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0-3歲嬰幼兒餵養課堂之——7-9個月寶寶輔食添加

0-3歲嬰幼兒餵養課堂之——7-9個月寶寶輔食添加

輔食添加從哪些食物開始

寶寶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時,從泥糊狀食物開始,添加的第一種食物多為強化鐵的米粉,因為既可以補充嬰兒對鐵的需求,大米相對小麥或其他穀類更不容易引起過敏。米粉可以用母乳、奶粉或水沖成稍稀的泥糊狀,用小勺來喂。

其次是水果泥、根莖或瓜豆類的蔬菜泥,比如胡蘿蔔、南瓜、豌豆泥等,可以補充少量維生素和礦物質,增加膳食纖維,同時訓練寶寶的咀嚼、吞咽技能,刺激味覺發育。

動物性食物如紅肉類(牛肉、豬肉)、魚類、蛋黃是蛋白質和鐵、鋅的重要來源。可以從紅肉泥開始添加。對於有缺鐵性貧血的寶寶,更要注意補充含鐵豐富的動物性食物如:豬肉泥、牛肉泥、動物肝臟、雞鴨血。蛋黃中也含較多的鐵,但吸收率沒有肉類高。

有的家長會說,我們吃紅棗、赤豆、菠菜不是也可以補鐵嗎?這些食物在植物性食物中算含鐵量比較高的,但是動物性食物中的鐵含量遠遠大於植物性食物中的鐵,並且更容易被身體吸收。當然補鐵效果更好了。

添加過程循序漸進

寶寶剛開始學習接受小勺餵養時,由於進食技能不足,可能只會吮舔,甚至用舌頭把食物推出、吐出,需要慢慢練習,不用著急。

添加每種新的輔食時,要從少量開始,比如米粉第一次只吃一小勺,第一天嘗試1-2次,以後可以根據情況增加量和次數,觀察3-5天,看寶寶有無不良反應如嘔吐,腹瀉,皮疹等,等寶寶接受並且適應了一種食物,再添加另一種新食物。

添加新食物的同時以前嘗試過的食物也可以吃,等寶寶適應多種食物後,可以把幾種食物混合在一起吃,比如蛋黃拌米粉、肉泥蛋羹等。

有時寶寶會拒絕一種新食物,這時家長不要強迫他吃,也不要認為寶寶不喜歡吃就不再給他吃,因為很有可能寶寶只是覺得這個味道不熟悉而不願意吃,等多嘗試幾次後就樂意接受了。

6-8個月是兒童的口腔發育敏感期,應儘可能多地提供不同種類,不同味道的食物,這樣寶寶以後會很少挑食偏食。

輔食吃什麼、吃多少

添加的輔食量由少到多,由泥糊狀逐漸過渡到碎末狀,由單一的米粉、菜泥或蛋黃逐漸達到食物多樣化。

這個時期奶還是寶寶的主要食物,每天奶量建議在600ml以上,鼓勵繼續母乳餵養,在母乳不足時以配方奶作為補充。

蛋黃或雞蛋逐漸增加到1個,肉禽魚逐漸增加到50g。如果雞蛋過敏不能吃,則額外增加30g肉類。

適量的穀物類,如強化鐵的米粉、爛粥或爛面。蔬菜水果以嘗試為主,沒有量的要求。每天進餐次數,4-5次奶類,1-2次輔食。

所有輔食在製作過程中不加調味品如糖和鹽,如果輔食以穀類和蔬菜為主,可以適當添加油脂,大概每天5-10g,推薦富含α-亞麻酸的植物油如:亞麻籽油、核桃油。如果輔食中的動物性食物較多可以不加,另外如果是體重增長緩慢偏瘦的孩子也可以適當添加油脂,因為脂肪所產生的熱卡遠遠高於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

注意輔食的能量密度

給寶寶提供的輔食注意能量密度不能太低,所謂能量密度是指每g食物所能提供的熱卡,比如100g的母乳大概能提供67kcal的能量,輔食的能量密度建議大於母乳,如果是沖調米粉,25g的米粉加水100ml或加奶160ml沖調,能夠達到80kcal/100g的能量密度。稀粥、魚湯、肉湯等含水量高,能量密度很低,不到20kcal/100g,不建議單獨做為嬰兒輔食,可以用來煮粥煮麵。

7-9月齡嬰兒一日膳食大致安排:

7am母乳和/或配方奶

10am母乳和/或配方奶

12am泥糊狀輔食(米粉、肉末粥、菜泥、果泥、蛋黃等)

3pm母乳和/或配方奶

6pm泥糊狀食物

9pm母乳和/或配方奶

夜間母乳和/或配方奶(可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紐西蘭保姆夥同表弟偷主人家孩子,謊稱自己才是寶寶的親生母親
王寶強和她穿情侶裝 網友:寶寶走出陰影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