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煨桑朝拜磕長頭的藏族人

煨桑朝拜磕長頭的藏族人

在宗教文化的熏陶之下

藏族人形成了許多獨特的風俗習慣

朝拜

轉山轉湖

煨桑

撒風馬

……

那麼

在時間的長河中

它們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藏族人為何都要爭相

朝拜拉薩?

拉,指山羊,薩,指土地,拉薩最早的意思為山羊馱土建成的地方,即指大昭寺。後來引申為拉——神、聖,即聖地。

藏族人認為,拉薩幻顯神殿大昭寺是世界的中心。在大昭寺和附近的小昭寺,分別供奉著佛祖釋迦牟尼在世時親自加持過的他的12歲和8歲等身像等許多稀有殊勝佛像。這兩尊等身像,分別由唐朝的文成公主和尼泊爾的赤尊公主帶來,這被認為是藏王松贊干布迎娶她們的主要理由。兩尊佛像中均安放有已入滅諸佛與菩薩的舍利和猶如鴿子蛋般大的如意寶。

藏族人還認為,雪域聖地,是佛菩薩的化身都曾駐足並施之神力加持的地方。所以,聖地拉薩才顯得無比神奇壯麗,大小昭寺等所有廟宇的佛像、佛經、佛塔都具有神奇的加持力。凡到聖地拉薩朝覲的人,無論來自何方,無論路途遠近,只要你不圖名利,虔誠地轉經、朝拜、上供燈、獻供奉,回去之後不造次作惡,一心向善至死不渝,那麼你如此朝覲一次兩次,便可證得一地二地菩薩,若是朝覲十次八次,就能證得十地八地菩薩。

藏族人為什麼崇拜

神山聖湖

藏族神山、聖湖崇拜信仰的主要特徵是按一定的宗教儀軌和民間民俗信仰習俗,頻繁地舉行各種形式的祭祀、供養、祈禱、膜拜活動。在發展中有的已演變成盛大而隆重的宗教節日和民間民俗傳統習俗,如原始信仰中的迎鳥節,原始崇拜中的插箭節,羊文化中的牧羊節、煨桑節、轉山節,水崇拜的沐浴節、崗仁波切「塔爾慶丹巴素興節」、望果節等。其主要形式有:在山上建立「拉則」、插彩箭、放風馬、風馬旗祭、插掛經幡、煨桑、放生、轉神山聖湖、磕長頭、獻供、誦經等。

此外藏族神山、聖湖崇拜信仰的朝拜祭供形式還有誦經、敬聖水、點酥油燈、轉嘛呢輪、撒糌粑等等。

藏族神山、聖湖崇拜信仰以其深邃的宗教內涵、奧妙的宗教哲理和生動的活動形式數千年一貫。它是青藏高原獨特的文化積澱和人文景觀,它不僅從一個側面展現了雪域聖地宗教文化源遠流長的發展歷史和藏民族對宗教的虔誠信仰,也展現了一幅幅動情的人類追求嚮往人與大自然、人與世間萬物和睦相處的美好意願,也是藏族人以崇高的信念和虔誠的心靈向自然萬物傳達著一種純真的情、一種真誠的愛。青藏高原生態環境的完美保存,正是得力於數千年來這種神山、神湖崇拜意識嚴格理念指導下的不亂動一草一木、亂動一沙一石、亂傷無辜生靈而免遭報應的饋贈。以山神、龍神為表徵的雪域大地的守護神,並非神靈,而正是人類自己。

藏族人喜歡圍著寺院轉經

有什麼意義?

「廓拉」藏語意為轉圈,亦稱轉經,即圍繞神山、聖湖或寺院佛塔繞行的祈禱儀式。藏族信教群眾認為,神山、聖湖養育了他們,而山神、龍神(水神)又護佑著他們,因此對神山聖湖常懷有一種感念之情,認為能繞行這些神聖的地方一周,可得到禮佛敬神的功德,於是他們就不避風險、不知疲倦地轉廓拉。轉廓拉有步行和磕長頭兩種方式。前者手搖嘛呢經輪,口誦六字真言,身背行裝繞轉;後者以等身叩拜,即磕長頭繞轉,通常繞神山、聖湖一周,需數日或數月。人們帶上乾糧和飲水,風餐露宿、含辛茹苦地跋涉和叩拜,用步履和身體等丈量著神聖的土地。

藏族人磕長頭有什麼意義?

在各地通往聖地的大道上,人們不時地見到信徒們從遙遠的故鄉開始,手佩護具,膝著護膝,塵灰覆面,沿著道路,不懼千難萬苦,三步一磕,以畫線或積石為標誌,靠堅強的信念和矢志不渝的精神,一步步趨向聖城拉薩。

信徒於行進中磕長頭,必須遵循這樣的程序:首先取站立姿勢,口中念念有詞,多為誦六字真言即嘛呢叭咪。一邊念六字真言,一邊雙手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雙手合十移至胸前,邁第三步時,雙手自胸前移開,與地面平行前伸,掌心朝下俯地,膝蓋先著地,後全身俯地,額頭輕叩地面。再站起,重新開始如前。該過程中,口與手並用,六字真言誦念之聲連續不斷,以五體投地的姿勢表示對信仰的虔誠。

磕長頭是在藏傳佛教盛行的地區,信徒與教徒們虔誠的禮佛方式之一。

磕長頭分為長途、短途和就地三種。

長途一般歷經數月,信徒與教徒們風餐露宿,朝行夕止,匍匐於沙石冰雪之上,執著地向目的地進發。

短途一般是圍繞寺院、神山、聖湖、聖跡磕頭一周,少則幾個小時,多則十天半月。

就地則是在自家佛龕前或附近寺廟大殿門前,以一定的數量為限,就地磕頭。

藏傳佛教認為,對佛陀、佛法的崇敬,身、語、意三種方式缺一不可。磕長頭的人在其五體投地的時候,是為「身」敬;同時口中不斷念咒,是為「語」敬;心中不斷想念著佛,是為「意」敬。在磕長頭中三者得到了很好的統一。

藏族人的煨桑習俗是

怎麼來的?

