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談談春季養生——重在養肝護脾,葆養生生之氣

談談春季養生——重在養肝護脾,葆養生生之氣

作者:陳玉狀

編輯:黃鑫磊

寒冬過後,春回大地,萬物復甦,推陳發新。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對於養生也是如此。中醫養生強調「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春季養肝之升發之氣對於四季養生尤為重要。春季養生,應重視養肝護脾,葆養生生之氣。具體措施有減少睡眠、增加運動、漸減衣被、多食辛甘、舒緩情志

減少睡眠

經過寒冬的蟄藏,身體也漸漸蘇醒。隨著太陽向北回歸線的移近,黑夜漸短,順應天時,人應當減少睡眠,即完成從「早卧晚起」到「夜卧早起」的轉變,增加活動時間以助陽氣的升發。當然早起也不要早於雞鳴的時段,即不要在5點前起床;晚睡不要晚於半夜子時,即不要在晚上11點後再睡,否則,也會對人體健康不利。同時,很多人會出現「春困」的現象,越是艷陽高照越是無精打采,其原因主要是人體喚醒不足造成的,並不是睡眠缺乏。為更快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應積極的參加體育鍛煉和娛樂活動,以增強心臟功能,改善血液循環和腦部供血,可大大減輕或消除春困。

增加運動

春季自然界陽氣開始升發,與之相應,人體養陽的關鍵在於「動」,「動生陽也」,「養生莫善於習動」。春季運動有利於陽氣升發和肝氣疏達。宜選擇晴天暖日參加適當的戶外運動,如散步、郊遊、爬山、放風箏、打太極拳等,不僅能舒活筋骨,暢通血脈,增強機體免疫與抗病能力;而且能使人精神振奮、心曠神怡,有助於提高大腦皮層的活性。此外,多接觸戶外陽光的照射有助於降低骨質疏鬆症和抑鬱的發病率,尤其是室內作業多的上班族。但是春季運動要適度,不宜太劇烈以致大汗出,因為出汗過多則會導致津液的大量丟失,而損傷人體陽氣,所謂「汗傷陽也」。

漸減衣被

經過了寒冬的蟄伏,天氣一暖,人們就開始迫不及待的減去厚重的衣被。但是初春之季,極易出現乍暖還寒的天氣,人體血管舒張,汗孔鬆弛,突然驟減衣服,極易出現「寒邪入內」,引發感冒、支氣管炎、肺炎等疾患。《內經》說:「東風生於春,病在肝,俞在頸項。」春天還是頭痛的高發季節,頭部受寒及汗出或浴後受風,極易出現頭痛及頸項不利的癥狀。因此,所謂「春捂」自有道理,這既是適應陽氣升發之養生需要,也是防病保健的良方。養生專家強調,應適時增減衣服,切不要頓增頓減。尤其是對於老人和小兒,其氣弱骨疏體怯,風寒易傷腠理。應時時備衣,以應寒溫之變。

多食辛甘

肝旺於春,其主疏泄,故宜食辛味之物以散之,辛性發散而能開腠理通津液,從而調暢氣機,以助陽氣升發。據《內經》記載,小黃米、桃子、雞肉、大蔥等,分別為谷肉果菜中的辛味食品;除此之外,生薑薄荷、大蒜、竹筍、豆芽、韭菜、菠菜、薺菜等亦具辛散之性,為一般健康人春季的宜食之物。此外,唐代藥王孫思邈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是當春天來臨之時,人們應盡量少吃不利於肝氣疏泄的酸味的食品同時還要多吃些甘甜的飲食,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甘味氣性柔和,可使肝氣柔和地生髮;同時,甘味能補益人體的脾胃之氣,以防肝旺來乘。糯米、黑米、黍米、燕麥、大棗、蓮子、百合冬葵、南瓜、胡蘿蔔、菜花、萵筍、白菜、地瓜皆為甘味,為一般人春季所宜。當然,對於某些容易在春季發病的人,如高血壓、偏頭痛、皮膚過敏等,往往是由於陽氣升發太過所致,則要注意飲食方面適度增加酸涼味食物,這樣可以避免這些疾病的發生。

舒緩情志

養生以調神為第一要義,神安則形寧。春屬木,與肝相應,喜條達而惡抑鬱。春令之養生貴在調養肝氣,以順應春季「生」的特性,不令肝氣過旺,保持情志舒緩。《內經》中提出:春季應「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其意就是春季要使精神愉快,胸懷開暢,保持萬物生機,以應春日「生生」之道。尤其是對於腎精虧虛,肝氣過旺之老年人,情緒過激,血壓更難以控制,極易引起心腦血管疾患。因此,要特別注意調適心理穩定情緒積極尋求閒情逸緻,以調養肝氣,使身體保持生機勃發的健康狀態,為夏季的養生打下基礎,同時對提高抗病能力也大有益處。

本文曾發表於《聯合日報》本次發表作者有修改。本文由「麗東書院」微信平台編校發布,圖片來自網路,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

版權聲明

本平台作品為「麗東書院」原創,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禁止其他網站及個人匿名轉載。歡迎進行學術、臨床交流,期待大家持續關注我們的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肝 的精彩文章:

肝毒的「天敵」終於被找到了,經常吃一點,幫你排出肝毒更養肝
春季應如何養肝?這兩樣東西讓你全家吃完都健康

TAG:養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