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處美宅,面朝雨林
我有一所大房子,面朝雨林,春暖花開
為什麼說西雙版納是最佳宜居地點?
這裡四季溫暖,長夏無冬?
這裡空氣清新,沒有霧霾?
表象背後,那個最重要的東西,是整個孕育出溫暖,純凈的稀缺資源,不可複製的壟斷性資源——北緯21°天然熱帶雨林。
三位一體的唯一稀缺資源
海南,海南還會刮刮颱風,,
拉斯維加斯,門檻不低,火山灰據說也是個事兒,哎,窮人視野,,,
亞馬遜很漂亮,雨季長年之外,估計你也不會想住在那,因為什麼都買不到……
這裡說的稀缺,並不是「稀少」,而是「唯一」,就算走遍全世界,你也再找不到這種「居住—自然環境—生態商業」三位一體的區位性優勢了。
所以,這一片熱帶雨林區不只是西雙版納的財富,更是中國的財富,世界的財富。
奇蹟之中還有奇蹟
西雙版納的存在,已經是一個奇蹟了,然而在這個奇蹟之中,還包含著更具有唯一性的一個奇蹟,那就是這片熱帶雨林的核心區域——望天樹景區。
這片自然景區的資料和信息,任何人都可以在網路上找到,但任何在網路上找到的資料,都代替不了你真實的體驗。
從版納首府景洪市,驅車大約2個多小時,過菜陽河高速,一路抵達勐臘縣,再往東北方約10公里,到達補蛙國家自然保護區,也就正式進入瞭望天樹景區。
如果說現在的景洪已經成為全國的「候鳥型」旅遊養老聚集地,隨著國家戰略政策的傾斜,而一路高歌猛進,成為各路資本競相爭奪的香餑餑。
那麼,從勐臘到望天樹的這一大片區域,無疑就成為了整個景洪乃至於未來西雙版納發展的後花園。前面代表著火熱,後面代表著靜謐;前面代表著「顯」與「動」,後面則代表著「隱」與「靜」。
正如我們的生活一樣,動靜相宜,才算完整。
望天樹的核心資源
國人素有」風水「之說,古代環境文化學認為,水是生氣厚蓄之地,為吉貴之象。換句話說,能夠聚風藏水的地方,才稱得上是風水寶地。
南臘河,一直被稱為東方亞馬遜,也走進望天樹核心區域的第一站,從補蚌雨林碼頭乘遊艇,沿著南臘河蜿蜒而入,兩岸就是熱帶特有的雨林景觀,蔥翠層疊,似屏障、如雲霧。一直到望天樹雨林碼頭棄船上岸,整整4.3公里。
『
作為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的核心,望天樹是中國唯一可以從水、陸、空全方位體驗雨林的好地方。景區內的望天樹通常在40-60米,最高達88米。 進入望天樹中心,有熱帶雨林和植物花卉兩條路線,終點都到空中走廊的入口處,無論先走哪一條都能把整個景區走完。
最吸引人的莫過於空中走廊,數十棵望天樹的樹榦,用鋼索和尼龍繩搭出一條34米高的懸空弔橋,讓遊人能從空中俯瞰整個熱帶雨林。
(如果你有恐高症,還是忍忍就過了,再次提示,站在弔橋上不要跳……不要跳……)
此外,還可以沿著樹叢中長約2公里的小路前行,途中可近距離接觸雨林五大奇觀:板根、絞殺、寄生附生、滴水葉尖、老莖懷春等景象。
(電影《阿凡達》取景地)
景區最方便的一點是整個景區80%都被WIFI覆蓋,而且網速非常好,這是目前國內景區里少有的。
走完整個望天樹景區,就像是走在綠色海洋中中,體驗的是真正的原始叢林,你也可以做一回中國的阿凡達。
有時候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此情此境中,我們唯一能感受到的,就是自己的渺小。
小編心想,所謂資源好地兒,其一,在於」稀缺「,故而物以稀為貴;其二,在於」博大「,故而身臨其境,可以靜心、可以修身、可以養性。
一點小暢想
小編總以為,對於這樣巧奪天工的景色,短暫的流連,無異於走馬觀花、管中窺豹,真的沒辦法深度體驗自然到底有多麼不可思議。
那麼,我們有沒有可能住到熱帶雨林裡面去呢?別驚訝,這個想法本不是夜談,事實上,有那麼一席地已經生機勃勃,有的在非原生環境巧奪天工,用心搭成,有的在資源地,錦上添花。
【米蒂街住宅坐落於努沙國家公園(Noosa National Park)邊界的Little Cove東部的低洼處。建築和庭院的建造稍高於原本的地面來防止季風降雨帶來的淹水。當地的雨季非常舒適美好。建築庭院,走廊,外牆和屋頂都使用了一種遮陰的布料包裹,增加了隱私性並且可以防晒防蟲。設計師用屏障在雨林里建造了一個花園,人們只需掀開簾幕便可在雨林里享受一個靜謐的下午。】
【Planchonella House的設計源於一個簡單的想法——創建一系列的快樂空間,給家庭成員帶來新鮮感和並豐富日常生活。該住宅位於熱帶北昆士蘭,周圍環繞著熱雨林,所以該項目可以採用被動式的設計方法。粗放簡單的設計方法和Lo-Fi技術的使用形成了這座原始的、樸實的住所。這座建築的設計包裹著一個中心庭院。庭院無論對於住宅本身還是業主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是一個綠洲,提供陽光、光線、通風、活動、視覺享受和娛樂。它還提供了住宅連接到周圍熱帶雨林的通道,連接了住宅的兩部分,並充當在住宅內部走動時的散步長廊的節點。】
【Botanica Khao Yai度假村位於泰國Khao Yai市的邊緣地帶,Khao Yai市是泰國最重要的自然雨林保護區。居民區地塊靠近山脈,建立了公園保護區,用於居民和遊客的消遣活動。每棟建築都有不同的高度,一些居住單元在高柱上被加高,整個項目創造了各種不同類型的光線質量。】
由此可見,雨林住宅的建設,並不是異想天開的做法,很多熱帶國家已經有很成熟的案例。
有人覺得對環境的破壞,但事實上,是不成立的,原因有兩點:
第一、熱帶雨林資源極其稀缺,能夠適宜居住的,就更少,因此所謂開發也只能是極少量、極外圍的,甚至是定製化的。
第二、老子說:「道法自然」,最好的保護自然的方式,也許正是把我們自己也變成自然的一部分,同呼吸共命運,畢竟,只有當自然也成為我們的家園,我們才會更加的愛護自然嘛。
在這裡,期待著有人能夠擁有一套大房子,在北緯21°,面朝雨林,春暖花開。


TAG:版納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