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民族的建築師-貝聿銘

民族的建築師-貝聿銘

美籍華人建築師

貝聿銘

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祖籍蘇州,屬蘇州望族之後。他曾先後在麻省理工大學和哈佛大學就讀建築學。其作品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身為建築師的貝聿銘,拿下了1979年美國建築學會金獎、1981年法國建築學金獎、1983年第五屆普利茲克獎(建築界的諾貝爾獎)、1989年日本帝賞獎等具有含金量的獎項,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

1

貝聿銘以其獨特的設計為世界留下了眾多不朽的建築,在中國也有兩處——香山飯店和蘇州博物館新館,這兩處設計完美的展現了中國傳統民族建築的藝術形式。

貝律銘曾說:「我們不能每有新建築都往外看,中國建築的根還在,還可以發芽。當然,光尋歷史的根是不夠的,還要現代化。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東西,能用的東西,接到老根上去。」

2

1979年,中國政府邀請貝聿銘設計香山飯店。貝聿銘根據自己的一貫想法——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不辭勞苦走訪北京、南京、揚州、蘇州、承德等地,搜集素材、尋找靈感。

最後建築採取了一系列不規則院落的布局方式,使香山飯店與周圍的水光山色、參天古樹融為一體,成為具有濃郁中國風格的建築。

貝聿銘說:「從香山飯店的設計,我企圖探索一條新的道路:在一個現代化的建築物上,體現出中國民族建築藝術的精華。」

香山飯店融中園古典建築藝術、園林藝術、環境藝術為一體,用簡潔樸素的、具有親和力的江南民居為外部造型,將西方現代建築原則與中國傳統的營造手法,巧妙地融合成具有中國氣質的建築空間。

3

21世紀,貝聿銘再次回到中國,為家鄉設計建築蘇州博物館新館。貝聿銘將自己的建築智慧結合東方傳統美學以及對家鄉的情感全部融匯在這座建築里,創造出了獨具魅力的視覺之美。

按照貝聿銘先生「中而新,蘇而新」的設計思路,博物館新館的設計結合了傳統的蘇州建築風格,把博物館置於院落之間,使建築物與其周圍環境相協調。

白色粉牆成為博物館新館的主色調,與蘇州傳統的城市肌理融合在一起。屋頂設計的靈感來源於蘇州傳統的坡頂景觀——飛檐翹角,並演變成一種新的幾何效果。

博物館新館的主庭院相當於是北面拙政園建築風格的延伸和現代版的詮釋,完美地體現了貝聿銘先生將中西風格融合的思想。

在晚期的貝聿銘先生眼中,建築的造型已經不那麼重要,「建築的靈魂」即建築所展現的文化與精神開始佔據上風。建築本身就是一座會說話的藝術,述說著千百年的歷史。在未來,中國的建築不僅要體現傳統,更應該結合時代,使之成為一座「會說話」的藝術。

責編 | 胡明珠

編輯 | 高藝傑

財大房地產報

縱觀樓市 |樂享生活 |房產實時推送

房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大房地產報 的精彩文章:

新海誠——青春與你相依

TAG:財大房地產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