「煨桑」,就是焚香祭祀,抑或煙祭。

「煨桑」,「桑」是藏語「祭禮煙火」的意思。它是一種既古老又普遍的藏俗,是用松柏枝、艾蒿、石南等香草的葉子燃起靄靄煙霧。這種祈禱形式藏族人稱作「煨桑」。

煨桑起源於藏族的原始時代。當部落中的男子出征或狩獵回來時,部落中的族長、老年人、婦女兒童,便在部落外的空地上,點燃一堆艾蒿、小葉杜鵑等有香氣的枝葉,讓出征者從上面跨過,並不斷地往他們身上洒水。開始也許是想通過熏香草的方式,除掉出征者身上的血腥之氣,用水洗去其污穢。後來便演變成宗教儀式,人們再不從「桑」堆上跨過,水也不再灑在身上,而是灑在「桑」堆上。煨桑的目的也變成祭神祈福。後來,煨桑便成了藏區宗教特有的一種祭神儀軌。

煨桑是告於天地諸神的儀式,以煙霧把天和地連在一起。據說,在煨桑過程中燃燒松柏枝所產生的香氣,不僅對凡人有清香、舒適感,同樣對山神的殿堂也起著芳香作用,山神聞到也會因此高興、快樂。所以藏族信徒們以這種香味作為敬天、地諸神的一項貢品,希望山神、龍神會因愉悅而降福給敬奉它的世俗百姓。

舉行煨桑的地方有一定選擇,並且煨桑有著固定的儀式:先把柏樹枝和香草堆砌在山頭或河岸的曠地上,放上糌粑或五穀,然後灑上幾滴水,點燃以祭神。

藏族人在經過山頭的時候會撒風馬,有什麼意思?

「風馬」藏語稱「龍達」,祭祀山神活動中的主要內容之一。所謂風馬一種是指印在紅、黃、白、藍、綠五色紙上的一種圖案,紙呈四方形,長寬各約6厘米左右。中央印有一匹馱摩尼寶珠的駿馬,上有日月,四角印有龍、鵬、虎、獅四種動物。有的在四角只印「龍」等動物的藏文名稱,有的只印六字真言等,有的則刻印有好幾匹寶馬。每當祭祀山神時,向空中拋撒風馬就成為一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這既是向山神奉獻坐騎寶馬,也是向山神乞求福運吉祥。

藏族人在路過許多山口的時候會撒風馬,同時高喊「拉加嘍」,意為「神勝利了」,表達對山神的祭祀。

放生有什麼益處?

藏傳佛教與苯教的最大區別之一就是提倡不殺生,隨之又有了「放生」之俗,並延續至今。

放生作為一種藏族民間文化,在廣大藏族地區因富裕程度不同而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不僅表現手法多樣,心理、目的也各異。

有為表示對家畜的感激、疼愛之情,因此家畜養到老死而不殺生;有為求家人平安而專門放生的,這種做法在藏區最為普遍;有為保護生態而放生,放生對象不僅是牛羊,還有魚類及野生動物。

放生之俗客觀上起到了保護生態平衡的作用。禁止亂殺亂伐、積極保護牲畜和野生動物、保護大自然在藏族民間逐漸成了一種自覺行動。久而久之使藏族地區很多地方人和自然的距離很近很近,人和自然相處得也非常和諧。

藏族人的白色崇拜

是怎麼樣的?

藏民族的白色崇拜是在自己生存環境、勞動實踐中逐步發展起來的。

最先他們通過雪山、冰川、白雲、奶汁等認識了白色,並將自己與白色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加之雪災帶來的危害,使人們對白色產生了敬畏之情,進而產生了白色崇拜。所以藏族的諺語中有「即使砍掉頭,流出的血也是白色的」之說,這充分表達了藏族在心理上賦予白色的崇高境界。

其次,白色崇拜受到苯教文化的影響。隨著社會的發展,苯教思想中對含白色的自然物、自然現象的敬畏,逐漸凝結在白色崇拜之上,以白色來代替神之形象。久之,這種對白色的崇拜也被民間接受,其結果是,藏民族以白色象徵正義、善良、高尚、純潔、祥和、喜慶,而黑色則是代表對立面的邪惡和災難。

這種對白色的認知和崇拜在藏族社會中表現廣泛,如代表珠穆朗瑪峰的女神全身白色、騎白獅;格薩爾王頭戴白盔、身著白甲。

佛教傳入後,藏民族吸收了古印度崇尚白色的傳統,更加強化了對白色的崇拜。

吉祥斗里放的東西

代表了什麼?

吉祥五穀斗,藏語稱之為切瑪。裡面插著由青稞穗、小麥草、雞冠花和酥油製作的彩花板(名孜卓),前面還擺著用彩色酥油花塑成的羊頭、牛頭,用以象徵過去一年的收成,預祝新年人畜興旺,農業豐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你看天上那顆星好閃 的精彩文章:

TAG:你看天上那顆星好閃 |