什麼,有個概念。


TAG:水痴的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