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寶寶要出牙了,應該注意什麼?

寶寶要出牙了,應該注意什麼?

寶寶在5、6個月時候開始出牙,到2歲左右的萌出全部乳牙。乳牙一般持續6-10年時間,這段時間正是孩子生長發育的高峰期,如果牙齒不好,會影響孩子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妨礙健康,甚至會影響孩子的容貌和發音。因此必須十分注意保護乳牙。

乳牙萌出前幾天,孩子可能會有一些異常的表現,比如:哭鬧、口涎增多、喜歡咬手指和硬的東西、睡眠不好、食慾減退等表現,有的還有低熱、輕度腹瀉、局部牙齦充血、腫大等情況。一般來說,以上現象持續3-4天,乳牙就穿破牙齦萌出了。

乳牙萌出以後,一定要做好護理:

1、經常保持口腔清潔。

嬰兒期雖然不需要刷牙,但每次進食後及臨睡前,應該喝點水,以起到清潔口腔、保護乳牙的作用。媽媽也可以用紗布蘸溫水輕輕的擦洗孩子的口腔黏膜、牙齦和赦免,出去附著在這些部位的乳凝塊,達到清潔口腔的目的。同時,這種口內刺激,還可以讓媽媽對孩子乳牙萌出的情況有及時的了解,還可以增強寶寶大腦的感受性。

2、保證足夠營養。

及時添加輔食,讓寶寶攝取足夠的營養,以保證牙齒的正常結構、形態以及提高牙齒對齒病的抵抗力。

比如,多帶孩子曬太陽、及時補充維生素D可幫助鈣質在體內的吸收。

肉蛋奶魚中,鈣、磷十分豐富,可以促使牙齒的發育和鈣化,減少牙齒髮生病變的機會。

缺乏維生素C會影響牙周組織的健康,因此要經常吃些蔬菜和水果,其中纖維素還有清潔牙齒的作用。

飲用水當中,微量元素氟的含量過高或鍋底,對牙齒的發育都有不利的影響。

3、要給寶寶形成正確的吃奶姿勢。

吃奶姿勢不正確會導致寶寶下頜前突或後縮。寶寶乳牙萌出後經常吮吸安撫奶嘴,會使口腔上顎變得拱起,使以後萌出的牙齒向前突出。這些牙齒和頜骨的畸形不但會影響孩子的容貌,還會影響其咀嚼功能。

4、適當鍛煉牙齒。

乳牙萌出以後,爸媽可以經常給寶寶吃一些硬的食物,比如磨牙餅乾、烤饅頭片、胡蘿蔔芯、蘋果條等,以鍛煉咀嚼肌,促進牙齒與頜骨的發育。

1歲以後大牙出來後,更要經常給寶寶吃些粗硬的食物,如果仍吃過洗過軟的食物,咀嚼肌得不到鍛煉,頜骨不能充分發育,但牙齒仍然在生長,就會導致牙齒擁擠,排列不齊或顏面畸形,十分難看。

5、如果發現乳牙有病,一定要及時治療。

乳牙因病而過早缺失,恆牙萌出後位置會受影響,是的恆牙里出外進,造成咬合關係錯亂,可導致多種牙病的發生。因此,乳牙發現有病,一定及時醫治,否則會影響嬰兒今後的容貌。

另外,媽媽們還要注意一些制黴素的藥物會使小兒牙齒變黃及牙釉質發育不良,寶寶用藥,一定要嚴遵醫囑,不要胡亂用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大胖小子媽告訴你,寶寶太能吃也好煩惱!
寶寶出現這3種情況,說明TA缺水了,爸媽要及時給孩子補充水分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