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糖友注射胰島素容易忽略的問題 這裡都有

糖友注射胰島素容易忽略的問題 這裡都有

胰島素與口服藥聯合用比單用好。聯合應用可以減少胰島素用量,提高療效,減少藥物副作用。胰島素與口服藥的聯合,使各時段的血糖都能達標,適合經常出差的糖尿病患者。又有胰島素長短效的聯合,如長效胰島素與速效的聯合,治療各時段血糖均高的患者,其療效可與胰島素泵相媲美。

胰島素還具有抗炎、抗氧化的作用。遇到急性感染性併發症時,胰島素可以控制其發展,縮短病期,減少痛苦。

每天使用的胰島素可不是隨便扎一針就了事,弄得不好會出現不良反應。許多糖尿病患者的注射方式不規範,這導致胰島素治療的效果大大降低。正確的注射方法有助於發揮胰島素的最佳藥效。

胰島素注射部位選擇

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島素,應該選擇合適的部位,並且應該及時輪換注射部位。

1.使用短效胰島素或與中效混合的胰島素時,優先考慮的注射部位是腹部。對於中長效胰島素,例如睡前注射的中效胰島素,最合適的注射部位是臀部或大腿。

2.定期輪換注射部位。每周按左右輪換注射部位。每次注射點應與上次注射點至少相距1cm。避免在一個月內重複使用同一注射點。每天同一時間注射同一部位,如:醫生推薦您每天早晨注射的部位是腹部,就應該一直選擇在腹部注射,不要隨意更換到其他部位。

3.每次注射前檢查注射部位,避開出現疼痛、皮膚凹陷、皮膚硬結、出血、淤斑、感染的部位。如果發現皮膚硬結,應避開硬結進行注射。

注射後不要立即拔針

注射完畢後立即拔出針頭,可能會發生漏液的現象,使胰島素利用度降低,從而影響降糖效果。對此,《胰島素注射技術指南》指出:「當活塞完全推壓到底後,針頭在皮膚內應置留至少10秒鐘再拔出。」

注射是否捏皮看針頭長短

《胰島素注射技術指南》明確指出:「根據針頭的長短正確判斷是否需要捏皮,以及注射的角度,規範掌握會對注射起到積極作用。使用較短(4mm或5mm)針頭時,大部分患者無需捏起皮膚,並可90°進針;使用較長(≥8mm)針頭時,需要捏皮或45°角進針以降低肌肉注射風險」。錯誤的注射手法也會影響胰島素作用的效果。

每日3次胰島素用量分配

短效胰島素,每日三餐前15-30分鐘注射,以「早餐用量>晚餐用量>午餐用量」的原則分配。早餐前體內拮抗胰島素的激素分泌較多,胰島素用量宜大一些,午餐前胰島素用量最小。如果睡前不用胰島素,晚餐前胰島素用量應比午餐前大。如果睡前要用胰島素,則晚餐前胰島素用量要減少,睡前用量更少,以防夜間低血糖。

糖友使用胰島素應了解全面的知識。提醒糖友應注意:長時間使用胰島素,患者體內會產生胰島素抗體,導致胰島素使用劑量越來越大,容易引發不良反應,對此可在醫生指導下更換製劑或加服口服降糖葯。

訂閱可了解更多科學實用糖尿病防治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胰島素 的精彩文章:

別看它長得丑,卻是天然「胰島素」!睡前吃兩顆,健康降血糖
糖耐量和胰島素釋放試驗

TAG:胰島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