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丹武雙修雜談碎語

丹武雙修雜談碎語

2、武當山舉辦祝由術第八期面授(最新)

4、丹道,修鍊者心中隱隱的痛(玄虛門男丹課程)

編者按:

我從12歲開始習武,練過長拳、螳螂拳,在十八歲的時候改練太極拳,從此一練就到了現在,算一算也快有三十年了,在四五年前,曾經遠赴加拿大教拳,在溫哥華廟街上一家中國道觀里結識了一位看不出歲數的道長,就是感覺氣度不凡的樣子,在他的房間深聊過半日,從此走上了內丹修鍊的道路。

近日,我收拾從加拿大帶回國的物品,翻出了一本筆記,是我在加拿大開拳館期間練功的時候的隨筆筆記,這樣的筆記本我每年都有一個,每當練功時產生的靈感、悟到的東西,都會在睡前寫在本子上。到如今已經成了習慣。

翻看這本海外的練功隨筆,發現有些零星的信息,透露了我丹武雙修過程中的一些軌跡,遂整理出來,僅是我一家之言,如有雷同純熟巧合,如有離經叛道之處也是我個人修為尚淺,沒能領悟大道真諦。

——內丹責任編輯姜燕泉

太極拳是煉內丹的動功,太極拳練到本質就是兩個字,聚散!也有叫開合的,本質上講都一樣,不過我固執的認為,聚散的境界要比開合高一些,我這裡講的聚散不是內氣的聚散,也不是內勁的聚散,而是內丹的聚散,內丹一散,渾身上下無不充周,這裡充滿的不是內氣而是能量,那個感覺就是摧枯拉朽無堅不摧。內丹一聚,渾身上下如同無底深淵,多大的外力也要陷入,而自身能量退藏於密,不做一絲外泄,感覺體內如同黑洞,可以吞噬一切。

太極拳核心就一個字,舍,練到一定階段,要舍掉,練出力舍力,練出勁要舍勁,練出內氣要舍內氣,練出真氣要舍真氣,總之,不論練出什麼,不管這個有多高級,都要舍掉不要、不用。只有這樣才能不被「有」所羈絆,而忘記「無」。

有呼吸就有念頭,心生意,意是心裡的燭火之苗,就是那蠟燭在點燃前似亮似不亮的那一瞬間的景象,意生念,念頭就是燭火完全燃燒起來的那個火苗,它會照亮我的內心世界,赤子元嬰維我心燈,心燈就是念,念念不忘便是欲,意欲何為的欲,也是慾望的欲,這個欲才是影響人行為的東西,儒家說到這時候要泯欲克念永不發動,即可得中。所謂泯欲克念就是止息,呼吸緩慢了,慾望就不強烈了,呼吸停止了,念頭就泯滅掉了,人心就回歸心意的狀態,這個狀態就是太極,心燈已亮,其光尚未透出心房。

所謂無極,就是混沌,混沌是狀態,也不是狀態。是一種形容,就是說不清楚的狀態,那就是無極。無極是後天識神從頭頂下來走近半山腰的心房(參閱內景圖)後點亮心燈,照亮心房後,走近在燭影中,進入一層空間,又一層空間,進了幾層空間以後,會發現,這個空間灰灰一團,裡面失去了方向感,沒有前後左右上下的感覺,自己一直在這個灰灰的空間中穿行,腳下沒有地頭上也沒有頂,然後你可以隨意的盤坐在空中,周圍都是灰濛濛的,沒有色彩沒有聲音。直到一束光從不知何處照進來,從頭頂照到腳下,這時,你知道了上(天)和下(地)。當光沒有出現的時候,這個空間叫無極,光一出現,便是太極,當光從頭頂照到腳下,你的身體里就分出了兩儀。這是你自己的道,一陰一陽謂之道,沒有光,就沒有陰陽。

