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陳逸飛與他的古典優雅仕女

陳逸飛與他的古典優雅仕女

90 年代初,陳逸飛將西方古典寫實畫風推向極致,絲絲入扣地遵循著精緻、細膩的完美準則,用爐火純青的西方技法將他的東方美人刻畫得近乎「唯美」,並帶有濃厚的脂粉味,而其作品命名也大多出自中國古典詩詞中的典雅意象。看《潯陽遺韻》(1991)、《罌粟花》(1991)、《西廂待月》(1994)、《戀歌》(1995) 以及上海舊夢系列的《黃金歲月》( 1993)、《玉堂春暖》(1993)、《春風沉醉》( 1993),畫面中那倩影依依、可憐可愛的民初少婦,無一不是柔弱無骨、顧影自憐,以一種希望被寵被看的溫順的哀怨的目光凝視著觀眾,畫面散發出柔和的火焰,充溢著一種溫馨的把玩的情調,籠罩著一層薄薄輕紗般恰到好處的神秘感。畫家筆下的女性都帶著憂鬱哀怨、落寞凄美的神情。繾綣的女子多身穿清末艷麗而獨特的的東方民族服裝,或吹簫或撫琴或執扇或「猶抱琵琶半遮面」,表現出濃郁的東方韻致和情調。

他的作品超越了地域和人文的界限,將東西方的文化精髓融於咫尺之間。他有一組作品是音樂題材的肖像:《大提琴手》(1983,現哈默收藏)、《鋼琴手》(1984)、《中提琴手》(1988)、《長笛手》( 1987)。畫家把自己所畫的人物置於空曠背景上的雕塑,其造型力度異常紮實、完美,技巧近乎爐火純青。他採用美國照相寫實主義的技法描摹的現代、高貴、優雅的西方美人畫面形成音樂家、樂器和樂曲之間微妙的呼應關係。畫面有旋律感,構圖及人物處理有現代感,背景大膽啟用黑色,給人無窮的想像。

圖中所畫的女子置立於空曠背景上,其造型力度異常紮實、完美,技巧近乎爐火純青。陳逸飛使用其經典的暈塗法,透過明暗與色光漸進式的轉換、細膩柔和的筆觸與深藍、淺藍、木紅的用色呈現出主角,並以聚焦式的打光與構圖,引導著觀者的目光凝聚至畫面,整幅畫和諧、雅緻, 將色彩調動得很充分; 姿態自然生動, 頗具藝術家的風姿。

陳逸飛的油畫,究竟在藝術上具有什麼別人難於替代的特色?首先征服所有人眼睛的,當然還是經由歐洲、俄羅斯而來到陳逸飛筆底的寫實主義深厚功底。這使他的作品充滿了光影下的無限質感,組合成了一種強大的「創造性說力」。每一個在他筆下的仕女們各展風華,姿態萬千,無限的吸引住所有人的目光。

繪畫是精神的一種存在方式。陳逸飛在人們生活方式和生存狀態發生急劇變化的今天,在進一步豐富和深化油畫自身的審美內涵、提升美學高度、確立其應有的當代性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為中國油畫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滿園藝術 的精彩文章:

民國時期最珍稀銅幣之中華民國二年貳百文
張大千生平及其藝術成就

TAG:滿園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