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蟄居族:」消失「的100萬日本人

蟄居族:」消失「的100萬日本人

在日本有著這樣一群人,他們處於狹小空間,不出社會、不上學、不上班,自我封閉地生活,一般為雙失(失學失業)青年。常年隱居在家中,被稱為「消失」的100萬日本人,他們就是蟄居族。

29歲的Fuminori Akoa閉門不出已有一年時間。曾與一名社工一同拜訪過他的攝影師Maika Elan解釋道,「據他自己說,他是一個很棒的人,也有做大事的能力,不過他並不總是發揮出自己的全部潛能。他常常更換自己的興趣和目標。他還說,自己已經漸漸迷失了自我。」

2015年的一份報道當認為成為「蟄居族」有三種可能。第一種:過度依賴性的年輕人在他們的家庭中沒有獲得自治權,也沒有學會信任他人。第二種:無法適應相互依賴關係的年輕人,他們在不健全的家庭環境中長大,在學校里被欺負無法適應學校的各種關係。第三種:反依賴年輕人,背負了過高的學業或職業期望,讓他們產生了退縮的心理。

Riki Cook今年30歲,他的父親是美國人,母親是日本人。他的家人主要居住在夏威夷,他自己則獨自居住在日本。Maika Elan寫道,「Riki一直想要出人頭地,」但卻害怕犯錯誤。

圖為Shoku Uibori的房間,今年43歲的他蟄居在家已有七年。Maika Elan寫道,「他曾是一名商人,並擁有過自己的公司。破產後,他整日把自己鎖在屋中讀書。有時,他也會在夜晚出門前往便利店,購買食物和其他生活必需品。」

「頹廢、孤僻、拒絕溝通……沒工作意欲,依靠家人的接濟而生活,更嚴重者,斷絕與外界聯繫。」在他們的心目中,最重要的不是是否擁有穩定的經濟來源,而是可以通過「閉門不出」,來解脫心理上對於社交的恐懼感受。

工作難找、生存壓力大是這類人群出現的主要原因,面對壓力,一部分人被激發出了生存能力潛能,但也不可避免讓一部分人出現不適應,因「邊界感」模糊而出現煩惱,甚至哀傷、痛苦,這些感受又驅使人產生很強的焦慮感,潛意識地迴避壓力、逃避複雜的社交。

看到這裡,小編也覺得跟這類人快差不多了,不去面對這個複雜的社會,把自己關在這個虛擬的網路世界裡,每天與網路作伴,對任何事情都失去了熱情,每次靜下心來想改變現在的狀況,卻也僅僅是三分鐘熱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柚子叔 的精彩文章:

TAG:柚子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