小周天,不是打通任督二脈這麼簡單,任督二脈打通了,還沒完事,依然要致虛極守靜篤,任督二脈裡面走的是氣,不是炁,氣在靜脈中運行消耗的是能量,在任督經脈中走氣,實際上是消耗能量,只不過消耗的更合理更優化,人體對氣的利用效率更高罷了,但歸根結底還是耗油的功夫,不是添油的。丹道里的小周天概念與太極拳的小周天概念極為相似,就是四個字:斂氣入骨。炁是在骨髓里運行的,只有把氣收進骨髓,才能把氣轉變成炁。人本身是不產炁的,只有斂氣入骨才能轉化成炁。太極拳「斂氣入骨」這個重要心法才是養生的秘密。

小周天指的是炁的運行軌跡,不是氣!炁從丹田下行到會陰,然後從尾閭進入骨髓,這是第一關,丹家叫羊車,炁通過尾閭時,尾閭會蹬蹬登的跳,節奏比較快,就像山羊拉車在土路上跑的節奏,蹬蹬登登一路跑過去,所以叫羊車。過了尾閭,進入脊髓,沿著山路一路向上(參閱內景圖)到了夾脊竅,這裡丹家叫做鹿車,顧名思義,就是一躍而過,啪嗒啪嗒的先助跑一段,到了關前猛地一蹬後退,然後騰空躍起,跳過夾脊竅,前腿落在地上,緊接著後退落地,啪嗒啪嗒一路向上跑去,就像鹿拉車越山澗一樣,所以叫鹿車,再往上就是玉枕,這裡丹家叫牛車,顧名思義,老牛拉車低頭向前,隨慢但絕不退轉,不到目的絕不停滯,這一關最麻煩,玉枕竅只有兩個小眼,位置就在脖子後面兩條大筋裡面,頸椎第一節旁邊,炁只能依次從這兩個小眼進去,如同投籃,籃球(炁)在籃筐里(玉枕竅的小眼)碰撞旋轉幾圈,運氣不好的就轉出來,還要重新找正,運氣好的,就進籃筐了。進去後,不是很多任督脈運行圖那樣從後腦到百匯,而是斜插進顱腔,穿過松果體(總竅)到達百匯(頂竅)然後一炁散開呈霧狀,從鼻腔裡面過鵲橋從咽喉進入胸骨骨髓,到顫中竅溢出,霧化後的炁在此變成牛毛細雨,從肺開始淋洗五臟,牛毛細雨一點一點洗刷五臟外表,滲入五臟內部,最後將五臟內的臟污衝出來在肚臍處排除,最後炁歸入下丹田。至此半個小周天循環完成。如同天地循環一樣,地氣上升至天變成霧雨下降到地,故曰周天循環。

太極拳練理不練氣,練氣必失於硬。

真炁在骨髓中運行,包括臂骨腿骨,會攪動骨髓,骨髓被攪動,會把裡面沉積的渣滯攪起,最後排出骨外,通過內循環排除體外,這便是洗髓。

練內丹要謹守致虛極守靜篤,先從有為法開始,即安爐立鼎生火沐浴,沐浴後凝神入炁穴,進入無為法,即勿忘無住、靜虛空定,直至坐忘。不知多久,會突然一震,即為開竅,人身或湧泉或肩井或顫中或命門或胳膊或腿腳或軀幹或頭顱,或一處或兩處或三四處同時,不一而足,哪裡一震及為哪裡開竅,不可思量不可預想,只守虛極靜篤,哪裡開竅全憑天意,不能人為干預。

打拳練功忘氣忘勁,忘形忘意,心中只有太極無極,神中只有光亮普照全身,身中只有陰陽聚散,久而久之,必如陳鑫所言:「忽然水中火發,雪裡開花,如稻花之凝露,一粒粟米落於黃庭之中,兩腎如燙熱,丹田似火燒,功到此處不可停,一停則丹不成矣。」

