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福祿壽鏤雕把件

福祿壽鏤雕把件

美石為玉,玉是石頭的精華,佛道雅稱為大地舍利子。

玉是具有祛邪避凶的靈石,玉之美,美在有靈性。養玉在身,可以讓人鎮定寧神;養玉在心,可以讓人從容寧靜。

福祿壽鏤雕把件

寬5.04cm 長9.50cm

高3.53cm 重176.48g

今天有幸和大家分享這件「福祿壽鏤雕把件」,其巧妙運用玉石上黃,紫,綠三色,線與線之間的變化,線與面之間的結合,十分藝術化、抽象化地表現主題,讓觀者回味,體會其獨特的創作風格。

玉器雕琢祥獸精細、傳神,動作造型也是自然舒暢。圖案選自傳統題材,寓意吉祥,這是一件十分難得得好玉!

福祿壽

鏤雕把件

「鏤雕」是一種雕塑形式,鏤雕亦稱鏤空、透雕。

指在木、石、象牙、玉、陶瓷體等可以用來雕刻的材料上透雕出各種圖案、花紋的一種技法。

距今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陶器上已有透雕圓孔為飾。漢代到魏晉時期的各式陶瓷香熏都有透雕紋飾。清乾隆時燒成鏤空轉心、轉頸及鏤空套瓶等作品,使這類工藝的水平達到了頂峰。

福祿壽鏤雕

把件

「把件」,又稱「把玩件」、「手玩件」,指能握在手裡觸摸和欣賞的玉器雕件或核雕、石質藝術品等。

把玩玉器是賞玉人愛玉崇玉的一種表現,體現出他們對玉愛不釋手與戀戀不捨的情懷。

古有君王對把件愛不釋手,如漢代陳琳《為曹洪與魏文帝書》中記載:「得九月二十日書,讀之喜笑,把玩無猒。」

「玉」

在古人心目中

是一個美好、高尚的字。

在古代詩文中,常用「玉」來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

如:

以「玉」喻人的詞有玉面、玉女、亭亭玉立等;

以玉喻物的詞有玉膳、玉食、玉泉等;

以玉組成的成語有金玉良緣、金科玉律、珠圓玉潤、拋磚引玉等。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古之君子必佩玉」之說。

「玉」不僅僅是一種裝飾品,它還顯示出人們的理想情操、品德風範,因此具有極其豐富的文化內涵,是人們的精神寄託和願望的祈求!

每件玉器藏品都包含著持有者的理想、追求和精神嚮往及生命的理念。

「玉」的文化就是中國四千多年的文化,它是中國的一種特殊文化,它貫穿了中國整個的歷史時期,因此形成了中國人傳統的用玉觀念.

這便是尊玉、愛玉、佩玉、賞玉、玩玉、養玉。

君子都愛「玉」,並且希望在「玉」身上尋到天然的靈氣。

我國自古就有「人養玉,玉養人」之說,長期玩玉的人個個面紅體潤、精神抖擻,相對應的,玉也被人養得圓潤,有光澤。

養一方美玉,細細盤玩。於靜謐中細品往事前塵,讓自己的心情也沾上一點玉的靈氣,有著玉的溫潤、玉的細膩,也有著玉的淡定和從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開端 的精彩文章:

這種玉器又費料又費工:卻是乾隆皇帝的最愛
西洋銀器成內地新興收藏,正是收藏買入好時機!

TAG:藝術開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