纏絲勁,太極拳一大誤區。陳鑫明言:纏絲者運中氣之法門也。與勁何關?陳鑫所謂中氣者,即炁也。炁在骨髓中運行如應纏絲般螺旋纏繞,一道一道纏繞在骨髓中,且並非一根絲,而是兩根絲,一來一往,互為糾纏,纏者,螺旋纏繞之路線,絲者,一形容也。絲細且易斷,故而炁要以輕柔勻之法運行螺旋纏繞之路線。

太極拳欲打人,必行上圓下方之法。欲傷人者必精內圓外方之法。此外還有意圓形方之法貫穿於始終。所謂方圓即如此,方因圓生,圓以方成,即圓即方,方圓相生,直至最後方即是圓,圓即是方。方圓打人鬼神莫測,行洛書演河圖,不外一三五、二四六、五七九、六八十之變化。

太極拳腳上的秘密是五指抓地,湧泉虛起起腳跟懸。這裡的五指抓地不是用力去摳住地面,而是腳踝鬆開兩胯活起來之後,雙腿有上頭頂之勢後,腳趾自然與地面貼合,湧泉虛起腳跟懸,只有腳趾抓住地,此形象為虛中實,腳跟不懸,不能空人。腳趾抓地不能死,如同手指彈鋼琴,腳掌平鋪腳心空,如同碧波踩浮萍。

太極拳的勁:外放如棉裹鐵,棉是力要柔顯形於外,鐵是氣要剛成性於內,剛柔相濟即為勁。內斂如水浮舟,舟是力要剛,水是勁要柔,外剛內柔也應相濟。力是由筋骨皮揉為一體產生,氣是精炁神合抱所化。太極勁擬人話,則力為形氣為骨神為主宰。

內丹有武丹和文丹之分,在動功中結丹則為武丹,此丹散於體內無不充周,亦可發於體外三寸之間,外用則為武內聚則成丹。所謂內丹就是精神合抱以炁化形,並非實質的圓疙瘩。內丹有形無質,是能量的壓縮與提純。煉丹就是提純壓縮精神的過程。元精存於會陰,元神藏於崑崙,兩者匯聚於下丹田之內,靠呼吸生火壓縮提純溫養,小周天運行就是收集散在人體內的元精元神於一處。

內丹功也需動功靜功共同修鍊,相輔相成,不修動功只修靜功,丹不能成,終無大用。只修動功不修靜功丹不能成,百無一用,只能延年不能續命,若持武逞勇,難過古稀。

功中所見都為虛幻,無論靜坐還是內丹,在功態中無論你看見什麼、感覺到什麼都是幻像,不可追不可求。

能松不是功,理通必然松。

能含胸必能拔背,不用練,氣入骨髓自然含胸拔背。

襠,僅僅就是恥骨兩邊縫隙,開襠圓襠就是指的這兩條縫隙。

虛領頂勁,虛者不著意也,恍惚之間似乎之覺。領者帶領領導也。頂者,頭頂也(陳鑫《太極拳圖畫講義》明確圖示表明,《陳氏太極拳圖說》一書中沒有)勁者,拳精也,精神混合之物。

胳膊有精神,膨肘便長存。腳下有精神,采按不曾丟。命門有精神捋挒人難抗,顫中有精神,擠靠奪人命。

太極拳之用乃是太極八法,棚捋擠按采挒肘靠不是勁不是氣更不是用法,而是念頭,一念生擠,全身無處不能擠,一念生捋,鼻尖發稍也可以。太極拳快就快在此處,一念而生人跌立撲,念生念滅之間是太極,太極太極意不休,兩儀四象生不息。太極拳之練乃是陰陽五行八卦之理。太極拳之養乃是安爐結丹之法。

尚不知太極拳結丹之後養胎之法尚存世間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丹 的精彩文章:

丹道證悟:玄關一竅在那裡?
丹道:內丹外丹皆為丹之丹鼎介紹

TAG:內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